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瑾
【摘 要】本文基于合唱教学对学生美育德育的作用,论述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合唱教学的做法,从构建合唱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化的歌唱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美育与德育在合唱教学中相互渗透、加强心理模式的渗透并完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四方面对合唱教学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普通高中 校园文化建设 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B-0166-03
目前,合唱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实施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合唱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学生在合唱训练中音乐素养和人文修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笔者主持广西“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之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时,针对学校的女声合唱团和 2017 级、2018 级整班合唱团的教学展开了两年的探索,以下就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构建合唱教学课程体系
(一)学情分析。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培养音乐拔尖人才的教育。合唱以其参与性强、普及性广、表现力强、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也成为中小学课内、课外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是一所以艺术、体育为特色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生源多来自市内普通初中,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弱、底子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都比较散漫,但学生纯朴善良、有追求、有想法,只是迫于学习成绩较差而对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没有信心,以致惰性比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以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普通高中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准绳,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合唱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唱教学,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合唱艺术氛围,让合唱教学成为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指向标。
(二)合唱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教育部的号召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分别成立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唱团,即女声合唱团和整班合唱团。女声合唱团以音乐艺术生女生为主、普通班女生经过测试进入合唱团为辅,即以音乐艺术生为龙头,带动普通班的女生参与到合唱团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并依托学校音乐艺术生的优势,打造学校音乐艺术品牌。而整班合唱团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混声合唱团,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合唱技能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为打造学校混声合唱团品牌选拔人才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将两种合唱教学一起纳入学校的艺术校本课程建设,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合唱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从课程安排方面来看,不同的合唱团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和训练时间。女声合唱团的课程训练时间为每周两次常规性训练,即:每周五的第九节至第十一节,每周日下午的 3:00 至 5:00。如遇到赛事,训练时间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整班合唱团直接纳入高二年级的音乐选修课歌唱课当中,并根据不同的教师教学,安排对应的训练时间。其中:2017 级 1~9 班的合唱课按照国家正常教学课时安排,每个班每周一节训练课;2018 级 5 班為每周四第九节至第十一节为训练时间;2018 级的其他班级则按照国家正常教学课时安排,这些课程都直接纳入学校常规课程和社团训练安排当中。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采用学校自行编印的合唱校本教材。根据学校地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教材以广西民族特色歌曲、广西原创歌曲和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为主;根据不同合唱团的特点、程度与要求,在难度上按照初、中、高级程度进行划分,各合唱团根据本团的情况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在乐谱形式上根据不同合唱团的培训标准和要求划分为五线谱版和简谱版,供教师教学参考。此外,教材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合唱团与合唱教学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
二、建立专业化的歌唱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保障合唱教学质量
由于学校的女声合唱团和整班合唱团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合唱团,相互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因此在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上有一定的区别。
(一)教学方式。在歌唱发声训练方面,针对两种不同合唱团成员的组成,合唱团教学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根据不同合唱团音色的特点,达成各自合唱团声音的和谐、统一。其一,女声合唱团属于同声合唱,主要由音乐艺术生组成,她们音准、节奏、乐感较好,音乐基础较好,起点较高,对音高有一定的敏感度,但声乐基本功较弱。因此,在歌唱发声训练中首先强调的是歌唱的气息、声音的位置,让她们学会聆听、辨别音色,以便调整自己的声音,最后达成全团音色的和谐统一。其二,整班合唱团是混声合唱,包含男声与女声,且整班合唱团是以班级为单位不经过选拔的全员参与,因此在音乐素养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没有声乐基础,甚至部分学生音准较差,没有音高概念,唱歌跑调。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明确音的方向,做到唱准一个八度内自然音级中的每一个音。然后在歌唱发声训练中让学生学会体验气息、运用气息,再根据男女声音音色的特点,分别进行各自音色统一的训练。最后进行合成训练。由于整班合唱团的起点比较低,四声部的混声合唱不一定适合他们,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先将四声部改为混声二声部,即女高、女低声部改由女生演唱女高音声部—— 主旋律,男高、男低声部改由男生演唱男高音声部(因为男高音声部的旋律线较强),等学生逐步适应了,再扩展到四声部。虽然混声合唱团的起点比女声合唱团低,但只有他们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体会到合唱带来的震撼和艺术魅力。另外,两个合唱团的共性是气息的应用及达成自身合唱团音色的统一。
(二)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方面,由于女声合唱团与整班合唱团组团的目的与要求不同,因此在建立评价体系时有一定的差异。其一,女声合唱团的组团是为了打造学校的音乐艺术品牌,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好,起点较高,因此对女声合唱团的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1.建立训练考勤制度;2.全团成员通识五线谱;3.熟练运用声乐技巧演唱合唱作品;4.在作品的理解与演绎上能与指挥达成共识,并能充分地表达出来;5.每学期定期进行音乐知识与合唱知识的笔试;6.建立合唱成员的成长档案;7.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的各项重大活动与比赛,打造学校的音乐特色品牌。其二,整班合唱团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训练考勤制度;2.全团成员通识简谱;3.能准确地分辨音的高低方向,并能较准确地唱准音准和节奏;4.在作品的理解与演绎上能与指挥达成共识,并能充分地表达出来;5.每学期定期进行音乐知识与合唱知识的笔试;6.建立合唱成员的成长档案;7.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文艺活动与比赛,选拔优秀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艺术修养。
