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摘 要: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本身同根同源,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基于体制的局限性表现出了二者的隔离与问题。本文基于对二者协同创新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深入探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府推动下协同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协同创新组织机制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协同发展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a)-0076-03
Abstract: Competitive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have the same root and the same development goal, 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ystem show the isol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two.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of constructing the policy syste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ed by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in China.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School spor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學校体育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有很多突破。但是,在旧有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学校体育呈现出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兴趣、缺乏必备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现状,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跟不上;还表现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单一、文化教育弱化、学训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与二者的组织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跨越,必须要实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1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
体育文化就是体育运动的价值追求,目的是为了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生存的体质需求,从而对能够满足人体活动需求的各种活动进行加工和秩序化,进而成为被社会所广泛认可的独具意义的价值文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我国取得了金牌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奥运精神就成为了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元素。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他们都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本是同根同源,因此他们在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之下,更应该追求求同存异精神,为全民健身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2 适应新时代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竞技体育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在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的多元发展需求,这使得传统的竞技体育面临着困境,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竞技体育的发展空间逐渐萎缩。传统的竞技体育文化层次比较低,不论是运动内容、运动形式,还是运动机制都难以与国际化接轨,这更是传统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经过专家研究论证,竞技体育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奥运精神在我国“落地生根”,并且国家还把每年的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活动日,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这对于增强我国人民的健身意识,提升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可以有效地整合我国的体育资源,能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传统竞技体育的文化层次。学校体育也能够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进一步增强体育精神的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3 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基于我国的人口基础,可以形成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进一步打造巨大的体育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重要元素,人们与健身相关的需求逐渐增多,健身产业链逐渐延伸,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2 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1 构建政府推动下的协同创新发展政策体系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创新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系统的政策保证,这样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政策才能够保证做到尊重主体意志,代表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承担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执行监督、政策工具选择、政策实施路径选择的责任,以确保政策目标实施的合理性,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创新发展政策的执行主体是学校、各种形式的体育训练机构、竞技体育训练队等,政府的政策制定要围绕他们进行,要既能够保证这些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合理分配,又能够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具体来说,这些政策要包括:(1)激励政策。即学校体育组织优先建设政策、各种体育活动的奖励政策等。(2)资源共享政策。包括体育场馆建设政策、运动员选拔管理政策、教练员和教师人才流动政策。(3)风险管理政策。相关协同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安全设施建设、业余训练的法律法规建设等。
2.2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协同创新组织机制
2.2.1 构建协同创新组织机制的有关原则
互惠互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二者的协同创新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共生过程,共生产生利益,这是协同发展的本质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二者协同机制的基础,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够激发二者的积极因素,才能够实现这种协同共生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因地制宜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说在构建二者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要有利于他们之间资源、信息、人才的交流。只有做到了因地制宜,才能够实现二者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各环节之间有效的沟通互动,最大程度的体现二者协同发展的优势。
2.2.2 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松散的小学阶段的协同创新组织形式。小学阶段的这种组织形式,强调的是基于组织的活动开展而不是构建组织本身,以实现体育运动在小学阶段的普及,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应该表现出以下特点:(1)组织普遍规模小、数量多、形式多样、层次多维。(2)强调学生主体意识,体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动机多元化、有较大的流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整体素质提高。(3)时间灵活、地点灵活、组织灵活。(4)组织人员多元化。
非正式的中学阶段的创新组织形式。中学阶段已经呈现出学生发展的分化特征,在这一阶段,学生所参加的体育活动已经呈现出一些专业性,在某一方面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开始为他们的体育職业化做准备,其他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也开始向其它专业发展方向分流。因此,这一阶段的协同创新组织形式应该体现出目标复杂性与非正式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在形成组织形式过程中就要表现出:(1)在稳定成员的基础上由松散结构向非正式结构转化,要明显地表现出组织的分化。(2)训练开始系统化,对组织人员的专业要求也相应的提高。(3)分流非专业发展的学生,他们的目标虽然还不具体,但是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方向。(4)学生具备一定的竞技能力,在不同层次的竞技比赛中能够拿到比较理想的成绩,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也能够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正式的大学阶段的创新组织形式。大学阶段的组织形式应该体现出正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够使组织行为具有理想的确定性,从而实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进一步解决竞技体育的学训矛盾和学校体育难以体现实效性的问题。组织的特点应该表现出:(1)目标具体、训练系统、资源合理分配、专项化程度提高。(2)目标明确,体育项目、组织活动、教练配置有目标的选择。(3)组织结构标准化、规范化、组织人员分工精细,职责明确。
3 结语
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同创新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多元发展的需求,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我国要从构建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组织形式这两个方面寻求工作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以实现二者在协同机制下的共同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青梅,张华.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创新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2):130-132.
[2] 余建通.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与我国学校体育融合创新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9):112-115.
[3] 张洁,孔德佳,郝乐.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途径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7(5):89-91.
[4] 周然.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5] 李奔.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近年来发展特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8):99-100.
[6] 张凡涛,宋金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5-166.
[7] 王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