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2020-11-11 15:30
报刊精萃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情课外语文课堂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魁龙小学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不佳,为了落实新课改,必须对其进行改进。这就要求教师先转变老旧的思想,重新看待小学生与自身的角色,进行置换。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标,去设计授课方式,使其愿意参与其中,做到主动去学。更多地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让其感受到被尊重,重燃热情,爱上语文,从而构建出有效课堂。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启发式提问的不重视。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把提问当成了一种形式。有的教师上课鲜少提问,以滔滔不绝的讲解贯穿课堂始末;有的教师在提问之后,马上就自己给出答案,这种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图尽快将一篇文章的剖析结果灌输给学生,让他们牢牢记住,而忽略了通过提问来引导、启发学生如何阅读和赏析一篇文章,这种直接“授人以鱼”的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效率,实则相当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2.课外书籍严重匮乏。正所谓熟能生巧,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仅有教材作为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但就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现状而言,部分教师思想太过功利,没意识到课外阅读的深远意义。对于缺乏耐心又贪玩的小学生来说,主动静下心来进行课外书籍阅读本非易事,如果教师再以“课业为重,少读闲书”为名加以反对,正给了学生心安理得的放弃进行课外书籍阅读的理由。这种不读课外书的行为,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客观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1.重视学情,避免两极分化。五指尚且长短不齐,学生必也水平不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学情,警惕揠苗助长的同时,也要避免耽误学生发展。在课堂上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整体的学情评估,将教学难度维持在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水平,缩小学生水平之间的差距。

例如,在学习《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时,如果直接讲解课文,有些连字都认不全的学生肯定跟不上;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有些语文基础好的学生肯定觉得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可以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进行课文讲解。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学困生的听课难度,也能吸引优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之外,对于语文较弱又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指明预习的方向和重难点,提高其预习质量,同时鼓励他们遇到难题多向教师提问。对于语文较弱但相对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利用合作的力量帮助他们学好語文。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有利于避免学生两极分化,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2.利用微课资源,全面促进教学。在微课还未出现的时候,学生通常在课堂上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内化,在这种模式下,很多课堂时间都在让学生熟悉教材的过程中被浪费掉。而微课资源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根据教师的视频有方向性地完成对新知识的预习,待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基础的认知之后再上课,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教师也会教得更省力,还可以省出部分课堂时间用于答疑解惑和知识拓展。

例如,学习《趵突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就查清生字的读音、释义,并熟悉文章的大体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只需主要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分析行文思路。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便能将时间和精力放到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以及给学生查漏补缺、补充课外知识上,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同时,小学一个班级少说有几十人,而一群人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势必会有强有弱。教师统一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客观上也是造成学生之间成绩差异大的重要因素。而借助微课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自由选择微课播放的进度。

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不用担心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在遇到难点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视频回放,多看几遍,将其弄懂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避免出现知识漏洞越积越多的情况。而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便可以将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复习巩固、下一章节的预习或者放松自己。这样一来,微课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不好统一安排教学进度的问题,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善用提问,提高课堂效率。平铺直叙的文章总是不如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语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抛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总是能收获热烈的反响。

例如,在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可以问道:“同学们,这篇文章一共描写了几位植物妈妈呀?她们分别有怎样的办法呢?”这两个问题都是总结性的,可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勾画重点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提问:“提起秋天,大家会想到什么?能听到什么?”通过发散性的问题,吸引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提一些更难一点的问题,比如“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植物妈妈吗,她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以及“除去诗里所描述的声音,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其他声音呢”。以此来带动学生思考,提高课堂质量。

4.通过游戏教学,模拟课文情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便是寓教于乐思想的完美体现。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一共有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四个角色,教师可以选定几个学生,或者通过学生自荐的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进行情景再现。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掌握文章内容,还能够体会到各个人物的内心变化,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打破学生对语文课堂沉闷乏味的固有认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待。

小学语文教学意义深远,肩负重任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情,大胆提问,多运用多媒体,鼓励课外阅读,并结合游戏教学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改变语文教学墨守成规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学情课外语文课堂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