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包公赔情》的包公形象

2020-11-16 01:47谯绍富
艺术大观 2020年24期
关键词:包公形象

谯绍富

摘 要: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赈灾,在饯别的长亭上铡了贪赃枉法的侄儿包勉后,回到府中,向抚育自己长大成人的嫂娘赔情。《包公赔情》中包公的形象塑造,演员须对“这一个”包公的有准确的认知,才能准确塑造这个戏中的包公形象。

关键词:包公赔情;包公;形象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4-00-02

《包公赔情》演的是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赈灾,在饯别的长亭上铡了贪赃枉法的侄儿包勉后,回到府中,向包勉之母王凤英讲明实情,王凤英与包拯评理。包拯晓之以理,并诚恳地向嫂嫂赔情。王凤英被包拯感动,欣慰地为包拯敬酒饯行,送他赴陈州放粮。这出戏的内容京剧里有,但剧名叫《赤桑镇》,包公的嫂娘名叫吴妙贞。

1960年,吉林省吉剧团排演了王肯根据“二人转”曲目《赔情》改编的《包公赔情》。吉剧《包公赔情》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后,走向了全国,川剧也根据它移植为同名川剧。因此不仅其剧中人名相同,甚至唱词都基本一致。

一、对《包公赔情》中包公的认知

川剧传统戏里虽然没有《包公赔情》这出戏。却有很多包公戏。仅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就有《判双钉》《打銮》《包公还阳》《黑驴伸冤》《包公智斩鲁斋郎》《四下河南》《包公除奸》《包公照镜子》等36出[1],我自己就演过《长亭铡侄》《铡美案》等包公戏。作为戏曲演员,应该以婉转动听的唱腔,使观众在听觉上得到满足;应该以精彩的表演,是观众在视觉上悦目爽心;在美学意义上,还应该塑造一个丰满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观众感动,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十分明确的单个人,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2]要塑造好“这一个”包公形象,就须把《包公赔情》中的包公与其他包公戏中的包公区别开来。被称为“川剧圣人”的前辈表演艺术家康芷林先生也说“不像不成戏,真像不是艺。悟得情与理,是戏又是艺”[3]。

《包公赔情》中的“这一个”包公,与所有包公戏不同之点,是这个包公的“情与理”。第一,他的斗争对象不是虐害人民、作恶多端的坏人,不是贪贿枉法的赃官,而是抚育他长大成人的嫂嫂(因此包公尊称她为“嫂娘”),他不可能与她做针锋相对的争斗,相反,包公是来赔情的。第二,包公所铡的包勉,不仅仅是他的侄儿,更是嫂娘的独生子。晚年失子,是人生的大不幸,其悲痛可想而知。第三,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铡了嫂娘的独子,绝了她的根,相信她是何等的难过。因此,包公要去赔情。既然是赔情,而且是向恩重情深的嫂娘赔情,当然要小心翼翼、下气低声。

但包拯是个铁面无私、刚正耿直之人。他眼里夹不得沙,既不容贪官恶吏的存在,也不受别人的诋毁。因此,在嫂娘气恼之下说他 “都说你公正廉明清如水,我看你铜铡之下有冤魂”的时候,他不服气,要辩解。

同时包拯毕竟是国家重臣,就不得不以国事为重,纵然嫂娘不放话,不谅解,他“惜的是陈州百万民”。他不忍“千家万户炊烟尽,妻离子散痛断魂”,急切地要到陈州赈灾救民。“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诗句),嫂娘的悲啼使他迈不开步,他不得不为了陈州百姓跪求嫂娘开恩放行:“嫂娘若有爱民意,你等我放粮归来死也甘心”。这是一个有血有肉、讲情讲理的鲜活的“这一个”人。

演员只有对剧中的包公有了准确的认知,才能谈得上对戏中包公形象表演的准确。

二、对《包公赔情》中包公的表演

我们认知《包公赔情》中的包公,目的是在于通过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以及种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塑造出“这一个”包公的艺术形象。虽然《包公赔情》是一折以“唱”为主的戏唱功戏,但“念”与“做”也不容忽视。要而言之,包公一出场,就应该是《包公赔情》中的包公,而不是《长亭铡侄》中的疾恶如仇的开封府尹,也不是《铡美案》中大义凛然的龙图阁大学士,尽管这些包公在面部化妆和身上的穿戴完全一致。

就以包公出场来看,他就不能像《铡美案》的包公那样,因为他要审判的是一个欺君罔上、六亲不认、杀人灭口的负心男人,他目光炯炯,正气昂扬。也不能像《长亭铡侄》中的包公,他并不知道在饯别的长亭上会发生什么事,他只知自己肩负重任,即将出发拯救灾民,并将要与背有后台、目无纲纪、中饱私囊、徇私舞弊者做斗争。因此他出场时是那样地稳稳重重、沉着镇静、步履坚定。在《包公赔情》里,他将面对的是哺育他、养育他的嫂娘,他想象不出嫂娘知道儿子的噩耗后,会怎样地伤心,嫂娘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悲恸?他也预测不到他将受到嫂娘怎样的责难。因此,《包公赔情》中的包公出场,就不能再像那些戏中的包公一样,“九龙口”整冠、理髯、掸袖、亮相。他的出場,应该是头部略低,步履沉重、迟缓。到“九龙口”一抬头,两眼凝着担心和忧虑。这才是《包公赔情》中的“这一个”包公。

包公进府后与嫂娘的对话,都很简短——

包  拯:嫂嫂!

