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推动机制探析

2020-11-12 03:05王倩
关键词:现代化革命科学

王倩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转型,它的实现需要文化力量的内在推动机制。其推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展开:先进文化的引领-规范机制,从根本上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优秀传统文化的泛在-濡化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大的内在支撑和思想源泉;革命文化的感召-激发机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科学文化的创新-动力机制,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最终水平。

关键字:国家治理现代化;文化;推动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过程,是当前国家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一次重要转变。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转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长期的建设探索、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决定着人们对国家决策的认同与选择,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同样态的文化既可以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隐性阻力。有效的文化推动机制研究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先进文化的引领-规范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文化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资本主义发展逻辑无不影响着我国走向绿色和平发展之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思想文化是对传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理念的批判和超越,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理论支撑。是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是当之无愧的先进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发展的新目标,必然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规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我国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历经一代代人的相互传承,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以我国具体国情民生为基础,长期发展,不断优化的内生性演化结果[2]。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核贯穿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即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全民族,全人类的解放;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重视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突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节能的经济发展之路;社会主义坚持群众史观,通过完善制度规则以确保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避免脱离群众的执政危机,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依靠群众合力推动国家发展;同时,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在具体实践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更是共产主义者了解世界、改造世界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实践要求。对中国来说这一原则是被实践验证过的具有科学性的真理,一直被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也是其治国理论的立场、制度、方法的终极原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的一切治理工作和活动都应该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的这些原则和立场,理应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新目标的根本指针,指导我国当前发展的具体实践,避免国家治理受西方发展逻辑的影响,走向发展误区。

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指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导,以四有公民为培育目标,以现代化为发展方向,面向世界和未来,同时又兼具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其先进性就在于既拥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核,又吸收结合了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具有中国意蕴的先进文化。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的把握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规律,点明了我国政治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同时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内部矛盾、发展动力以及实现路径等问题。而科学的政党制度和执政方法则让我们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发展目标,走科学发展之路。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和性质,体现着人民群眾的普遍价值追求,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化了发展蓝图。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路就是一条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丰富着我国文化的构成和体系,也是我国具体治理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础理念。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规范了其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的理论基础,还推进了其前期的产生和后期的深入发展,使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兼具先进性和创造性、具有独特中国品格的国家治理新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泛在-濡化机制

马克思认为人自身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意的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而是在自己从过去继承的、已经确定的、自己所直面的情况下创造[5]。所以说,人们当前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之前的历史基础之上的。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社会在不断进步,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只有那些适合当前社会运行、能得到大众普遍认同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根[6]。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我国人民长久以来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植根于此,治国理论才能得到现实的主体和执行的环境。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支撑力量,主要表现在泛在和濡化两个层面。

对于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中华文明一直从远古延续到今天,从未中止过。从先秦的子学到两汉的佛学、魏晋的玄学到宋明的道学,直至明清的金石考据之学,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佛教盛行到儒释道三教融合,不同阶段的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但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涵盖范围极广、内容丰富全面的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中不适应当前发展的文化糟粕逐渐消失在历史洪流之中,其中具有价值的优秀文化被一代代传承,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个人角度而言,我们受到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礼法文明的影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家庭观念强,关注国家大事,勇于承担家国责任。就家庭角度而言,我国不同于国外自由开放的家庭关系,而是乐于构建一种兄友弟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团结亲密的中国式家庭结构。就国家整体而言,政府强调人文关怀,重视民本思想,志在追求天下大同的和平发展之路。总的来说,人民的生活中,工作、出行、日常相处无时无刻不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上至国家政策,下至人际往来,优秀传统文化如同一张致密的网,将中国人包裹进一种具有中国气质和中国思想的社会体系之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其中的思想精华已经融入人们的价值观念之中,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判断。对于国家治理而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例如,传统儒家的文化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儒家的“仁政”、“民本”、“孝道”思想构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初理念雏形,从个人责任到国家义务领域都有所涉及[7]。“天下为公”、“崇尚和合”是我国当前新型政党政策的思想支撑,国家为全体人民所有,不同政党之间的理念虽有不同,但也可以通过协商合作来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而“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则成为我国的外交基本原则,不推崇文化霸权主义,接受文化多样性的存在,通过合作共赢走和平崛起之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故鼎新”等观念是创新理念在大众心中的最初萌发,而“德法兼治”、“人性本善”等思想则让我国的国家治理充满了人文关怀。以上这些只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小的一个部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国家治理观念,这些优秀思想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历久弥新,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深深的濡化在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应具有这样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才算真正的完成和落实。

三、革命文化的感召-激发机制

一般而言,革命文化指的是源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繁荣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文化[8]。革命文化是当前文化自信的重要转折点,将中国的文化从低迷中拯救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进步性。虽然在今天看来当时有些理念还处于萌芽状态,不具备成熟的体系,但这些文化从诞生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能教导和感化受压迫、受奴役的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投入到保家卫国、寻求解放的社会革命活动之中[9]。革命文化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感召和激发作用,它可以增强更多人的文化自信意识,激励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历史。

