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索

2020-11-09 03:08谢大锋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谢大锋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将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和自主阅读作为终极目标,让学生懂得如何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地进行自主阅读,从而获得自主阅读能力。文章围绕如何开展自主阅读进行阐述,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指的是学生进行读书完全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自己主动想去学习;学生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会更加轻松和愉快,形成具有自身阅读特色的阅读感悟。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发现不仅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是自主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提高自我意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课堂目标被设立。作为学科中最基础的语文科目,只有学生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才会在语文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仅仅依靠教师推动着学生向前走,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攀登语文的知识巅峰。

一、设计自主阅读活动,激活语文阅读课堂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是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笔记为主,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还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知识理解的情况和表现为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设计自主阅读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开拓思维,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自主阅读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课堂变成一个演出活动,鼓励一些表演能力和模仿能力强的学生上台表演,将枯燥乏味的讲解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感受童话的魅力,理解文章蕴藏的内涵。随着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课堂氛围逐渐升温,每名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了起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创设自主问题情境,激发自主阅读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十分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地设定悬念、提出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每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再与其他学生讨论、优化,得到相对完美的答案,形成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创设自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自主地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有一处“杂然相许”的注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许,赞同。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设置悬念:课文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的语气相同吗?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认为愚公的妻子始终赞同愚公的做法?其他的家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赞同的?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去探究文章的内涵,激发自主阅读意识,以收到更好的理解效果和教学效果。

三、开展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个人在阅读同一段文字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既可能如出一辙,又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来束缚学生的想象能力,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别具一格的理解,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开展个性化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挖掘阅读中的宝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一个疑惑:在今后的成才道路上,大家认为后天的教育重要,还是先天的天赋更重要?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创设问题情境,激發学生的好奇心,激励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一些名人,他们虽然没有走完学习之路,但是却创作出了著作,这些都表明了天赋的重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采取多元阅读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漪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认读文字形式开始,进入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须臾离不开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因此,阅读教学应该采取多元的阅读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材中的白纸黑字,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之路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阅读内容繁杂难懂、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借助多媒体设备,采取多元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教师选取一些与苏州园林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认真解读课文,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实学生的知识宝库,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屈原(节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队,通过人物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意义,推动学生深入地阅读剧本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理解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分析人物性格,掌握戏剧的特点。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五、开展自主性阅读,获得有个性特征的感悟

于漪认为,学生的感悟是自主性阅读的灵魂。她指出,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使他们在读写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的神思飞跃,处于创造的氛围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悟是由语言文字对阅读者心理产生的升华,是读者由文章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亲身的情感体验、个体的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同时,也包括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提高与创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感悟进行这样的理解:是学生对作品内涵、技法、艺术境界的理解;也是学生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如果从感悟的内容上来讲,就是对技巧及意义的有机统一;如果从感悟的方式上来讲,可以分为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最后再到整体进行。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感受史铁生瘫痪后的心境,了解“母亲”隐瞒自己身患绝症,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母亲”悄悄“躲”“来”的背景、劝慰儿子的细节安排,体会课文歌颂母爱的无私、伟大,收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另外,在课堂开展“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的拓展练习,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家庭、亲情、人生关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感悟既拓展了文本的意境,又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开展这样的自主阅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的自主阅读是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与措施,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以生为本,引导学生逐步去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課堂教学效果,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之路点上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王玉清.体现个性自由的整体感悟阅读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3]刘君华.体现个性化阅读,整体感悟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2016(6).

[4]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