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竞争平衡现状与调控策略研究

2020-11-13 12:38张传昌肖丽斌杨献南杨铁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平衡性胜率职业联赛

张传昌 肖丽斌 杨献南 杨铁黎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3.首都体育学院 管理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191)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推进职业体育发展,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1]纵览国际体坛“三大球”职业联赛,篮球和足球项目均已实现高度职业化,中心地位已确立且难以撼动,唯有排球项目还未出现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职业联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较高世界影响力的排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是指职业体育联盟内各球队之间竞争力的均匀程度。[2]竞争平衡被认为是评估职业联赛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3]也是世界各国职业联赛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4]前人对竞争平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平衡性的测量方法,[5-10]关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和足球[11-14]等,关于排球联赛竞争平衡状况的研究较少,主要以特征、现状与对策研究居多。[15-17]在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对我国职业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状况进行研究,探究影响竞争平衡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我国排球职业联赛的升级发展注入活力,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国内排球联赛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排球协会官方网站,以及历年全国排球联赛秩序册和联赛综述。国外职业联赛数据主要来源于其官方网站。

1.2 研究方法

1.2.1 竞争平衡率法

国外许多体育经济学专家使用获胜率标准差测量职业体育联盟赛事竞争平衡,经过不断地改良,形成了目前较为客观的测量竞争平衡的全新分析方法,竞争平衡率(CBR),可以用来测量联赛内部长期以来的竞争平衡。[18]本研究也采用竞争平衡率(CBR)对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分析,由于从2017-2018赛季开始联赛扩军,因此只选取2012-2013赛季至2016-2017赛季,期间俱乐部数量均为12支,但由于该时期联赛存在升降级,为了方便研究,本文用升级队伍的胜率数值代替被其取代的降级队伍的胜率来进行分析。竞争平衡率是目前较为客观的测量竞争平衡的分析方法,竞争平衡率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竞争平衡标准差计算公式:

公式中的N是代表排球联赛中俱乐部的数量,T是赛季的数量。WPCT是赛季的获胜率,WPCTi,t是赛季的俱乐部i在t赛季的获胜率。在排球联赛内部,多个赛季间的获胜与失败的百分比变化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反映在赛季中具体俱乐部获胜、失败百分比的队内变化和反映具体联赛内的获胜、失败百分比的变化。

联赛中的每个俱乐部将有一个σT,i矢量。σT,i的值越小,俱乐部i在赛季的获胜率的变化越小。联赛中全部俱乐部的每个赛季获胜、失败百分比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赛季内获胜、失败的百分比变化测量。

σN,i是每个赛季被检查的一个价值矢量,每个赛季σN,i与σL相同。这两类获胜、失败百分比的变化量可以被平均到职业体育联盟范围内变化的每种类型的测量中,在俱乐部的获胜失败百分比的平均变化测量可以通过职业体育联盟俱乐部间的平均σT,i计算。以此类推,在每个赛季内,获胜、失败百分比的平均变化可通过每个赛季平均σN,i计算。分别是:

1.2.2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需要,通过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IE,SSCI)对与本研究相关的主题进行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同时,并查阅有关职业联赛以及排球运动的相关著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竞争平衡性分析

2.1 宏观层面——联赛冠军分布、前三名归属以及小组赛胜率

2.1.1 联赛冠军归属

对我国排球联赛23年来的联赛冠军归属情况进行分析,截止2019年,女排联赛23个赛季共有8支队伍曾获得过联赛冠军,排在夺冠次数前三位的球队分别是:天津女排、上海女排和八一女排。天津女排独得11次冠军,其次是上海女排和八一女排,她们分别获得5次和2次联赛冠军,江苏女排、浙江女排、辽宁女排、广东恒大女排和北京女排各获得过一次冠军,其他队伍如山东女排、福建女排、河北女排等均未染指过冠军。从队伍夺冠集中度来看,天津女排和上海女排占总比重的70%,如图1,从女排联赛冠军归属来看,冠军归属稳定性较高。

从男排联赛23个赛季以来,共有5支队伍获得过联赛冠军,分别是上海、四川、北京、江苏和浙江,分别获得过15次、3次、2次、2次和1次,见图2。四川男排仅在联赛开始的前三届获得冠军,在接下来的20个赛季再未获得过冠军,最好的成绩是2017-2018赛季的第三名,从冠军归属来看,男排联赛的竞争平衡性更低,上海男排的实力远高于其他球队。

