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学旅行是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的非正式学习。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抓住两个重要特征,认识非正式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资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只有做好“五衔接”,抓实“三环节”,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贯通融合,才能切实提升活动品质,彰显研学旅行育人价值。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社会大课堂 非正式学习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指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1]。上世紀4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1950年,马尔科姆·诺尔斯在《非正式成人教育》一书中提出了“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概念。非正式学习通常指课堂之外发生的学习,具有时间、地点、内容、目标不确定,满足学习者自身兴趣,更突出自主性,弱化功利目的等特点。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研学旅行的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对旅行中涉及的主题、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达到学习的目的。相比常规课堂,研学旅行的学习发生了很多变化,是一种面向“社会大课堂”的非正式学习,认识和把握这两个重要特征,将有助于提升研学旅行的品质。当然,比起成人非正式学习的随意性、偶发性,研学旅行有一定的计划、组织和保障,多了些“正式”的成分。
一、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再认识
1.“社会大课堂”的价值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国家的劳动者、建设者。因此,不能把学生封闭在“象牙塔”中纸上谈兵,而应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了解、认识社会实际。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北京、宁波等地实施“社会大课堂”校内外结合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一本厚重的书,蕴含着鲜活的人文、自然资源,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亟待发掘。在“社会大课堂”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得以验证,并在应用、感悟、体验中进一步拓展深化。比如,当学生来到陕北延安,步入低矮的杨家岭窑洞,贴近那段辉煌的革命岁月,会感受到延安精神并认识到其现实意义;当放眼满目碧绿覆盖了昔日黄土,会理解和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学生只有置身名胜古迹、山川河流、红色老区、现代建筑、科研院所,甚至是田间地头,才能真切感受到祖国文明之悠久、河山之壮美、奋斗之艰辛、发展之辉煌,才会以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增进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翁的责任感。
2.非正式学习的价值
从教的角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的角度,学会知识固然重要,学会学习却更加重要。当学生离开学校,告别正式学习,能满足他们工作和生活需要,促进他们不断进步的学习常态是——非正式学习。相比而言,正式学习短暂而有限,非正式学习则相伴终身。因此,让学生重视、适应、擅长非正式学习,无论是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还是对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中,书本知识被鲜活地再现和生动地诠释。当学生深刻认识到课堂所学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时,会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强化“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识和习惯。
研学旅行除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直接经验,还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发展生存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一些研学旅行还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发展劳动观念和技能。
二、研学旅行非正式学习的特点
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把握其学习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1.开放性
没有课程标准、考试评价、教材等限制,研学旅行给了师生更大的开放度,学习空间不固定,学习时间更灵活,学习内容更丰富,并可根据实际灵活调整。
2.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和问题,开展类似于项目式、主题式的学习。学生面对的往往是结构不良、涉及跨学科或领域的真实问题。
3.实践性
理想的研学旅行学习,学生需要“五到”——走到、看到、听到、想到、做到,投入全部身心——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脑思考、用嘴表达、用手操作,实现“做中学”“游中学”。
4.自主性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自发性,突出自我导向、自我满足、自我调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内容,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开展学习。同时,研学旅行也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负责,满足自己发展需求。
5.情境性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是情境、文化和学习活动的共同功能,学习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4]。研学旅行的学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只是文字、语言概括的抽象知识,而是更直观、真实的大千世界。比传统课堂更充满趣味的同时,由于真实情境包含很多因素,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更高的要求。
6.多样性
研学旅行的学习方式丰富多样,包括调查、参观、听讲、阅读、讨论、辩论、实验、创作、表演等,比常规学习有更大的灵活度、自由度。既可个体自主学习,也常常采用同伴互助式的合作性学习。
三、研学旅行非正式学习的挑战性
非正式学习显然还不是中小学生之所长,加上当前研学旅行的开展尚处探索阶段,条件保障还难以很快到位,因此学生学习面临诸多挑战。
1.能力经验方面的挑战
由于非正式学习自主性、自发性的特点,对学习者的经验、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综合性的真实情境问题,青少年学生存在知识储备有限、自学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问题解决经验不足等劣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激励、约束和引导,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将难以保证。
2.学习资源方面的挑战
当前我国研学基地的建设起步未久,很多“原生态”的旅游资源离真正的学习资源还有不小距离。比如,基于博物馆的研究性学习,面对数量大、类型多、时空跨度大的展品,学生走马观花,目不暇接,结果往往是见得多、忘得快。如果不能使之课程化,学习会变得肤浅和低效。
