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和“完形填空”在出题方式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命题原理都是格式塔心理学,都需要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瞻前顾后”“上蹿下跳”“左顾右盼”,从多项备选答案中给每道题选择匹配最合适、唯一的那个答案。但是“七选五”却不像“完形填空”考查得那么细腻,它更侧重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尤其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七选五”篇章的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体裁多以说明文为主,兼有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
说明文的结构多为“总—分”或“总—分—总”。由于篇章不长,“开门见山”是它们的主要表达方式,一般首段便会亮出说明对象。所以,在“七选五”阅读时,考生须关注首句、首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而记叙文或夹叙夹议文是事、情、理的逐步升华过程,文章的精髓往往在结尾会升华到一定高度。所以,在“七选五”阅读时,考生须关注段尾、句尾,这是抓住文章主旨的关键所在。
“七选五”的选项设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为段落主题句、段落总结句、句间过渡句等,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以及通过上下文细节信息,段间、句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地还原原文的能力。
通过以上部分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近年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的考情、考况和考法特点,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教师如何在考前冲刺阶段指导学生快速、巧妙、准确地解答“七选五”试题。
其实,完成一篇“七选五”阅读就犹如“破一场大案”,案件涉及一个案发现场(即文章),七个线索(即选项),作为侦探(即考生)必须智慧地寻找蛛丝马迹,准确地还原案发经过,才能最终抓住这五位“真凶”,释放那两位“嫌犯”。
下面,以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为例,进行“七选五”破案支招。
“七选五”的破案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实就类似于“剥洋葱”,第一题为“七选一”,第二题就会降到“六选一”,第三题继续降到“五选一”,以此类推。而由于七个选项之间的关联密切,即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整个案件看似简单易破,实则稍有不慎便会错抓嫌犯,将真凶放虎归山,最终一错再错,满盘皆输。所以寻找“蛛丝马迹”“对号入座”“锁定嫌犯”是首要任务,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篇章结构入手,将文章划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
2.仔细研读选项,寻找关键词,对应文章相关部分,逐步将选择的难度降为“三选二”或者“二选一”等;
3.这个过程中考生可以运用的侦查手段有:
破“七选五”案要“先吃肉后啃骨头”。第一步完成后,考生则根据蛛丝马迹完成了“对号入座”,锁定了4个空的“罪犯”,还剩下第一个空比较棘手,考生面临“三选一”的艰难处境。如何精准“各个击破”,避免“张冠李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锁定干扰选项,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差别,逐步锁定“真凶”,释放“嫌犯”;
这一步的侦查手段主要是准确获取所有干扰项嫌犯的特点,依据如下:①字面不相关;②字面虽相关,但逻辑和原文无关;③字面虽相关,逻辑亦合理,但不能在整个语篇中承上启下。
破案档案参考: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两个环节:
1.比较分析,寻找差别
36题属于“句间空”,破案的关键就是要兼顾此空的前后两句。前句说“Motivation and goal setting are the two sides of same coin.”即“动机和目标设定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后句说“Like the child on the diving board,you will stay undecided.”即“就像跳板上拿不定主意的孩子一样。”可见,后句是对36题的进一步举例说明,从而判断出前、中、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是“如同硬币有两面——动机和目标也应该共存——如果不能同时具备——就会像跳板上这个孩子一样做事情犹豫不决”。是否正确呢?接下来就要验证这个猜想在逻辑上是否合理。
2.细微观察,锁定“真凶”
进一步观察这三个“嫌犯”的特点后不难发现:D选项和F选项在字面与原文相关,D选项含有关键词“set specific goals”,F选项含有中心词“Motivation”,但它们不仅不全面,而且在逻辑上也和原文无关,更不能在整个语篇中承上启下。只有G选项能体现“动机和目标设定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没有动机也就无法设定目标,否则就像跳板上这个犹豫不决的孩子。”既合情也合理,那么真凶是G选项也就毫无疑问了。
完成了前两步,还需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才能最终“结案”,考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所有匹配好的选项带回原文之中,进行整篇的阅读回顾,以保证所有句段衔接顺畅,逻辑合理;
2.被删除的选项也要进行再一次的判断,判断是否真的字面不符,语无伦次,逻辑混乱。
只有这样反复验证,才能保证每个选项“一对一”的合理性,最终才能缉拿五位“真凶”,释放两位“嫌犯”。
总之,要达到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完美地破解“七选五”案的目标,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应该对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使其具备以下能力:一、了解文章体裁特点和掌握解题技巧;二、具备词汇、句子和语篇解读的能力,包括辩证、综合、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关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