图1 女排联赛冠军分布饼状图

图2 男排联赛冠军分布饼状图

2.1.2 男、女排联赛前三名情况

从女排联赛23个赛季队伍进入前三名的次数来看,共有9支队伍进入过前三名,其中天津女排、上海女排和八一女排分别占据前三甲。按照各俱乐部进入联赛前三名次数的多少,可以将14支俱乐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级:10次以上的有3支球队(天津、上海和八一);第二级:6次以上10次一下的有3支队伍(江苏、浙江和辽宁);其余为第三级,均为三次以下,其中有多支队伍从联赛开始至今从未进入过前三名,如山东女排、福建女排、河北女排和云南女排等。从联赛队伍进入前三名的次数来看,各队竞争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从男排联赛进入前三名的分布来看,共有10支队伍进入过前三,队伍数量虽然不少,但集中度较高。上海、四川和北京排在前三甲。按照各俱乐部进入联赛前三次数的多少,可以将14支俱乐部大致分成三个等级,进入联赛前三名7次以上的六个队划分到第一级,分别是上海、八一、江苏、浙江、辽宁和北京。另外,中游的山东、四川、河南及成都部队(由其他队伍顶替)划分为第二级,其余四支俱乐部为第三级。

表1 女排联赛前三名次数及总数一览表

表2 男排联赛球队前三名次数及总数一览表

2.1.3 小组赛胜率比较

以国际上三大球职业联赛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联赛小组赛胜率进行分析,篮球联赛选取2017-2018赛季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和西班牙男篮职业联赛,足球联赛选取2017-2018赛季德国男子足球甲级联赛和2018-2019赛季英国足球超级联赛,排球联赛选取2016-2017赛季土耳其女排超级联赛和2017-2018赛季意大利男子排球甲级联赛,另外还有中国男、女排超级联赛2017-2018赛季小组赛的胜率情况。分别选用赛事小组赛胜率高于0.8、最高胜率、最低胜率和胜率极差等指标来代表各职业联赛的小组赛胜率情况,通过表3的各联赛胜率极差排名可以看出,中国男、女排联赛的胜率极差最大,胜率极差值均为0.92,并列排名第一。最高胜率来自我国男排联赛北京汽车男子排球队,12战全胜,胜率为1,最低胜率为0,来自我国女排联赛的河北女排,小组赛未尝胜绩,累计胜局仅为三局。另外从胜率大于0.8的这项指标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男女排联赛也是占据了前两位,分别是0.33和0.21,由此可见我国排球联赛各队伍间的竞技能力差距之大。总之,从表3数据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排球联赛的竞赛平衡性与其他顶级职业联赛的竞争平衡性存在较大差距。

表3 不同项目职业联赛小组赛胜率比较

总之,通过以上对排球联赛与国外其他职业赛事小组赛胜率、国内联赛冠军及前三名的归属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性从宏观层面上看存在明显的赛事不平衡特征。

2.2 中观层面——胜率标准差(σL)与竞争平衡率(CBR)

2.2.1 胜率标准差

采用胜率标准差来表示排球联赛单个赛季的竞争平衡性,胜率标准差是测量职业联赛竞争平衡的一种常用方法,许多研究者运用此方法评估联赛的竞争平衡。对中国男、女排联赛7个赛季的胜率标准差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另外,还计算了2012年至2018年共7个赛季胜率标准差的灰色发展系数a。a的数值表示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当a为负数时,表明效益增强,当a为正数时,表明效益减弱。本研究以通常采用的±0.1作为判别标准,即当a<-0.1时,胜率标准差上升;当a>0.1时,胜率标准差下降;当-0.1

表4 2012-13至2018-19赛季男女排球联赛获胜率标准差(σL)

图3 2012至2018年排球联赛获胜率标准差变化曲线

2.2.2 竞争平衡率

采用竞争平衡率(CBR)对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分析,由于从2017-2018赛季开始联赛扩军,因此只选取2012-2013赛季至2016-2017赛季作为分析对象,期间俱乐部数量均为12支,由于存在升降级,为了方便讨论,本文用升级队伍的胜率数值代替被其取代的降级队伍的胜率来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男女排联赛的竞争平衡率(CBR)分别为0.766和0.651,女排联赛的竞争平衡性比男排联赛稍好,但与理想值0.5的竞争平衡率仍存在一定差距。

2.3 微观层面——局比分变化特征

排球与篮球和足球项目在比赛规则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排球比赛中若某方球队想取得比赛的胜利,获胜的局比分有且只有三种情况:3:0、3:1或者3:2,且不存在足球中的平局的情况。通常来说某一方若以局比分3:0取胜,说明两队实力差距较大,比赛很可能呈一边倒的趋势,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低,平衡性较差,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若是以局比分3:2取胜,说明比赛双方势均力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较高,观赏性更强,比赛的平衡性较好。下面以男、女排联赛近十个赛季的获胜场局比分情况为分析对象,管窥排球联赛微观层面的竞争平衡性。

