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梯度设计:由篇及本再系列

2020-11-14 11:57谢雪恋蔡亚如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寓言道理整本书

谢雪恋 蔡亚如

(1.厦门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3 610002;2.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部编版教材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形成“精读”“略读”“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1]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不同功能。“快乐读书吧”融单篇于整本书阅读,再由整本书阅读扩大为该系列书籍。阅读的梯度设计,旨在激活阅读欲望,拓宽阅读宽度,挖掘阅读深度,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部编版三下“快乐读书吧”选的是《汉书·霍光传》里“曲突徙薪”的寓言故事。在教学策略上,笔者尝试由书中的单篇阅读起步,领悟到一定的阅读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家进行整本书阅读,做到基础性阅读起步,发展到检视性阅读,再进展到分析性阅读,最后达成主题性阅读。学生读完、读懂这个寓言故事之后,会主动找《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来读,再拓展延伸阅读世界经典的寓言系列《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等。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他的阅读史。”然而,小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很茫然,没有规划,也不懂得如何获取高效的阅读方法,部编版教材针对这一薄弱点,在每个学期都设立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每一册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有趣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此为阅读教学的依托,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落实规划,有效推进学生的阅读进程,由篇及本再系列地辐射,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真正将部版的教材落到实处。

一、单篇阅读的讲读课,领悟高效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时,要融入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这时可安排进行一节全班围坐在一起的阅读交流课。比如,部编版三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曲突徙薪”这个故事,在篇的阅读中如何教会孩子进行掌握方法阅读?每个寓言都会隐藏着一个故事,我会让学生从读懂故事内容开始,再延伸到读懂寓言的题目,最后就是寓意了。

问题一:曲突徙薪在讲什么内容?

问题二:“曲突徙薪”这四个字什么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

问题三:读完这则寓言故事你想对主人说什么话?

师:《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生: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旁边堆着许多柴火,有人劝告主人烟囱改建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开,不然有着火的危险,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

师:刚才这位同学从这件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阅读完寓言小故事后,除了按照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概括内容,还可以从寓言故事的题目入手讲内容,中国古代寓言很多故事都是用成语作题目,成语本身便揭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请看题目,文中有一句话就是讲这个题目的意思。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

师:从题目入手,也是概括故事内容的好方法。

这样,我们不仅读懂了故事内容,还理解了成语“曲突徙薪”的意思。故事读到这里,同学们有谁想对主人公说什么?

师:刚才你们对主人公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结:《曲突徙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启发我们应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不能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在这节课里学生就学会了读完一个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学会简单批注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批注思考与感悟。因为阅读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而把感想写下来,能帮助学生记住作者的思想,进行有效的阅读。

二、整本阅读的分享课,推进有效的阅读进程

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坚持每日阅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里爱上阅读,推进有效的阅读,真正落实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呢?

(一)基础性阅读:计划+打卡

笔者面对的是一个班集体,53 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爱阅读的家长,也有从不看书的家长,那么,如何落实整本书阅读呢?开学第一天,笔者要求所有孩子都要购买有一本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古代寓言》,并于1-4 周阅读完《中国古代寓言》,每天花20 分钟阅读打卡一次,阅读一个故事并完成2个问题:

1.阅读完每个故事在每个故事标题下面划“_____”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写“______”。

2.寓言故事虽短小精悍,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简单批注自己的感悟、理解、疑问。用吐泡泡的批注“”。

每天阅读一个故事并完成练习,在4 周内完成阅读一本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写”才是作业,而“读”不是作业,而教师也无从检查。但现在的手机程序可以打卡,每天打卡一次,这样全班53 位学生在家就可以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把《中国古代寓言》阅读完毕,教师也可以从他们拍照的图片中看到他们的阅读概括及阅读后的“吐泡泡”。俗话说得好:“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最困难的是前21 天,经过21 天之后,学生习惯养成了,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阅读行为。

(二)检视性阅读:推荐+启示

在1-4 周基础性阅读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用5-8 周进行检视性阅读。

检视性阅读一:系统地略读。先看书名页,再研究目录页,最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读并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书用4 周时间阅读完毕后,每人在第5 周要推荐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从寓言故事中悟出的道理,然后贴在班级“阅读展示墙”供大家欣赏。

检视性阅读二:粗浅地阅读。粗浅的阅读是指让学生一气呵成先把《中国古代寓言》粗粗地浏览完毕,如果在自己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先将整本书阅读完,不能因为一个看不懂的生字或者理解不了的章节而停滞不前。读完寓言,做一张“成长启示卡”。

