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2020-11-12 03:05燕艳
关键词:资源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燕艳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华夏文明的沉淀。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高校兼具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双重职责,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做好资源开发工作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沿着为什么开发——开发什么——怎么开发的逻辑思路,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因由、内容及实践路径。实践性问题的回归是最终指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意义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valuabl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nd rich humanistic spirit,which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Khalid ents is the basic task of the education care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Universities have the dual responsibilitie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t is an urgent task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introduc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develop resources well.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logic of why to develop -- what to develop -- how to develop,discussing the causes, contents and practice path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gress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is the ultimate dire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enhancing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Resource development

前  言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沉淀和积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互动,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文化认同,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良性助推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解析

文化是一个复杂且被广泛研究的概念。直至今日,学界尚未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观点。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狭义视角理解,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的整体”[2]。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文化泛指人类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观念意识形态[3]。张岱年和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一书中谈到:“文化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4]。学界观点无外乎两重含义:其一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广义的文化;其二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狭义的文化。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并不矛盾,而是分别从文化的两种属性、两个方面作出解释。广义的文化在文化的实践性、民族性或世界性方面表现出其价值和意义,狭义的文化在表达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方面显示独特的价值意义。[5]

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概念,学界也无定论,只在一些学者的著作或文章中有相关表述。张其娟在著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所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是指经过历史积淀遗留下来的、被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发利用的精神资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主要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精神资源”[6]。朱玲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开发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按精神资源的呈现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可分为显性精神资源和隐性精神资源。显性精神资源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公开的所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隐性精神资源是指内隐于社会生活之中的精神资源,比如民族精神、道德风尚等”[7]。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本根性、原创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与糟粕之分,需科学辨别。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经过五千年来的历史发展沿传下来的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开辟新资源,培育理想信念、明德修身、人文关怀、启迪智慧,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8]。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原因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为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功能提供资源支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必须要有资源为其提供支撑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優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9]。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性,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现。

2、填补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10]。为此,高校逐渐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做出相关工作安排,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工、经、管,轻文、史、哲的现象,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忽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政治品德的教化,教育价值观严重偏向于实用主义,部分高校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髓缺乏深刻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处于边缘化境地[11]。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断裂与缺失的客观现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形成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自我修养,体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精神享受。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是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

文化,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人向文明化和社会化转变。因此,两

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文化的范围更广,一定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2]传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运用其价值观解读当今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我们的是文化精神和文化实质,其时代背景和文字表达与当今差距甚大,晦涩难懂的文字常常让我们一知半懂。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形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中一脉相承下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形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持续发展。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若想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保持持久生命力,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到发展和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3],这句话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文化整合、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功能,是开发、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能够潜移默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无形的精神转变为有形的存在。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性

1、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资源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丰沛的原料,这个“原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思想教育方面,“天人合一”的知行观蕴含深厚的哲学理念,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命题之一,这一思想渗透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是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政治教育方面,中国古代的刑礼观有着治国理政的深刻渊源,法治在“刑”与“礼”的碰撞和融合中告诉我们,法治比礼治和德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4]道德教育方面,诚信友爱、修身立德一直被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被千古传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准。人格教育方面,知行观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

2、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诸多方法资源。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教育方法资源,其中:言传身教法、克己内省法、因材施教法等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论语·子路》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5]。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理想人格,成为道德表率;教育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与人格向学生树立榜样。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克己”、“慎独”和"内省",这是古人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特色道德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法最先由孔子在教学中实施,孔子谈到如何了解一个人时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16]。这些思想和方法都是中国文化史的精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解读

(一)对古代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傳统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上善若水的奉献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17]自强不息不仅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更是整个民族的气节和精神,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之精神孜孜不倦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厚德载物主要表现在中华民族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具有宽厚包容的态度,并不断地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延续。上善若水的奉献精神强调君子般无私奉献的精神,逐渐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党员标准,党的十七大把建立服务型政府确立为改革目标,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观念,成为推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渊源。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担当、社会责任与经世致用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陈列时发表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施政宣言,再现他对求真务实精神的重申与追求。

(二)对近代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8]。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当今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红色资源包括红色精神和物质载体。红色精神作为红色资源的主体,既指以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精神,又指以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奥运精神所体现出的和平建设年代新红色精神[19]。这些都是激励党和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物质载体主要包括历史遗存、历史文献和纪念场所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物质载体是精神传承和思想教育的最鲜活、最有效的手段。

(三)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晏子春秋·问上》记载:“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不同的地域因自然环境、物质基础不同带来文化传统及生活习俗相异,由此形成各地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交往方式、实践目标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0]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巨大的涵育功能。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大众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特质。以笔者所在的安徽区域的徽文化为例,它集合了古徽州一府六县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囊括了徽州本土上的经济、工艺技术、思想精神等各方面,其内容包括徽商、徽剧、古徽州建筑、新安理学、新安艺术等各种文化现象[21]。徽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仁爱精神、敬业诚信品质深深扎根于当地风土人情之中,成为哺育一方水土的文化源泉。有效利用徽文化中的积极教育价值,在保护传承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的合力下,把徽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及道德资源应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机制构建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体制问题、制度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确保这项工作协调有效运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机制,促进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配合。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构建科学的教育组织体制。建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党委各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牵头,联合各行政部门、各系部在做好教学科研等业务的同时,共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各专业课教师也是责无旁贷的一员。各部门形成合力和同心力,形成分工负责而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其次,构建科学的教育互动机制。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始终是中心。加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是开发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不能只从教育者这个角度出发,要同时从受教育者这个角度研究情况。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性及思想性的把握是在“教”与“学”同一教学过程中达成的,不能人为将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22]。加强教育者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学情,树立平等互动的教育理念,打造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创新的能力,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熏陶效果,坚定文化自信。

(二)运用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平台

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态的文化,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运用,将其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既有助于传统文化开发价值的创新实现,又有利于与时代接轨推动文化交流的实现。互联网、现代科学应用技术及数字化为文化遗产提供全新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扮演重要功能。通过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使人们能够清晰、身临其境地参观和感受遗产实物。比如2008年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建造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采用幻影成像、蓝幕抠像等现代科技应用技术,摄制完成纪录片《八百将士忆渡江》,反映惊心动魄的渡江场景的半景画馆和超写真的4D电影,能让每位观众如走进战场中一般体验到最真实的渡江战役的全过程。2010年“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在北京开展,通过研发的三维布局恢复算法和虚拟环境组织算法,使用“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的数据管理策略,实现了超大量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流畅调用,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立体空间,穿越时空般感受北宋汴京的社会盛况。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正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结合,建造沉浸式虚拟现实场馆和4D数字化体验中心,突破时空限制,让大学生实现虚拟参观,获得知识和情感的提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生存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古人的智慧、民族经典,科学技术会使文明之光得以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