图4 2009-10至2018-19赛季排球联赛局比分变化趋势图

近十年,我国排球联赛局比分为3:0的比赛占当赛季所有比赛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最高的高达51.3%,可以认为有一半以上的比赛呈一边倒的趋势。而局比分为3:2结束的比赛的场次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009-2010赛季的32.7%降至2018-2019赛季的20.5%,也就是说比赛结果预测性低的比赛数量在逐步减少。从图4可以看出以比分3:0结束的比赛数量明显高于比分3:2结束的比赛数量,10个赛季中3:0的比分结束的比赛占各赛季所有比赛的比例均在40%以上,2010-2011和2011-2012两个赛季出现了超过5成的比赛比分为3:0,说明这两个赛季比赛球队间的实力差距较大。笔者认为2009-2010赛季3:2比分的比赛占32.7%,主要原因是采用了胜局积分制,该赛季3:0结束比赛的场次明显减少,队伍的锻炼价值提高,说明胜局积分制对于鼓励弱队不畏强敌,每球必争的效果显著。2010-2011赛季3:2结束的比赛比例出现大幅度降低,降低到18.9%,主要原因是计分方式发生了改变,由胜局积分制变为胜场积分制(3:0或3:1积3分,3:2胜队积两2分,负队积1分),相较于胜局积分制,这种积分方式对于弱队的激励程度较低。在接下来的2011-2012到2016-2017赛季3:2结束的比赛的比例均在25%以下,主要原因是联赛扩军,新加入联赛的“弱队”增加,改变原来的竞争平衡状况。2015-2016赛季和2016-2017赛季期间虽然赛制较为平稳,但是3:2的场次占比再次下降,主要原因是外援的引入不均衡造成队伍间实力差距拉大,如男排联赛在2014-2015赛季共有四支俱乐部引进外援,到2015-2016赛季变成只有三支俱乐部引进外援,2015-2016和2016-2017赛季,北京男排和上海男排赛季胜率均在80%以上。从引入外援的队伍来看大多是联赛前几名的队伍,成绩靠后的俱乐部反而没有引进外援,造成联赛俱乐部之间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破坏了联赛的整体平衡。总之,从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性较差。

3 中国排球联赛竞争平衡的调控策略

3.1 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构建联赛命运共同体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特殊的发展背景,即便是在体育产业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排管中心与排球协会依然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排球协会仍然是依附式的存在,这种依附式的存在致使排球协会的职能被排管中心行使,造成排管中心不仅对排球超级联赛具有管理权还拥有办赛权。2019年6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拟脱钩单位中就包括排球协会。在此背景下排管中心要做好管办分离的准备,明确分工,建立中国排球联赛竞争平衡性的调控机制,逐步减少行政干预,放权于俱乐部,放权于市场,加快促进俱乐部的市场化发展,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借鉴国外职业联赛关于预留条款、自由转会、选秀制度、收入分享、工资帽和奢侈税等制度,以及规则与措施的经验,对竞争平衡性进行监控。各俱乐部要科学规划俱乐部的发展目标,有些俱乐部赞助商投机意识明显,追求排球联赛“外部”效益远大于投资联赛,存在短期内过度投入某一支俱乐部,一旦达到或者达不到目的会立即撤资,这种行为不但不会加速排球联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俱乐部正常的运营。另外,各俱乐部也要重新定义与其他参赛俱乐部的关系。俱乐部之间要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各俱乐部不能只顾自己的成绩和利益,避免造成整个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降低。因此,协会和俱乐部要建立宏观调控机制,促进联赛市场化职业化发展。

