科学指导,学会阅读

2020-11-17 15:18:42
清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变式例题比例

数学家斯托利亚曾说:“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特别强调自主学习的当下,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应通过深入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促使他们逐渐养成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并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完善。

课堂是教师传授阅读技能和方法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语言提取、转化、理解的加工方法。

有目的地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指的是人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制定预习单,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预习单如下: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二)预习提示题

(1)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比例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存在什么关系?

(三)预习检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四)你的疑惑是什么?

通过为学生制定预习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部分学生在阅读书本时难免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师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进行自我检测,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也可以将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交流,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识,经常性地进行课前阅读课本的预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求知欲望。

指导概念和公式,夯实数学语言基础

数学阅读是数学基础语言掌握的前提,但由于数学语言所具备的符号化、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其异于一般阅读过程。课堂中对数学语言的指导,主要是课本中的概念及公式,公式中具有典型的数学符号,概念是高度概括的数学语言,教师要科学指导阅读方法。

对于概念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小学概念的不同呈现形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融入感性的材料,直观教学;重视概念的对比、分类,完善概念系统。

数学公式体现对象属性间关系,字母则是数学高度概括的具体表征。教学时要加强数学语言和符号之间的转化,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公式的由来,同时重视公式的变式训练。

指导例题与习题,培养语言加工能力

例题与习题指导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的基本形式。教师的科学指导能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加工能力。

有效的例题教学注重审题、变式和反思。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读题,提取关键信息,寻找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变式就是对例题适度变更,改造成相似或相近的题目进行训练;反思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解题经验,对解题的方法体系进行更完善的构建,并使其思维品质得到优化。

对于例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要挖掘出它们的潜在价值,以例促思、以例带类,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效果。

比如一年级下册“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所熟悉的思考路径不一致,数量之间的关系也较为隐蔽,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读完题目之后,通过现场摆一摆或画一画,完整地说一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想和说,再借助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明确把剩下的和拿走的合起来就是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要用加法计算。为了及时巩固教学,教师提供变式训练,充分放手学生去说、去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反思回顾解决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指导拓展阅读材料,开阔视野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教材中专门的一个栏目,其中涵盖了数学的故事、历史等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材料,在课堂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后设有“你知道吗”,内容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涉及的人物是陈景润。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主题开展系列阅读活动:第一,聆听名人生活故事,重点搜集数学家陈景润的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名人的优秀品质;第二,讲述名人成就,如对“1+2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星”等进行讲述,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猜你喜欢
变式例题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