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殊芳 戴丰春
摘要:混合学习尝试将知识教学与智慧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混合教学打破时空限制,融合城乡学校教育资源,提升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效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混合学习;深度学习;对口帮扶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136
混合学习实现了学生运用电子产品随时随地进行系统学習,实现了农村中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城乡对口帮扶依托互联网进行混合教学,可有效突破传统帮扶瓶颈。
一、混合学习与城乡对口帮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课程资源平台大量出现,学校信息化技术深度融进教学环节,“互联网+基础教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建立了混合教学模式。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和数字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强调对学习时间、学科知识、学习方法等优化,学习过程注重对信息的高效获取,培养批判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城乡对口帮扶主要是指城市优质学校承担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福建省城市示范性高中建设校与薄弱农村中学之间开展对口帮扶的实践探索。
二、混合学习方式下深度对口帮扶应用模式框架
混合学习方式能够突破传统的城乡帮扶的瓶颈,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多样化教学和远程辅导。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城市教师减少了路途奔波,城乡教师间能随时互动、实时教研备课,共同开发符合帮扶校学情的线上课程,共同开展线上答疑。两校教师合理分工教学任务,可尝试城市教师以开发课程资源为主,农村教师侧重使用课程、线下常规教学和线上答疑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又促进城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笔者借鉴南国农先生把数字化融入传统教学的观点[3],以是否实现农村帮扶学校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构建了在混合学习环境下由“预备学习”“知识建构”“能力迁移”“高效评价”四步法城乡帮扶框架,如表1所示。
框架从两类学校层面设计混合学习方式下教师、学生的角色,处理好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的有机结合,围绕“学生主体”设计课程,鉴于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环节中重视理清学生学习任务,同时在线上资源多元丰富的情况下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城乡深度对口帮扶的教学实践
笔者以近三年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帮扶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民族中学)为例,探索高效城乡帮扶,依托“超星慕课平台”开展两校间混合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1.学风考察,制定计划
泉州五中教师以年级备课组为团队前往民族中学开展一星期的浸入式教学教研活动:共同备课、听课、批改作业、单元测试、问卷调查等,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文化建设和学生课外活动等反映校风、学风情况,综合反馈学情。两校教师面对面实事求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内容、评估指标等基本框架。
2.线上慕课,预备学习
泉州五中教师根据两校学科教师拟定的教学计划制定慕课章节教学方案,通过线上平台(QQ群)与民族中学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线上交流磨合,接着录制微课,整合练习、测试题、拓展资源等上传超星慕课平台创建课程。
3.线下课堂,建构知识
两校教师研究数据商讨线下课堂教学内容,民族中学教师及时调整备课。课堂上,教师积极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点,引导思考,突破重点、难点,实现学生知识建构。这样做,一方面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对问题的辩证评析、引导,能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4.课后巩固,能力迁移
民族中学教师从课堂教学情况出发设计适量课后作业,提交两校线上交流平台进行“磨”题,印刷纸质练习作为课后作业或课堂限时训练,教师及时收回批改、讲评。线下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实现对原先知识承接和对新知识的启下作用,达到对系统知识的建构、内化、提升目的。
5.评价教学,归纳提升
泉州五中年级备课结合学情、大数据、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情况,独立设计单元考试卷,提交民族中学印刷并进行全年级统一考试,流水改卷评分。两校学科备课组召开线下教学评议会,总结教学优缺点,理清单元知识学生尚未突破的难点,制定试卷讲评纲要。试卷讲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由泉州五中推选一位资深教师通过钉钉平台向学生进行直播讲评,线下由民族中学班级科任教师补充讲评。试卷讲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缺漏点进行反思、归纳总结,创建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慕课平台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综上,两校在开展城乡帮扶过程中,主要依托混合教学的模式整合师资优势、充分调动学科资源,以帮扶对象农村中学的学生为主体,全盘设计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引导学习方法、鼓励主动思考,注重过程评价,实现了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汤勃,孔建益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5).
[2]杨慧.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度学习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
[3]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