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林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0-11-09 03:05黄文龙
科教导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黄文龙

摘 要 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工作的开展,农林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取得相应的发展。我们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给予高度关注,强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文章主要研究了如何加强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

关键词 农林类高校 生态化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4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will also achiev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We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Keyword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生態化视域下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意义

(1)目前农林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育人工作机制,不能够将教育合力的作用,高效体现出来,具备比较低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果以生态文明观教育为主旨、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恰好促成内外部形成高度和谐、功能强大的合力系统,形成“大思政”格局。

(2)现阶段,一些事务性工作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不注重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具体需求,农林特色“生态文明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广大思政工作者提供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可以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思想特征的“生态化”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以先进技术为载体,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防护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全面保障农林类高校“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3)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林业属于艰苦行业,许多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积极性不高,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地位,让广大农林类学子看到行业的前景和曙光,产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感和自豪感,我们必须寻找突破口、着力点,乘势而上加强生态文明观的通识教育。

2 加强生态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2.1 树立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众所周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始至终亟需提升的环节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与自然关系,必须依据人的属性,确保人类物质与精神、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协调统一的实现,在体现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应当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目的性与规律性,促使人、自然与社会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之中;应该发掘农林类高校蕴含的生态渠道、生态价值,树立全校师生都是“生态人”的理念,以“生态”和“系统”的视野开展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关于人的属性论述,换而言之,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促使人的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世界处于统一之中,同时考量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自然规律,统一起目的性与规律性。在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将其生态价值表现出来,利用相关职能方式,以传统的生态价值为前提,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转变,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调整,为此必须树立以下新理念:

第一,确立 “宣传、研究、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进教学科研、后勤与政工各自为阵的缺陷,形成管理、科研、教学、思政队伍协同机制,打造有核心、无边界的“大思政”格局。

第二,确立实现“生态化”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真正回归的理念。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由自然人进化为经济人,再至生态人,随着相关审美价值与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出现,推动了我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也强化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整个体系深化了对生态文明观念和理念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思想受洗礼、信仰坚定功效,也将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根落地,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题真正的回归。

2.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习总书记上升了生态文明,使其达到人类文明形态高度,明确指出,生态建设活动与文明成果息息相关,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根本任务,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革、文明提升,要求思政教育内容应当紧跟社会发展,不断开展相关改进与优化活动,确保所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对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也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特别要与农林类高校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对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研究,进行生态道德教化和行为养成。“生态化”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等,还应该包括:生态认知教育、生态道德素质培育和强化生态意志行为。生态认知教育、生态道德素质培育、强化生态意志行为是“三位一体”、循序渐进的内容和过程,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方式方法,促使生态文明思想朝着校园化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广大师生中强化开展相关的普及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达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让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在浸润中树立生态文明观,成为广大师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武器,应该把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纳入全校德育中心工作,坚持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先行,充分利用我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网格化环境,以最直观和感性形式,激发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

2.3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实现我校“生态化”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下,第一层面是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避免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和“两张皮”的局面,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工作者“单兵”作战方式,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方法,深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内部与外部信息联系,对具备农林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运行系统进行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力的提高。一方面应当将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在教学大纲中,将生态文明文明教育内容加入进来,使其融入至教材体系,保障其涵盖各个农林类学科,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实施;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无缝连接课内课外,推行“教管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打造全方位的生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二层面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全方位生态人进行培养,实际上,这是思政教育职责和最终目的所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还需要掌握生态学、伦理、与美学等知识内容,此外,还應当具备运用思政教育方法的科学化、生态课堂化、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发展与创新,以带领学生进行生态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培育等。同时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以往“要学生做”改变为学生“自己要做”,即促进规约与自觉相结合,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其内容比较繁琐,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诉求和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活化、现实化,促使传统的道德教化枯燥死板的说教鲜活化。农林类高校积淀了深厚的生态文化与文明思想,全面建设新时期具备农林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当紧紧抓住以生态环境主干学科为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思政课程为方向,以农林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阵地,以践行生态文明主题的社会实践为抓手,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让广大青年学子培育生态责任感,培养生态自觉性,达到“知— 意— 行”有机统一;让生态文明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加强对农林特点的校园文化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积极开展自我认同、教育与熏陶活动,帮助大学生积极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加快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素养的提升。

3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开展农林特色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变革和发展。农林类高校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围的扩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我们在高度关注物质文明建设活动的同时,还应当对道德建设与人文关怀给予重视,促使生态环境的自然美得到保护,通过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促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范围得到了延伸,由人与社会的关系朝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利用全新的视角促使人类文明经济上升至空前高度,教育生态化转向工作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性。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属于人类基本生产方式的范畴,更属于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利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方法,能够对人、自然与社会间的关联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属于人类最为基本的方式。农林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传播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纳入纳入中心工作,坚持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先行纳入环境美化,构建别具特色校园生态环境;纳入课程建设,提增生态文明教育育人水平;纳入教学科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纳入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品牌;纳入社会服务,传播人与自然和谐价值取向;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常年不断线,构建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并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校园和社会风尚,从而形成了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的育人生态文化。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