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斌 王云 李新军
摘要:物理探究实验是有效学习物理的方式之一,探究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搞好探究实验教学要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适时地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十分必要。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物理”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40
一、探究实验教学全面促进物理课堂教学
1.探究实验教学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物理探究实验是有效学习物理的方式之一,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巩固和迁移。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探索有趣味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会使他们兴趣盎然。通过动手亲自操作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其探究知识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进而提高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心向。
2.探究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
能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衡量教学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问题或创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假设论证或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什么是学生自己的事,其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3.探究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会学习的一个实质性含义就是不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出校门,学生都能自主地、自觉地学习。探究实验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实验,进而让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学会沿着科学探究过程探究实验现象和规律,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等。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践学习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带着问题去寻求解决的策略等,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以探究实验教学为切入点,促进物理实验教学再上新台阶
身为一线物理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是否都在积极利用实验辅助教学,发挥实验应有的作用呢?实事求是地说,不一定。
一是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实验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现成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是操作不规范。有些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时动作不规范、不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用手而不用镊子,点燃酒精灯后火柴棒随手扔在地上等。
三是实验用语不准确。有些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含糊,或在进行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搞好探究实验教学要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学生好奇、爱动,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往往出现学生玩弄实验器材,不能认真做实验,出于好奇甚至搞点破坏性的活动等都有可能,使课堂次序混乱,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教师既要辅导实验又要维持纪律,课堂效率不高,有时身心疲惫,不愿开展实验,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越是开展的少,越不能满足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好的实验习惯越不容易养成,会逐步步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实验既不能“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克服学生“玩实验”的心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充分发挥小组自我协调、自我管理的功能
各班可采取6~8人一组的分组教学,这对于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非常有利。组内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分工,谁取器材、谁操作、谁记录、谁发言、谁展示各有分工,轮流进行;谁先做、谁后做,组内协调,组长负责监督,评价实验开展的好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这样促使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帮助后完成的学生,将“兵教兵”“一幫一”“二帮一”落实到位,杜绝了以往那种先做完实验的剩时间“玩实验”,不会做实验的装模作样“玩器材”的现象。
3.探究实验教学要渗透物理方法教育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学生适时地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十分必要。比如,在“磁场”一节的教学中,首先举例:“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知道它的存在?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感知它的存在?”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测或接入小灯泡即可,而有风时我们知道空气的存在。”紧接着马上指出,这就是物理学中常见的转化法,而我们今天开展的探究磁场这种物质的存在也要用类似的方法。用小磁针的转动来说明磁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磁场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后我们又顺势引出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这时又让学生回忆光线的引入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马上回答:“建模法。”又问:“那我们引入磁感线用到的正是这种方法”,这样物理研究的一些方法就顺利地教给了学生。所以,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应通过努力让学生会用实验器材,在真正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实验的习惯,使其进一步爱上物理学科,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物理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