革命时期的文化与其他时期的文化相比,具有更为强大的感召能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即将失败的关键时刻,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毛泽东同志总结出了以人民群众为奋斗目标和依靠力量的群众路线,紧密团结群众的工作方法,强调的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意义,唤起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成功的信心,鼓舞了众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的热情。同时,他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目的,即打倒“三座大山”和解放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坚定了人民对于革命胜利和共产主义科学性的信心;在“文革”结束之后,邓小平同志认为,之前犯的错误虽然有领导人个人因素存在,但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好的制度应该是限制坏人做坏事,引导好人更好的做好事,充分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逐渐形成政治制度自信理论。革命时期的发展理念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和发展过程,虽然不够完善,但却为广大人民奠定了信仰基础,坚定不移的走共产主义道路,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走向和平复兴之路,形成了属于中国的独特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革命文化也为中国人铸入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惧困难的品格灵魂,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还为中國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涵养了一代代人的道德品质[10]。在今天,革命文化还为党的执政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巩固执政的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具体的现实化基础。

革命文化对于大众的激发作用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革命文化诞生于我国最困难的解放、发展时期,是先辈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论是何时,其“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思想内核都是一团不屈与热血凝成的烈火,熊熊燃烧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激发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祖国,对于社会主义的热爱。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进行、小康社会的建立,这些国家发展和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一次次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革命文化就是这一切的开端,是中国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其次,革命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能力,能激发大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社会成员能否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1]。对国家治理而言,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强化公民责任意识,是一个公民使用其公民权利的现实表现,对政府行政具有监督作用,也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主人翁意识的增强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在保障。最后,革命文化还有助于政党制度的完善,对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能激发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恪守党员应有的性质和宗旨,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共产党员将在革命先辈的荣光之下,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科学文化的创新-动力机制

目前来说,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三个部分,事实上科学文化在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不过科学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性质,它以其独特的横断性和渗透性存在于三种文化之中,时刻影响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文化不是狭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人们以追求理性认识为目标的探索世界和优化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和所产生物质的总和[12]。我国的科学文化产生于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碰撞之时,发展于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繁荣于当前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宣扬创新意识,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对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科学文化,不仅是可以指导人们理性的认识世界、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改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逻辑方式,更重要的方面是,具有批判意识。能够揭示之前发展中不科学、不合理并且引发矛盾对立的部分和环节,从而能让人们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加以改进和创新,进而达到认识与掌握的规律与客观发展规律相一致,形成真正科学的理论。首先,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治理的主体,也就是全体国民思维意识的转变。这里的现代化不止是管理体系、科技发展等现实领域的现代化,更应该是人类思维的现代化,精神领域的自由和富足。科学思想能够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国民思维转化、法治意识增强、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效果的最终呈现也是由许多现实的个人的治理能力共同决定。政党领导人的治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只有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领导人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反思改进,产生更新、更科学的治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最后,科学文化虽来源于西方,但其自身具有的批判精神,能够让我们对不同的治理理念加以辨析,吸取西方发展经验教训,明确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应当避免的生态问题、伦理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等方面,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强调发展质量,走一条更加绿色、科学的治理之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一直维持原有的样态去适应新的变化和机遇,国家治理也是如此,必须在原有的实践基础上时时更新,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和迎接挑战。2015年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而科学文化就是推动社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生产力增长的基础,是保持国家科技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科学文化既是现实需求,又决定未来走向。科学文化不仅能塑造人这一创新主体的思维,还贯穿于科技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可以从道德角度对科技研究进行评判和约束,保持科技发展始终走在健康文明的轨道之上,为人类行为划出利己合理性的范围和尺度,指明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样态的一点是其没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先进科技产品在哪个国家,哪种文化圈层中,都会受到认可,由先进器物产生的制度原则也更容易被接受,从而逐渐形成价值共同体,科技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人类群体内部存在认知与发展差异的族群整合起来,通过创新发展削减不同国家之间因此产生的矛盾和斗争,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13]。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外部环境和内在推进一样重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外部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这四种文化综合协同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文化推進机制。其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行动指南,起着引领和规范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厚积淀,具有泛在和濡化的功能;革命文化是光辉记忆,不断的感召和激发着人民大众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科学文化是前景瞭望,是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前进基础。四种文化虽然是不同的文化范式,但不是割裂的个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系统性文化结构,它们在不断碰撞中吸收借鉴、完善自身,又共同组成国家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关注领域出发,形成一个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范围广博的系统性文化动力体系。使人们在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寻根溯源,明确方向、反思自我、推陈出新,从客观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2] 习近平.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第105页

[3] 程同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N].天津日报,2020-1-6.

[4] 江泽民文选:第 2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6.第17-1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第669页

[6] 万鹏.习近平“文化软实力”观: 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J].理论导报, 2015.2.

[7] 孟四宝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3(2).

[8] 张丽娴,郑丽芳.新时代革命文化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及其历史价值[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 .

[9] 叶肖.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多角度探析[J].世纪桥,2019.11(5).

[10] 陈浩凯.传承革命文化是党赢得青年、巩固执政的宝贵经验[N].长沙晚报,2019-11-28.

[11]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第4页

[12] 傅长吉.论科学文化与科技发展的相互关系[J].理论界,2016(1).

[13] 李侠.用科学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2).

猜你喜欢
现代化革命科学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国的出行革命
我的女巫朋友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科学拔牙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