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章 俊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大多是正史中的人物传记,其写作有基本的规范:开篇对传主的基本信息做简单的介绍,如传主姓名、字号、籍贯等,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一般从传主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其官职变迁介绍他的功业、事迹,反映其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传主的结局,有的还介绍其死后的影响。文言文阅读中的概括分析题主要就是对传主的人生事迹、道德品质、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因此,作答时可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以及相关题目,采用“题文齐读”的方式,效果会事半功倍。
“题文齐读”,顾名思义,就是一边读文章,一边浏览题目。但二者并不是相互分散精力、顾此失彼,而是协调配合、相互印证。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时不时地浏览一下题目,看题目是否与文章此处的内容相关。做到既用题目助读文章,又能带着问题集中精力去读文章,可谓相得益彰。大致方法:①读到断句处,别在文中硬断,看一看断句题,断句题中各选项所断开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这样就有利于理解断句,顺利得出答案。②读完一个层次或一个句群后,浏览一下古代文化常识题和概括分析题,看一下题目是否有对本层次内容的考查。③“题文齐读”的关键是读题时要记清各选项的主要考查点、解题的敏感点,带着问题在阅读时寻找对应之处。
首先,传统的先读文后看题的方式具有目的性不强的缺点,阅读时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答题要点上,因此,学生往往是先大致浏览一遍文章,然后再看题,当对题把握不准时会再阅读一遍原文,浪费了时间。
其次,古代文化常识题、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按照行文顺序排列的,且这两题多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所以,这两道题的选项有助于理解文意,甚至有的表述相当于注释。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阅读时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梗概。
厘清脉络,要特别关注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
①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学生应当储备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教师也可以系统讲解有关官职变动的术语以及官职的名称。
②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是用年号纪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往往也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新朝廷的地位有所变化。
③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向”“旋”等。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读题的目的就是明确问题指向,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试题中的每个选项都是命题人精心推敲、巧妙命制的,选项虽短,但涉及的内容较多;文字虽简,但设误手法极其隐蔽。此时的读题,因文章的大意还没有掌握,不可能记住选项的全部内容,所以此时要对选项进行有选择的记忆关键点,凭平时做题的第六感去预判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如:
①古代文化常识题:在阅读时,读到文中加点的这几个词,可先看题目,并对各个选项凭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进行判断,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题文对照,思考判断。
②概括分析题:该题的四个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在读选项时,重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影响、评价等关键词语;阅读时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再回到原文做出判断。
由以上表格的题与文的标注和比对,我们发现了关键点和敏感点以后,就可以运用“题文齐读”法来解题了。下面谈解题思路:
1.开篇即断句,学生不要在文中纠缠,马上去看断句题。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实质上只有三处不一致,即“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与“吴廷尉为河南守”,“召置门下/甚幸爱/”与“召置/门下甚幸爱”。学生可以用笔在不同的地方圈点标注。抛开这三处不同的地方,看四个选项相同的地方,就能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此处的文意。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是专有名词,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门下”作“召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借助断句题理解断句处的文意,既省时间,又突破了此处因未断句而造成的阅读障碍,理解大意。
2.做完了断句题,接着读文章。当读到“是时……一岁中至太中大夫”时,可发现此处为一个层次,因为后面的“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读文的关注点:时间、人物)明显是在叙述另外一件事。再看题目,本层次对应四个选项,古代文化常识的A、B选项和概括分析题的A选项。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A、B选项,学生可以调动对历史或文化常识的积累判断A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诸子百家中以儒、道、法三家影响最深远,而不是“道、法、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B项“诏令”的表述是正确的。此时再浏览概括分析题的A选项,学生可以发现A项表述刚好是对本层次内容的考查,经过题文对照,相互印证,因本层次内容不存在阅读障碍,可以判断A项是正确的。
3.前面几题做出来后,文意也越来越明了,学生信心倍增,继续阅读。当读到“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时,至此又是一个层次。看题目,本层次对应4处考题,文化常识题C、D选项,概括分析题B选项,翻译题(1)。古代文化常识题C项考查“礼乐”,结合语境及平时的积累不难判定它是正确的,学生如果对“就国”存在阅读障碍,那么D项的表述刚好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再看概括分析题B选项也是对这一部分的考查,题文对照。从选文的标注与选项的关键点和敏感点来看,由“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对应理解选项内容“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由“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对应理解选项内容“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由“天子后亦疏之”对应理解选项内容“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等,看完选项B后,文意迅速疏通,选项正确。
理解了这部分文意,做翻译题(1)就“小菜一碟”了,“短”理解为“诋毁”,引号里面的内容就是权贵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的话。但此时不要立刻动笔翻译,等读完全部内容,做完其他题目,最后再稳稳当当、字斟句酌地翻译作答,是为稳妥。
4.到此,读文已过半,对试题也已有了自己的判断。理解很畅通,心中很释然,读文更快速,继续往下读。读到“孝文帝方受釐……故令贾生傅之”时,此处是一个层次,比对概括分析题C选项,C项中“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由此可知,本选项表述错误。所以在读文时,一定要厘清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重要“节点”词。
5.继续读最后一个层次,文字虽少,时间跨度却长,句句有事情,此部分涉及两题,即概括分析题D选项和翻译题(2)。此时应与概括分析题D项中的语句一一比对落实,发现句句无误,判定正确。解答翻译题(2),学生抓住“数”“言”“或”“削”和省略句“非古之制”这几个采分点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