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20-11-13 09:43朱新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朱新龙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发展和传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把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教学之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由于年龄尚小,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初中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得不是很透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指定相关文化渗透的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7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学子都应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应用,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和热爱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历了几千年变化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思想还在不停的传承着,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的意义深远和魅力之大。为此本文将重点谈谈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1.教师缺乏教学意识。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提升和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确辨别方向和做出选择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进一步成长。但是,一些教师往往在教学中缺乏相关的意识,忽略了传统文化在学生中进行传播的重要性,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更有甚者让学生长篇大论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及其失败,不仅使课堂上的内容枯燥无味,更会让学生抗拒学语文,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也影响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学知识不仅在于应付考试和考一个漂亮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并吸收,慢慢的通过储备的知识来改善并提升自己。

2.渗透方法不合理。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在书本上,而教师也不要希望仅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或是文艺演出来呈现传统文化,巧妙的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现在有很多节目都可以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看或参加这样的节目。当然,不能每堂课都要强调学习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张弛有度,时不时地谈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话题,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从而有兴趣去了解传统文化。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进行多元化辅助教学。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文和古诗,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一些经典的故事或者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课余时间,可以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供大家欣赏,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上课的疲劳,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相关背景或知识。而教师也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对已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2.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要想渗透传统文化,不能只是对书本上有关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承载着太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更要对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感情进行分析和鉴赏,这样才能够真正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层面。比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在《论语》《孟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为学生渗透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让学生了解孔、孟两大圣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课堂和经典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

3.结合实际,举办文学活动。如果要想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和学校领导商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定期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强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促进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比如,可以定期举办经典名著诵读活动、古诗词大会和文艺演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上完初中的古诗词之后,教師可以举办一个古诗词知识竞赛,一是可以促使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二是可以缓解学习紧张的氛围。

4.贴近生活,结合日常实际。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不仅是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更多的是如何在生活之中发现并学习新的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如此。近年来,社会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很多媒体也开展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这些节目可以很好地让许多人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鼓励初中学生多看看这样的节目,而不是看动画片或打游戏,让他们多积累文学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发扬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也在慢慢丢失,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每一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承下去。初中是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极大的提升。教师也要灵活的改变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地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应平.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29):55.

[2]马君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30):59.

[3]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9):36-38.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章渡学校242540)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