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强虎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助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从而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探究兴趣;探索氛围;问题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从而能够降低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压力,不断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以此可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深层次掌握物理知识的真谛,从而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例如,以《弹力》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以下实验演示视频:1、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码,观察砝码和竹片。3、观察用弹性钢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然后,我结合上述视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什么是形变呢?2、什么是弹力呢?3、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4、弹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5、形变的种类有哪些呢?并让学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了阅读与探究,从而不断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难度。这样,教师通过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改变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印象,使学生进行了高效化的物理学习。
二、利用问题营造良好探索氛围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当中的知识进行全面探索与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问题营造良好的探索氛围,以此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
例如,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呢?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2、请列举出一个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实例。3、请列举出一個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实例。然后,我让学生自主进行了实验操作,并让学生结合有关实验结果,准确高效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使学生懂得了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存在使得上述现象变得比较复杂。接着,我让学生探究了以下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呢?并为学生展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果”。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频闪效果,并为学生讲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明白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教师通过利用问题营造良好的探索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质疑,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出示了上海明珠线的车长设计的有关资料,并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如此设计车站呢?然后,我引导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分析结果,回答了以下问题:在只有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在变化中有什么规律呢?你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之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了推导,并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展示了本组的推导过程。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呢?并结合学生的回答,为学生讲述了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以此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教材当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样,教师通过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了物理教学课堂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为学生设计问题,以此可以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物理教学,从而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认真进行物理学习,进而能够让学生取得一个满意的物理成绩,不断促进高效高中物理教学的施教。
参考文献:
[1]谢晖.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4期):50-51.
[2]陈立权.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高中数理化,2015(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