阅读每则寓言时可以制作“成长启示卡”,读到有感触的故事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可以举例子,从故事中深受启发。可以写给自己,也可以写给好友或家人。

通过系统地略读与粗读,在阅读任务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这样学生在阅读这本书时,即使慢不也会慢到走神,快也快不到有损于自己的信息提取与满足。

(三)分析性阅读:思考+感悟

阅读跟口语不同,不是人类自然习得的本能,而是一项长期需要训练的技能。把大脑改造成“热爱阅读”的大脑,需要长达十余年的努力。大脑会在左侧枕颞区打造出一个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脑区,脑神经家称之为“文字盒子区”。“文字盒子区”只有在孩子经常阅读的情况下,才能构建起合适阅读的神经回路。众多实验证明,如果孩子从小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哪怕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也会比不爱阅读的高分学生有发展潜力。

1.批注阅读:深入走进故事内容进行批注阅读

在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书里,也非常详细地教给孩子们如何做批注阅读,比如:

(1)批注问题阅读:一边读寓言,一边提出问题,让故事里的道理更加深刻。比如,《愚公移山》:愚公为何不搬家,非要移山呢?《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不怕被齐宣王发现?《东郭先生和狼》里的东郭先生明明知道狼的本性凶恶,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救它?

(2)批注形象阅读:阅读时,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塑造了形形色色主人公形象,比如,截竿入城的鲁国人,写“万”字的傻儿子,只信尺码不信自己脚的郑国人。

(3)批注道理阅读:阅读寓言时,有些故事内容不同,但蕴含的道理却相似。比如,《望洋兴叹》《邹忌比美》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我只看见金子》《一叶障目》讽刺了看问题片面的人;《三人成虎》《打井得一人》《神鱼》讲的道理是:一个谣言,如果说的人多了,就会被人们当作事实。

2.交流阅读: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读懂寓言故事。

(1)想象画面阅读寓言:《掩耳盗铃》中的盗铃人被别人发现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鹬蚌相争》中的渔翁捉住鹬和鹬时,鹬和蚌之间会说什么呢?

(2)联系生活阅读寓言。你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么?你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么?

3.思考阅读:认识寓言和运用寓言。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不太注意文字,找不出他们的困难点。他们区分不出自己很明白的字眼与不太明白的字眼。因此在学生分析性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笔者创设了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后对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

1.寓言故事给您留下什么特点?

2.你在阅读寓言故事后,在生活中有何影响?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学生的阅读会从被动思考走向主动思考。

通过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分析性阅读,这样一个学期的训练下来,学生对寓言故事了如指掌,包括世界经典寓言也孰能生巧,也从中获得了阅读的技巧与技能。

三、系列阅读的主题课,拓展开阔的阅读视野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2]部编版的快乐读书吧都有一个特色,推荐的书目有一个主题,比如三年级上册是童话主题,三年下册是寓言主题,为师者沿着主题推荐系列让孩子阅读的主题课,可以开阔学生们的阅读视野。

主题阅读一:拓展延伸阅读古希腊伊索收集的《伊索寓言》,俄国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拉·封丹的《拉封丹寓言》。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还需要自己去理解与思考,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不仅读中国古代寓言,还可以阅读世界最早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去感受《克雷洛夫寓言》中睿智、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配上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带韵的诗体,使得他的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讽刺文学的精品,从而受到文学界和公众的热烈欢迎,广为流传,也是他本人希望通过寓言达到文学和文化启蒙的作用。

主题阅读二:跨媒介阅读,了解寓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看起跑线寓言故事。让学生自己主动搜集资料:了解寓言的源头。

寓言的源头,古希腊、古印度、中国的寓言,寓是寄托之意,寓言就是寄托了劝谕或讽刺意义的故事,也就是故事情节+寄托道理。分为几个高潮时期:先秦时期的哲理寓言居多,先后出现了《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汉魏六朝时期,多为“劝诫寓言”,包括《淮南子》《说苑》《新序》;唐宋时期,多为“讽刺寓言”,有《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艾子杂说》;第三个高潮是元明清时期,诙谐寓言,有《郁离子》《笑林广记》《笑府》《广笑府》《笑得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阅读经典来实现。”今日的中国已经相当重视全民阅读。我们应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设计合理的阅读梯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寓言道理整本书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