王凤英:请进!

包  拯:告进!

王凤英:请坐!

包  拯:谢坐!

王凤英:三弟陈州放粮,为何去而复返?

包  拯:这……小弟有一事烦扰在心。

王凤英:嫂嫂我可能为你分忧吗?

包  拯:但求嫂娘不要责怪小弟,我就感恩不尽了

王凤英:三弟此话从何说起?

包  拯:适才长亭之上小弟一怒,我就铡……铡,铡一赃官。

王凤英:铡一赃官乃为民除害,三弟你何罪之有?

包  拯:怎奈此人与他人不同。

王凤英:但不知他是哪家王孙公子?

包  拯:他,他,他就是包门的孽子,嫂娘的心肝……

王凤英:莫非是我儿包勉?

包  拯:正是这个奴才

王凤英:你真的铡了包勉?

包  拯:铡了包勉。

王凤英:果然斩了我儿?

包  拯:斩了奴才!

因为包公真不知道怎样想嫂娘开口说出这个噩耗,听着嫂娘关切的问话,包公心中真是五味杂陈。像“怎奈此人与他人不同”的话,他都说得不是那么响亮,而是真心的无可奈何。说到“正是这个奴才”时,不是愤恨填胸而是痛心疾首。这都考较着演员对“这一个”认知,与低音吐字的清晰。在嫂娘回忆她对包公的养育苦辛过程中,包公一直默默地聆听着、感恩着“嫂娘为我多劳神”。纵然听到嫂娘责怪她“可叹我错疼错爱错认了人”时,他也不反驳,只默默无语地摇摇双手。理解着嫂娘失子的痛苦,吞咽着嫂娘对他的不当谴责。

可是,当嫂娘说到“我看你铜铡之下有冤魂”时,包公不再缄默了,因为这触及他做人的底线。一向为世人所尊重的包拯,看重的就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要说他“铜铡之下有冤魂”,他就不能不辩白——

一言赛过万把钢刀

胸中好似烈火烧

嫂娘的教训均做到

从未错伤命一条

我铁面赤心把国保

王子犯法也不饶

我也曾御街之上打銮驾

金銮殿上打龙袍

铡过驸马陈世美

赵王刀下赴阴曹

世上的豪霸心胆战

包门的赃官也难逃

铜铡之下无冤鬼

包公那一段“一言赛过万把钢刀,胸中好似烈火烧”演唱,把戏转向了另一个层次了。情绪也由低回转而激愤了。正因为如此,他也能、也要对嫂娘“相隔千里,你怎么知道包勉犯法”的诘问,反唇相稽:“你也不在包勉身边,怎么断言他不犯法?”

他被迫拿出状告包勉的词状,使剧情一下陡转,嫂娘王凤英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可饶恕了。

在包拯把“肺腑之言已说尽”,并承诺为若嫂娘“卧病在床”他“侍奉汤药”,“双目一闭”他“戴孝送终”“坟前祭扫”,都“难动嫂娘疼儿心”后,作为身负皇命与拯救灾民的大臣,包公毅然“叫王朝与我顺轿陈州奔”。但嫂娘的哭儿凄声,他又不得不为陈州百姓的饥寒向嫂娘下跪了。这是撞击人心的沉重的一跪,这一跪使剧情达到高潮,这一跪也使嫂娘仿佛看到了嗷嗷待哺的“陈州百万民”。深明大义的嫂娘也看到了包拯“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这一段戏,有毅然决然不为私情耽误国事的大义凛然,也有为民请命、不惜屈尊的忠臣的形象,既打动了嫂娘,也打动了观众。

包拯离府登程前最后的几拜,不能潦草马虎,要拜得凝重、拜得真切,拜得真情,拜得感动演员自己。“一部作品的感染力首先来自作者心意的真誠”[4]作者是如此,演员也是如此。只有演员真心诚意的表演,才能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选.川剧传统剧目集成·历史演义剧目·包公戏(卷1—3)[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2]张英伦,吕同六,钱善行,胡湛珍编著.外国名家作家传(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胡度著.胡度文丛·迁想妙得[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

[4]姜朝皋.用青春的血液书写殷红的革命传奇[J].剧本,2020(04):52-53.

猜你喜欢
包公形象
你看我长得怎么样
包公吃鱼
“女包公”
“女包公”
爱情不抑郁:“喵星人”治愈男友洁癖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