3.2 成立俱乐部成长基金,促进俱乐部间经济均衡

目前我国排球联赛俱乐部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各省市体育局和俱乐部的赞助商。由于当前参加排球联赛的俱乐部均未彻底脱离省市体育局的管理,绝大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拥有体育局的编制,属于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加上各省市体育局肩负的任务众多,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保证本省市在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本省市争光。因此,各省市在排球联赛上的资金投入就难以保障高标准的运营需求。除了各省市的资金投入外,最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源是由俱乐部赞助商的出资。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各运动队的成绩存在差异,赞助商的赞助额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成绩好、所在地区经济水平高的俱乐部更容易获得充足的资金赞助,也就有资金请外援,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成绩不够理想且所在省市经济落后的俱乐部非常容易造成资金短缺,请外援非常困难,只能靠现有的运动员参加联赛,“贫富差距”直接造成竞技实力的差距。鉴于此,排球协会以及组委会要全面保障落后俱乐部的建设,成立“俱乐部成长基金”以扶持弱队。美职篮竞争平衡性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拥有完善的选秀制度,弱队拥有优先选秀权,这一制度很好地弥补了强弱球队之间的差距,快速提升弱队的竞争实力。然而由于我国排球联赛没有类似的选秀制度,为避免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现象的出现,排球协会应组织成立俱乐部成长基金,主要任务是扶持弱队成长。建议由排管中心统筹管理,排球协会主要负责,对于联赛排名靠后,且个别位置无人可用,又无优秀后备梯队人才可培养的情况下,可向基金委员会提出申请,排球协会和俱乐部共同挑选高水平队员,迅速补充弱队实力。费用由基金会和申请队伍共同承担,促进高水平运动员的流动同时也可以让高水平外援带动弱队球员的成长,提高联赛的平衡性。

3.3 恢复联赛升降级制度,从赛制创新进行突破

国外学者Ross Booth(2005)对澳大利亚足球联赛推出后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发现俱乐部球队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竞争的平衡,[20]近年来,我国排球联赛俱乐部数量的增加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联赛队伍的不断扩军,致使俱乐部竞技水平层次不齐。笔者提出科学分组,恢复联赛升降级制度,保证组内各队实力相当,凸显竞赛的杠杆作用,提高比赛观赏性。综观国外发展较好的联赛大部分都是开放式的,有低一级的高水平联赛或成熟的后备人才体系作为支撑,采用升降级制度的职业联赛居多。结合中国排球联赛尝试不同赛制的结果以及当下我国排球联赛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目前的男女各14支队伍最好能按照队伍实力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组间升降。另外,建议中国排协主动与大体协深度对接,尝试将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前几名队伍尽快纳入到联赛的培养梯队中来,实现联赛多级化。除此之外,赛制也要进行创新,建议实行分段激励,尝试混合积分制。排球联赛积分方式在22年里发生了3次变化,由胜场积分制的原始积分方式,到胜局积分制按各队胜的局数进行积分,再到胜场积分制。从实施情况和效果来看,胜局积分制更能激发各支队伍的求胜欲望,促进运动员每球必争,如在2009-10赛季,3:0结束比赛的场次明显减少,3:2比分结束的比赛占赛季比赛总数32.7%。因此,在积分方式上建议采用混合积分制,小组赛实行胜局积分制,增强小组赛的竞争性,排位赛、交叉赛以及决赛采用现在使用的胜场积分制。通过积分方式的变化激发运动队的主观能动性和运动潜能,提高赛事的观赏性和平衡性。

3.4 加强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促进运动员合理流动

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培养和商务运营人员的培养,因为前者决定着比赛的竞技水平,后者代表着能够把精彩的比赛卖出一个好价钱。首先,关于运动员的培养,学者张欣(2013)研究发现影响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因素是运动员选材和运动员出路。[21]优秀运动员的选材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大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根据当前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力求做到精准选材,另外就是排球运动员的出路,要建立一整套排球运动员的成长机制,不仅仅是退役后的简单培训,要鼓励运动员到大学深造,文武兼备不愁没有好工作。其次,关于商务运营人员的培养,众所周知,排球联赛的商务运营难度较大,商家投资热情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运营人员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赛事产品卖得好不好。因此,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排管中心可以牵头与近年来成立的排球学院定制一批专业排球营销人才,让他们成为既懂排球又懂销售的专业排球营销人才,为排球联赛的职业化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运动员能否顺畅合理的流动是一项赛事保持生机活力的标志,关于我国排球运动员的流动,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运动员培养的模式,要逐步去编制化,使运动员真正地成为“商品”,使有编制的固定资产成为流动的资产。

4 结语

在我国大力倡导职业联赛向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排球职业联赛的竞赛失衡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排球联赛的竞争平衡状况不容乐观,从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构建联赛“命运共同体”、成立“俱乐部成长基金”,促进俱乐部间经济均衡、恢复联赛升降级制度,赛制创新进行突破和加强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促进运动员合理流动四个维度提出竞争平衡的调整策略,以期为我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平衡性胜率职业联赛
冲破寒潮 2021赛季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松江佘山站
浅谈国内电子竞技职业联赛的传播策略
主客场因素对大学生篮球联赛战绩的影响研究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2014—2015年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单节得失分与比赛结果相关性分析
追溯信息平衡性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贫民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