三、美育与德育在合唱教学中相互渗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合唱教学在对人的美育与德育渗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合唱作品需要表现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它更需要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演绎,领会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训练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的道理。任何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除了具备优美的旋律以外,它的歌词不仅是一首经典的诗歌,更是作品人文思想的体现。合唱不仅需要人们以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更需要在演唱的过程中体现它的人文情怀,这对提升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唱是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综合体。
例如:《崴萨啰》是一首具有浓郁云南傣族民族风情的创作歌曲,是一首三声部的女声合唱作品。整首作品向人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云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在作品的演唱中,需要学生和指挥通力合作达成默契,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与演唱技巧,才能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意境。
以该曲的引子部分为例。该曲的引子部分虽只有 10 小节,但却是引入该作品的灵魂之处。作品在寂静中由钢琴伴奏中的四个带倚音的单音作为前奏引入,立刻把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的云南美景当中,随即第一、第二声部与第三声部依次出现的长音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时女声运用半实半虚、充满着空灵感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梦幻色彩,在唯美的和声中,带人们走进云南,对云南产生无限的遐想,从中体验云南的民族风情。随后作品在第四小节的第一、第二拍突然出现了轻巧而富有弹性的短音,这两拍表现的是云南少女的轻盈和俏皮,与前面的长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时女声应注意控制气息与音量,要用稍带弹性的跳音进行演唱。虽然只有两拍,但与前后小节形成“放—收—放”的对比,此时的旋律在这里形成了层次感,衬托出后面的长音更显飘逸。随后在第六、第七小节连续下行且略带跳跃的前紧后松节奏与对位的和声织体的牵引下,用中弱的力度、渐慢的速度唱出妩媚多情的歌曲曲名“崴萨啰”,为后面歌曲的进入埋下伏笔,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聆听的悬念,更增添了这首作品引子部分的无穷魅力。
学生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不仅要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体验云南民族风情,更应该从作品的演唱中得到美育的提升。即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进而由衷地为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璀璨感到自豪而歌唱。与此同时,培养学生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学生在合唱中要关注到团员之间、声部之间、团员与指挥之间的默契配合,在合唱团员心中要有“我们”而不是只有“我”,包容的心态、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高度的自律感,对全团音色的统一和完美地演绎作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唱中的美育与德育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仅蕴藏在作品当中,更蕴藏在成员的合作当中,通过合唱潜移默化地达到以美育促进德育,让合唱团员在美的创造中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加强心理模式的渗透,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
(一)加強心理模式的渗透。根据合唱的专业特点,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这对于女声合唱团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和平台,学生都非常渴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展示和锻炼。但对于整班合唱团来说就有些为难了,因为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合唱团的训练,本身心理素质就较弱,存在害羞、胆怯,甚至抵触的情绪,对于登台表演更是望而却步。因此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政教处、年级、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多做示范,以点带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同时鼓励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放平心态多参加班级管理和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受挫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自 2017 年学校合唱团建团以来,两类合唱团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与比赛达二十多次,其中女声合唱团多次荣获市级比赛一等奖,已初步打出了学校女声合唱团的品牌,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整班合唱团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逐渐地成长起来,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人文素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二)完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在合唱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合唱团训练的质量。作为合唱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听辨力以及娴熟的驾驭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合唱团各声部成员心中有数,才能迅速掌控课堂教学,进入合唱训练的最佳状态。其二,教学设施是合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它包括专用的合唱教室、合唱站台、钢琴、多媒体设备、音响、室内吸音装饰等。只有在设施完善的条件下训练合唱,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纯净的和声所带来的音色的统一和合唱的魅力,达成有效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涵盖很多内容,合唱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项。本课题在实施的两年里,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积极探索合唱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两种合唱团目前已经在学校全面铺开,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工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C类课题“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之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2019C331)。
【作者简介】汤 瑾(1969—)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柳州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基础教育。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