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社会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11-11 15:30
报刊精萃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十中学

在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由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做”,主动接受、吸纳社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本领。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教师觉得教与学就是讲与听的关系。于是他们就照本宣科,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股脑把知识全部释放出来,试图把它们都装进学生的脑袋里。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已经不是学生了,只是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所以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转变思想观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放宽对学生思维的管理,相信学生拥有无限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发散思维,让他们自己探索,发掘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融入课堂。例如,对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不能先用案例讲课,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扶吗?引领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在交流互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再摆事实,讲道理,把一些感人的事例讲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很多学生没有主人翁意识,只是平淡无味地听着教师照本宣科,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引导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一般积极主动学习、探索、自主思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较被动学习的学生更好。因为他们主动地向知识靠近,比被动学生更用心;而被动学习的学生表现出逆反心理,对教师和教学内容有所排斥。教师这时不应该一味地传授知识,首先要做的是打破学生对学习的误解,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任务与目标,也是责任,自己只是他们与知识的媒介,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不可分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理论课一般都是枯燥乏味的,那么此时教师应怎样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使其参与到教学中来呢?

1.创设课堂情境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创造课堂导入,如讲关于本堂课内容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接着进入课堂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上《珍爱生命》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讲几位名人的励志故事,如被誉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在21岁被确诊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断言他只能活两年,可他却凭借自己的毅力活了76年。在此过程中,他饱受病痛的折磨,在1985年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了宇宙的本源。教师也可以讲述张海迪的故事,通过其传奇人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多的感知,强化其对生命的责任感和珍惜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课堂氛围,主动融入课堂中。

2.分组讨论学习

很多人觉得学习是一个人的事,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个体接纳的过程。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团队合作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团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学习。将学生按层分组,在上课时把学习内容和有关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阐述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让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时,让学生共同讨论、思考,归纳总结出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对自己探讨研究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还能在其他学生的身上找到思路,开拓思维,更好地参与课堂。

3.现代化教学

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关于课堂内容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本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教师事先准备几个题目,让学生一边听音频、看视频,一边思考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突出学生主体性。比如,教师在教学救护知识时,可以播放几段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了解怎样救别人或者自救。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向他们传授救护知识。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社会课就是让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学校里的小课堂与社会里的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并逐步融入社会。比如,在教授《做家庭的小主人》时,可以号召父母与教师配合,让父母某一天在家里“放权”,让孩子们体会做家务、买菜等家庭琐事的艰辛,感受父母的辛苦。初中生已经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对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也都有所了解,父母应大胆让学生自己尝试。还有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时,更应该让学生真正接触商品与价格,带领他们走上街道,让他们自己在市场中比较商品优劣,在相同商品的不同价格中感受买东西的学问,对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经验在班里与同学分享交流,在此过程中增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社会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存。教师应时时刻刻记得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讲”堂变为“学”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主获得知识,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式,寻找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嘻游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