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婷
摘要: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是学生学习、活动和成长的场所,所以只有做好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评价环节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具体教学方式和科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优化;教学方式;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过去很大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上,却忽略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从而造成数学课堂的低质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对于这种情况,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对应当彻底地改革和创新思想,把握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现实学情来展开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优化,以构建全新的课堂结构体系,最终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理念是具体教学行为的目标和指引,所以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彻底地摒弃“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的落后思想观念,真正地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的指引并落实到教学实处,主动地肯定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减少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的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探究机会,促使学生实现主动且深入的课堂参与,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授《有理数的乘法》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受到严重阻碍,久而久之,学生们开始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笔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沟通,积极了解学生们的内心,另外,笔者会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质疑环节,鼓励学生们提出质疑,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帮助学生们完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科学策略,也是因材施教理念的直接体现,可以真正地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缩短相互间的差距。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并改革“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主动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将他们大致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从而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促进分层教学策略的全面实施,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真正实现补优和提差。
例如,在教授《代数式求值》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为主,但是长时间的计算联系很容易使学生们产生消极的心理,这种心理会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大,所以,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通过分层教学来优化学生之间的差距。首先,笔者会调查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了三个层次,针对学生们的层次,笔者再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们的学习技巧,鞏固学习能力较差的基础。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优化课堂评价环节,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环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提高对课堂评价环节的关注和重视,并重点改革过去单一成绩评价的模式。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保证评价目标是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并在采用多元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具体表现,促使学生可以从中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逐步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具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助力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的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如,笔者在课堂中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对学生们评价,通过这个环节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另外,笔者还会根据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以科学、创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作为支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说,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牢牢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核心要求,以现实学情为出发点来展开思考和探索,从而实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评价环节等途径的运用,以此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模式的升级,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过程,最终切实提高整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尤云.浅论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75.
[2]沈文汉.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6(Z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