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0-11-09 03:18张军玲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摘要: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也是驱动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从研究背景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出发,探究国家高新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其研究方法。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关于建设高新区的宏观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积极效应,同时促进创新建设,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且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提出,由于地理位置与资源分布的不同其经济增长效应也存在差异,各省地区需科学合理的建设高新区,完善相应的人才市场建设,提升该地区的生产效益,缩小各地区的经济差距,促進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44;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2-0140-03

国家高新区建设是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以1988年3月国务院下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为标志正式开启[1]。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旨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经科技部的指导,通过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众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等一系列政策并顺利实施,高质量高水平地发展我国科技,并将改革开放总方针贯彻落实,充分体现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发掘潜力,通过对市场的观察,使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得以促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速科技资源整合,为技术的再创造与转化提供有利空间与平台,使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增强了产业经济与区域的创新能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地区经济增长,不断吸引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加入,以期通过培育高新产业来发展经济,激发区域发展的潜力,以此与地区发展相互成就,但随着区域中心城市规模的发展,为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高新区实施复杂性管理提出了挑战[2]。因此,我们需要追根溯源解答一些疑问:在建设高新区时对发展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在研究了解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后有什么结论和建议?解答这些问题对探讨高新区的建设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绪言

1.研究背景与探讨

纵观国内外研究,分析高新区的功能与特征,主旋律都是技术协作、共享知识是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条件,其中许多方向在于高新区内部如何通过合作共赢,推动创新产业集群形成。近年来,以新的研究开发机构和创世空间为代表,在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建立了许多创新型企业的平台。创新和创业平台组织是一种创新,科技组织和创新模式是新技术和经济模式的表现。组织体制是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国家创新系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企业的创新现实,发展趋势平台和网络的组织结构,围绕加强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和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体系的新时代,建立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高科技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孪生平台,既是这种新组织模式变革的起点,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准备开始扩展到实际经济活动情景中的地方。高科技园区建设是新时代的重点,促进平台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搭建沟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枢纽,吸引外资促进高新区协同创新,带动本地经济成长,其中引入外资的意义在于,在带来优越技术的同时促进内部技术进步,从而联动经济增长。随着许多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象征着大量转型机遇的到来,使科技成果破茧成蝶的转型机不可待。另外,互联网金融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机会。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以积极推动高新区发展有助于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3]。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新区的发展对于产业无疑具有“头雁”的带动效应,例如创立之初就直奔全球产业链顶端的成都高新区。但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高新区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权力、资本等政经要素争夺和形塑的全球化消费空间,并伴生空间景观断裂性、产业经济“去地域化”、地方感消解等多维割裂问题[4]。且在我国近年高新区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专注在集聚效应评价、经济绩效评价、创新效应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并有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分析有关效应,其中谭静、张建华,在国家高新区与全要素增长率的关系上进行实证,显示国家高新区在全要素增长率的增长上,有正向影响[5]。刘瑞明等首次采用了全国地级市的数据,证明了高新区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6]。从中我们还可以探索:第一,知道了有积极作用后,我们还需要讨论更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分析是怎么影响的;第二,建设高新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需要适应地方特性,因此通过什么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及在已有理论分析的条件上,我们如何梳理其机制,分析其因果。

2.相关理论综述与研究

在相关理论中,特定地区为产业区的定义在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中提出。一般而言产业区集中了大量中小型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进行发展。在马歇尔的观点中,产业群集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这种经济一般是许多同行企业集中而获得,因此外部经济非常重要。在许多人的眼中,一般会避开同行竞争,但马歇尔的观点里提到同行产业集群比起单打独斗,事实上更有效率。首先,集中可以促进形成专业供应商队;其次,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同享,利于知识外溢。就经济增长因素,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曾将其分为两类,即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其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指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生产率则包含了资源的配置、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

就对理论的探究,我们可以提出假设:首先,高新区的建设使产业集群,推动技术创新,增长生产力,是将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因此我们推断,高新区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因素包含技术的开发和资源配置,我们根据丹尼斯经济增长因素和马歇尔产业区理论可以发现,高新区的建设是枢纽,通过增加从业人才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我们推断,高新区的建设通过枢纽作用以及人才吸收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积极效应。最后,我们知道因为边际递减效应,相对更加发达的地区而言其所具有的其他要素也会比较优越,正如高新区的政策一般,所以在建设高新区上是锦上添花,边际效应小。也就是指因我国不同地市的要素禀赋差异,高新区的增长效益会有所差异,因此推论中国西南部新旧经济增长的效果有所不同。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及研究方法

1.模型构建

双重差分方法这是比现有偏差的绝对值更客观地对其进行宏观上政策效果的准确评估。对此,研究人员选择了我国283个城市的经济数据作为有效研究样本。直辖市有政策的独特性,从样本中排除,我们国家有相当数量的城市,例如新疆、西藏等,数据不足,不在研究范围之内,据此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便检验国家高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2.研究方法

变量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述采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测量和检验据点作用的变量,聚集到地区产业的水平和人才的水平,以地区年末专利许可数量为基准,进行地区研究院从业人员数量的测量。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科研职员资料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介绍的地区年底专利许可数据,即“专利云数据库”。作为对上述解释的核心变量hightech的虚拟变量,如果某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工作hightech = 1,反之,等于0;在以科技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中心的2018年,国家高新区开发名单公布了以名单为依据实施各地区应急处置的这些规则,通过这些赋值计算可以得到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新区的开发数据,详情可参考易虹汝学者的有关文献[7]。

