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历史故事,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2020-11-16 10:50张进军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张进军

[摘要]由于对中国历史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吃力,对有些知识概念不清楚,往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个非常有趣、生动的故事。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地运用历史故事,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9-0131-02

Borrowing Historical Stories to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room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Chengguan Junior High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AHNG Jinjun

[Abstract] Since there is no systematic knowledge system for Chinese history, students seem to be a little strenuous when they study Chinese history, and they are not clear about some knowledge concepts, and they often appear to be flaunted. Inview of this situation, teachers should use the form of storytelling to impart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themselves are very interesting and vivid historical stories. Therefore, combining student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each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historical stories can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Historical stories; Efficient classroom

一、講述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问题,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充分发育,在认识问题上具有片面性,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能够深刻理解。从他们的作业当中就可以发现,认识问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历史事件的含义。有些历史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理解起来也比较抽象。历史知识讲的是过去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可以说毫不相干,因此,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就不高。

从教师的层面讲,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毫无新意,只知道一板一眼地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看上去一节课传授的知识量非常丰富,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在讲到人类社会早期的几个遗址时,无论是元谋人还是蓝天人,理解起来都比较抽象,他们生存在一百多万年以前,他们的住所极其简陋,他们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他们的寿命也就是三十多年,书上还讲他们的制度是公有制制度……也许除了历史学者和考古学家外,没有人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更何况对于处在现今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对他们讲早期人类等于天方夜谭:在讲了人类早期的知识以后,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感兴趣。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把这些枯燥的知识串联起来,把早期人类生活的情景真实而生动地讲述出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喜欢阅读带有故事情节性的内容,究其原因,一是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二是可以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教学中发现,当学生把这部分历史故事阅读完以后,对其他的知识点就不感兴趣了,往往显得心不在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历史知识利用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举例来说,如“虎门销烟”,讲的就是近代鸦片战争中的一个插曲。在讲这一历史故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了解清楚“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那么教师就讲西方列强利用鸦片,打开清朝政府的国门的目的,一是掏空国家的财库,二是戕害中国人的身体,从而实现对中国殖民化统治的目的。当林则徐这样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以后,从国家利益出发,从民族危亡的角度考虑,要实现国富民强,民族的振兴,必须禁止鸦片。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把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串联起来,揉进“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当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西方列强要在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的真正原因,认清他们的虎狼之心。鸦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国家层面讲,严重损耗了国家的财力;士兵抽上鸦片以后,失去了战斗力;吸食鸦片的人越多,社会就越来越动荡,矛盾越来越尖锐。从百姓的角度讲,吸食鸦片的后果是家破人亡。这就是说西方列强通过鸦片,彻底改变了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引发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了清政府内部深层次的矛盾,直接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三、历史故事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事,离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有的还非常久远,所以记住历史知识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这些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那么本来枯燥无味的教学就变得生动有趣了,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当中轻松地学习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的时候,首先应该确保选取的这一个历史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充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三国历史“赤壁之战”时,以“草船借箭”这一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诸葛亮利用草船借谁的箭,他借这么多的箭用来干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赤壁大战。那么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完成统一大业,结果在赤壁遇到了孙刘联军的抵抗,大败而回。这一战可以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魏蜀吳三国的相关历史知识。这样从“草船借箭”这一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出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战争双方的主要人物,以及发生这一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比教师开门见山直接讲有趣多了,它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更主要的是利用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真实的历史故事打造高效课堂

前面讲的“草船借箭”,虽然这一历史故事趣味性非常浓厚,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原汁原味的历史知识,学习客观公正真实的历史知识。所以在利用历史故事,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很多野史记叙了一些历史故事,但它的真实性无法考证,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不能把野史知识当正史知识来讲,更不能把小说故事当作历史知识来讲。

比如说传统评书《杨家将》跟历史上的杨家将不是一回事。有的学生看的电视剧多了,把纯属虚构的娱乐性故事当作真实的历史来理解。比如说当讲到隋唐历史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看了电视连续剧《隋唐英雄传》,他们想的都是连续剧里的故事情节,而对真实的历史知识一无所知,这样当学生真正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受到这些子虚乌有的故事影响,反而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担。所以,在选取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把真实性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总之,利用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把一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利用历史故事,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很多纯属虚构的所谓的历史故事,一定要摒弃它,把真正的历史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学好它用好它,让白己成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

参考文献:

[1]朱兆发.历史典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初中历史教学参考,2017(06).

[2]郭雅琴.浅析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素质教育,2017(05).

[3]游艳慧.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祖国(建设版),2012(10).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