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摘要:彭水一中是坐落于彭水县的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地理环境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我们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还有教学能力极强的师资队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自信可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踏踏实实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拥有语文素养,促使学生不断变得“卓越”。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笔者建议,我们要运用好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享受到大语文氛围带来的乐学感受。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于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高中生自主阅读意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彭水一中;高中生;课外阅读;自主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96
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在开展教学实践时,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在笔者看来,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意识,才能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彭水一中,虽然是一所年轻的高级中学。但是,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我们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认为,我们能够运用当前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大语文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拥有语文素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要注意将课外学习资源与课内学习资源积极地整合在一起,将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基地。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开放思想,构建开放课堂。运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于如何运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了分析。
一、精心选择阅读内容
通过长期的语言类知识学习,高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随着国家教育要求的提高,学校教育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彭水一中的学生,很多在低学段时期就欠下了阅读的债,从而在阅读能力上“先天不足”。有些学生从小就甚少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笔者看来,这些为我们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活动提供了契机。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能够拥有更多的收获,笔者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前,会向学生推荐对他们有指导意义的书目。如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发展特点,笔者既向学生推荐了古典文学如《水浒传》《红楼梦》等,还为学生推荐了自己喜爱的金庸小说以及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结合他们的英语教学,笔者还向他们推荐了一些外国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如《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而且在每个寒暑假都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综艺节目,如:《诗词大会》《最强大脑》《朗读者》等,并且让学生在返校回来进行分享。虽然彭水一中是寄宿式学校,但是在我们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同样可以打造出开放化的语文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静怡的环境中细细品味每一本好书。
二、把握好阅读切入点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虽然我们一再试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在高中学段,学生最关心的还是应试问题。他们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虽然面对的是理性的学习者。但是在接受学习任务时,在获得教师指导时,并不是我们给予建议,学生就一定能够中肯地接受,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就能积极地完成。笔者認为,开展课外阅读时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拥有自主阅读意识,还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找一个切入点,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如笔者在讲述完相关的文章后,会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源。查找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把握住学生想要拓展视野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设计。如在讲授诗经的《氓》和《采薇》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了《古诗十九首》。如在学习了宋词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笔者还会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爱好,了解学生的理想规划,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为学生提供助力或指引方向,往往效果也非常好。如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面临高考充满学习压力又充满成长期待的高中学生而言,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再有,笔者在引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切入点往往很小,抓住关键向学生推荐既经典又短小的文章,能一下子震撼学生的心灵且不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在这样的设计下,课外阅读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调度好阅读时间
阅读是一个需要慢慢品味的过程,学生需要在一个静怡的环境下,放平自己的心境,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慢慢品味书中的人生。彭水一中有非常好的地理环境。这里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再加上我们良好的校园管理,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进行调度,学生具备了阅读的外在条件,也不具备阅读的时间。高中学生正在面临着高考压力,他们的学习节奏非常快,心情非常紧张,情绪波动也非常大。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既是为了辅助高中语文教学,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修身养性,不断形成成熟的思想。因此,在笔者看来,即使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我们也要运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扩充阅读时间。如笔者会利用上课前的二三分钟让学生演讲自己的阅读心得。演讲内容不用很长,可以是自己阅读过程中比较欣赏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是自己的一点点感悟,也可以是自己对于文中人物事件的点评等。学生为了完成这两三分钟的简单展示,必然会在课后完成自主阅读活动。笔者还会利用好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让学生向图书管理员说明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让图书馆管理员进行记录。虽然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需求。阐述了自己的内在想法,水到渠成地进行了讨论分享。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互动,通过互相推荐,营造积极学习、积极阅读的氛围。对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受到群体的影响很大。让学生多讨论书籍,多分享思想,对于打造良好的班风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在课后时间或者是放寒暑假时间,对于学生而言这部分时间比较自由,笔者此时会布置系统化的阅读任务。为了提升阅读效果,笔者会让学生构建阅读群,将阅读活动常态化。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后仍然能够积极地运作起来。笔者还会用这种方式,让学生随时分享自己的感悟,如在放假期间。笔者会让学生的课前小演讲转变为群内小展示。每天持续在群中浅谈几分钟,对于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呼吁学生为他点赞。通过这种群体效应,让每个学生都想开口,都敢开口。笔者认为阅读活动的内涵,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多的应该是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仅仅为了读而读,只会造成学生越来越厌烦读书。学生品味不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不会生成阅读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不是让学生只在课上完成阅读,也不是让学生将阅读活动当作一种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将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美。
四、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高中学生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既会吸收各种信息,还会生成各种个性化的感悟。笔者认为,高中学生产生的个人感悟,往往具有分享价值。再有,他们正处于成长的转变时期,他们需要得到教师专业化的指导,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会直接暴露自己内在的真情实感。而且阅读过程中,因为是在读他人他事,谈论的是他人的想法,学生往往可以无障碍地进行表达。作为专业教育者,我们可以借此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动态,做好积极的引导。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建议,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也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思想健康、性格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者。如前面笔者建议,让学生在课前开展二三分钟的读书心得演讲,运用QQ、微信、博客等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如笔者还建议学校开展晚间读报活动。用校园广播,让学生自己挑选相关的素材,在校园广播上进行展示。在上晚自习时,拿出一部分时间讨论校园广播中的内容,让学生对校园广播提建议。笔者还结合校园文化墙、班级文化墙,为学生构建了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图片、绘画、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或者小组阅读成果。笔者还引领学生开展了社团活动。在学生积极的阅读之后,让他们自己当演员,自己当导演,表演舞台剧。这些在校内的反响也非常好。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学生的信息应用技術并不弱于我们,笔者在自己有了阅读心得之后设计了相关的链接,进行了作品的分享。并且呼吁学生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分享,营造一种大阅读氛围。在这种动态化的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进入一种自主阅读状态,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想阅读,想和朋友一起阅读,想和家人一起阅读,想和知己一起阅读。课外阅读活动在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发现,班上的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整个彭水一中都受到了我们的正迁移影响,形成了大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学习习惯、传统的学习认知在当前可能还存在借鉴的意义。但是,明显有很大一部分组成需要我们改革。笔者认为,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盯在高考上,我们还要盯在社会发展上,不断地实现与时俱进,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主动型的学习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结合阅读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胡艳萍.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J].成功(教育),2007,07.
[2]邱允莉.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观察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6.
[3]王秋红.课外阅读要适量、重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05.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40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