上述选取了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变量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开发区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包括定位问题、体制问题、土地问题、财税问题、产业整合问题、产业发展环境打造问题、要素集聚与要素质量问题等,从而引发了“高新不高、经开不开、新区不新”的窘境。当前高新区创新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改进原有的理念,积极探索建设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化服务体系[8]。因此第一,地区政府的支出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按照通常做法,利用地政府预算内支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政府支出规模[9]。第二,以地区非农业人口与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来表征城镇化水平。第三,是直接投资水平。即实际利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第四,通过研究中间变量地区专利授权数量和科研人员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选择政府科技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例和政府教育支出占的比例。

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了2018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对全国168个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进行排名,并且通过给各单位发函的形式告知名次如表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以上本文归纳得:第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确实是我国高新区的的特点之一。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起到中枢作用,通过吸收人才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如果满足国家高新区建设的局限,地市高新区建设经济增长的效力更加明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就明确提出,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推进国家高新区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10]。第四,我国中东西部城市存在地理、资源之别,以及国家现有的老区建设政策效果之差。其中西部地区国家老区建设经济增长效益之差显著,在引进人才、资本、公司的流入上相比,各个地区的资源不均衡、经济增长的效率不均衡,且与西部地区的国家高新区建设开发数量相比东部地区的建设更优,因此数量上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影响。不可置否的是,发展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上的重要对策,是就我国国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的高新技术产普的科学途径。

2.建议

综上所述提出建议:

(1)从数量上,通过大力发展建设国家的高新区,促进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革命,吸引人才流入,带动周边经济成长,从而量产到质变,发生经济增长质的飞跃。

(2)在质量上,适应地域特色,汲取以往经验,在政策、人力物力、科学技术等的优势上沉着前进,领军区域产业的高质发展,而想要发展高新区则要更充分地认识其战略意义、重要作用和影响机制,成长为所在地区的科学发展典范。

(3)产业培育是“生命線工程”。在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看来,“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产业培育、营商环境、新经济活力、国际化产业新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不仅要关注企业本身,还要从一家企业延展至一个产业,再至一片区域,即高新区的高质量转型不但要发展产业,还要发展城市。因此需要城区环境支撑,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具有配套的生活设施,比如教育、交通等,有助于吸引各种资源流入,尤其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改变高新区在人们心中“偏、荒、便利性差”的印象,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高新区,方可使产业带动人口,人口创造经济,经济结合技术,技术拔高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和新的生产方式。就新兴产业而言,根据目前的发展,新的数字化和智能技术通常会催生四类新产业,即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软件本质上是基于数学的新型数字技术产品;内容主要包括在新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数据的数字化或表现;服务主要基于来自这些新技术的相关应用程序和服务。其中,硬件和软件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作为中间产品和基础设施。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也是各国能否在全球经济新格局演变中赢得未来的关键。这是促进新时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兴生产方式的问题,也是产业转型和现代化的问题。新技术革命正在导致工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新变化。当前制造业转型和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快速实施。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作为园区经济主体的制造业企业还不能胜任这种转型的任务。目前,高科技领域制造企业转型和现代化的重点是推进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为“互联网+”和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性发展奠定基础。

(4)从根基上,人才的培育必不可少。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历史,经济增长的重点一直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去是项目集聚人才,现在是人才带来项目,培育形成产业,拉动产业集群。一个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就可能为当地经济发展育成一个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世界发达国家有着很高的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拥有非常高的质量和数量,以及这些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和谐发展各种社会活动,如政治、经济、文化和产业上。通过高新区的建设带动教育资源的配置平衡,发展完善人才市场,高精尖人才反哺产业经济,相辅相成,推动地区的发展建设,同时还可以吸引别国优秀人才协作技术创新和发展,使高新区建设不断成长,从而助力经济增长。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假说与研究方法,主要在描述国家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机制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通过建设国家高新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其次,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下推导假设;再次,研究经济增长的效能机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既要吸收各地的地缘特色,还需借鉴其他国内外经验,使试验战略政策,借人才、技术优势之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产业质量,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光.30年高新区建设的国家意义[N].中国科学报,2018-12-24(007).

[2]邢馨,姜晓东.复杂系统视角下高新区在区域中心城市复杂性演化中的管理——以徐州高新区为例[J].系统科学学报,2020,(04):118~121.[3]周懿,邓峰.高新区发展与全球价值链攀升[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6):108~113.

[4]李一曼,孔翔.中国高新区空间生产及多维割裂特征[J].科学学研究,2020,38(05):806~812+825.

[5]谭静,张建华.开发区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9,(01):43~59.

[6]刘瑞明、赵仁杰: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J].管理世界,2015,(08):30~38.

[7]易虹汝.国家高新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20,(2):30~35.

[8]陈丽华,王璐.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科技中国,2019,(04):25~30.

[9]刘满凤,程思佳.国家开发区设立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07):94~101.[10]李享,谷潇磊,张琳,等.2018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J].中国科技产业,2020,(03):45~59.

作者简介:

张军玲,供职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工业和信息化局,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
我国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城镇化进程影响居民福利的内在机制探究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
浅析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增长
企业经营绩效与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