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浅见

2020-11-16 08:44常海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市场营销

常海棠

摘要:国有文艺院团在繁荣社会文化艺术发展事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开始陆续完成一系列体制改革。那么,新形势下,改制之后的文艺院团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不断地突破自我,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笔者的相关工作经验浅谈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国有院团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营销;市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92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280-02

国有文艺院团是我国文化战线的生力军,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已走过了十五年,这十五年可以说各家院团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逐渐成长,羽翼渐丰。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动文艺院团的发展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体制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制之前,国有文艺院团长期依赖国家财政的巨大投入,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始终处于低迷状态,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脱节。而此时,很多民营文艺团体却顺应时代发展,在演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使得本来就处于低迷状态的国有文艺院团更加处于劣势状态。那么,如何改变此种状态呢?“改革”。只有改变现有体制,才是文艺院团未来的出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再到十八大,期间党和国家先后下发近20个关于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重要文件,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此次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对文艺繁荣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必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二、转变营销模式,加大营销力度

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尝试。作为被改革的对象,别无选择。转企改制后的文艺院团如何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寻找到商机呢。必须学会营销。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你不宣传,不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文艺院团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最大程度把握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各种市场信息、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会。纵观以往传统的营销模式,大多数是以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为主。这样的方式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信息传播,确保信息的实效性和全面性。这时“互联网+营销”模式应运而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B站、微视等方式进行营销,这种营销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与消费者及时取得互动,提高效率。文艺院团可以将即将演出的内容做成一些小视频上传到网站上,让消费者及时了解演出动态,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那么,好的营销就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首先,相关人员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老百姓喜欢什么、老百姓想看什么。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毕竟,我们的演出是要服务于市场的,有观众才有票房,根据当前市场的需求制定营销计划;其次,在传播的内容上要突出亮点,吸引眼球。标题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想要吸引消费者观看就需要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视频的内容在开始部分就要引人入胜,要让人产生看了还行看的想法,而不是还没看几秒钟就关掉视频。所以,用视频快速地传递内容信息,这样可以让外界短时间内对你的营销内容产生兴趣。所以,“互联网+营销”不仅是一种营销模式,更是一种营销思维,它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使消费者体会到“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性,作为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积极更新自身理念,探索高效的营销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

三、找準市场定位

当然,改革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置身于新的市场环境下,面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新要求,文艺院团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例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演出模式过于单一化;市场意识缺乏,习惯了调演、派演的工作方式,缺乏闯市场的意识和能力等等问题。既然改革了,那么就必须寻求市场,找到定位,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一)艺术生产“接地气”

艺术生产“接地气”,既是一个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行动问题。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实践,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行动,认识有高度,实践才能有深度,才能落到实处。

《礼记·月令》中写到,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地气”即“地中之气”。“接地气”,就是“接大地之气”。艺术生产中的“接地气”是指创作者要接通百姓生活,从大地和人民中汲取养分,汲取力量。根在人民、源在百姓,文艺工作者只有跟人民站在一起,艺术的根须方可深入大地,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努力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只有不断健全艺术创作规划机制,打造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够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

(二)培养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文艺院团要发展,作品是关键,人才是核心。促进文艺院团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青年人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文艺院团创作的根本保证。新人的培养,要根据新的形势,开辟新的途径,引导和培育新的文艺人才。

(1)為中青年演员搭建学习平台,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在专业上有更大的突破。可以在每年的业务考核中选拔专业拔尖的人才,送出去学习。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定期上课培训,不断提高演员的演艺水平和综合素质。

(2)为演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利用好各种平台,为演员提供演出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既可以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提高社会影响力。人才是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固本之策,只有多方面培养优秀人才,灵活运用各种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才能使得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优化艺术生产模式

随着我国演艺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文艺院团认识到“抱团取暖”的必要性。2018年6月20日,“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的成立优化了各地资源配置,发挥各地区文化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1+1大于2”的效益。让各地文艺精英在联盟这个平台里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依托这个平台,如果本单位没有适合的剧目,可采用购买版权、合作创作等方式,引进精品剧目,建立原创剧(节)目,版权剧(节)目,合作剧(节)目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

所以,优化艺术生产模式可以整合演艺资源、加强人才交流互动、优化资本结构,借助联盟的平台,文艺院团可以实现优秀演出剧目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通过联盟扩大演出的辐射半径,节约演出成本,提高演出效益。联盟的成立优化了演出市场要素配置,为演艺项目将来更好的“走出去”与“引进来”铺垫了道路。

(四)拓展艺术演出形式

过于单一的演出形式将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可以尝试将文艺演出与各种文化相结合。比如与动漫、旅游等文化相结合。以旅游为例,借力旅游这个市场,让我们的文艺院团从剧场舞台中走出去,哪里有市场,就把演出舞台延伸拓展到哪里。传统旅游项目多以静态展示为主,体现的仅仅是观光功能,缺乏深度游览性。然而,旅游与演出的有机结合,可促进文化传承保护、利于文化价值提升、推动文化资源保护和优化,使文化焕发独特的魅力。而且旅游与演出相结合,对环境破坏最少,产生的效益辐射范围却最大,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这样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可以通过与之相关的演出而加深对这个景点、这个城市的印象。与旅游市场的结合,不仅拓宽了文艺演出院团的舞台,更进一步推动了文艺院团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了文艺院团找市场、闯市场、拓市场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潜力,促使院团更加自觉、主动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文化创新。

旅游与演出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剧院生产生存,同时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五)演出与文创产品结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观看演出,文化消费市场市场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经常能看到很多电影院会在电影放映现场售卖衍生品,老百姓排着长队购买。这个其实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有的文艺院团排演的儿童剧、神话剧,歌剧、舞剧等等,这些剧里会有人物,有场景等等。这样就可以创新设计音乐盒、口红、帆布包、缩微场景、台历、T恤、冰箱贴、书签等等符合剧目气质特征的文创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入剧场,他们具有文化消费力,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剧目和演员去消费,这是整个市场的转变,也给我们的文艺院团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因此,国有文艺院团要实现真正地市场化,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方面给予更多地支持和积极地引导,更需要文艺院团自身积极主动地改变观念,不再“等靠要”,而是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培育市场,做市场的主人。

四、结语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文化需求,无论什么时候,文艺院团都是文艺演出的主力军,每一位管理者和演职员定会坚定信念,全情投入,开拓思路,研究新方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国有文艺院团必将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以改革为契机,推出一批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作品,为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举.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的有效策略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市场营销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