3.教师指导方面的挑战
走出学校,学生面对的“教师”可能是讲解员、导游、实验员等。他们不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教学行为往往偏重于程式化的知识输出。教与学缺乏默契,难免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4.时间保障方面的挑战
当前不少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时,过分考虑经济、时间成本,把行程尽可能压缩,追求“短平快”,导致学生学习如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没有较充足的时间保障,学生的研学实践往往有形无质。
5.环境条件方面的挑战
研学旅行的场所很多是热门景点,在开放而陌生的环境中,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偶发因素。如果赶上暑期这个旅游旺季,极易遭遇天气多变、交通堵塞、游人拥挤、空间狭窄等情况。需要组织者做好充分预案,努力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提升研学旅行品质的策略
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虽有区别,但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研学旅行的学习需要贯通融合两种学习方式之所长,校内外一体化,做到“根植于课内,花开在校外”。
1.做好“五衔接”
(1)教育目标衔接。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的目标各有侧重,有互补性及内在的一致性。校内外教育的开展,都应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研学旅行的目标不应定得过于死板、狭隘,偏重某项研学任务的完成或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很多意外的、隐性的收获往往更有价值。
(2)教学内容衔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关注所学知识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并结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自然生成研学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求知欲望走出校门,“打有准备之仗”。比如,小学语文中有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为了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有学校开展以“北京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并将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学习融会其中。这样的做法,使校外研学实践成为校内学习的延伸。
(3)学习方式衔接。受考试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大多对非正式学习重视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保护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以及对世界的探究热情。鼓励他们质疑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尽量自己去找答案。适当布置有一定开放度、综合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地解决。总之,应努力弥合“正式”与“非正式”的断层。
(4)学习地位銜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努力帮助他们胜任学习者的角色,制定个性化发展目标,打造个性化学习风格,内省自身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状态。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在被突然推到学习“前台”时发懵,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研学实践之中。
(5)教育机构衔接。学校应主动与组织研学旅行的专业机构、研学基地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作为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必须“以我为主”,毫不推诿地担当使命。切忌采用简单省力的“外包”做法[5]。
2.抓实“三环节”
(1)行前环节(校内)。第一,选定活动主题。学校依据课程体系、学生发展需要,选定研学的方向(如红色研学、科技研学等)。再组织相关教师研讨,结合教学实际确定具体的活动主题。第二,开发研学课程。遴选校外研学机构和研学基地,共同从课程的高度,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发展需要,系统性、针对性、适切性地设计课程,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评价等。第三,确定研学课题。运用学科教学、讲座等方式,给学生铺垫必备的知识,训练必备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确定个性化的研学课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围绕选题利用网络检索、查阅书籍报刊等方式进行文献调研。
(2)行中环节(校外)。第一,加强组织管理。维持活动秩序,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动员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不做旁观者、看客。对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适时进行提醒和督促。第二,进行研学指导。指导学生切实围绕选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避免以讲授代替学习,以参观代替研学。当学生个人或小组遇到困难,教师应提供及时到位的引导、激励和帮助,让他们渡过难关。第三,强化同伴互助。引导学生发挥团队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研学小组中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另外,尽可能创造条件,比如利用博物馆里的培训教室,组织学生趁热打铁地提出问题、分享思考,教师答疑解惑、总结点评,以维持学生研学的专注和热情。
(3)行后环节(校内)。第一,提炼学习收获。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收获进行反思、提炼、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论文、研学报告等成果,并形成图文并茂的文本,再汇总成册,切实将成果加以固化。第二,分享研学成果。采用展板、报告会、答辩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对研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分享,让他们在相互借鉴启发中进一步丰富和升华学习收获。第三,评价研学效果。对研学效果多维度、多主体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研学导师、班主任、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中尤其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能力、综合素养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3] 博雅方略研究院.如何推进研学旅行产品高质量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9-08-23(006).
[4] 梁影,倪其育.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01).
[5] 乐进军.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9(34).
[作者:乐进军(1971-),男,湖北孝感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硕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