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波 ,马东艳 ,胡章一,徐瑜涓 ,段雪琼 ,李 娜*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1;2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现代医院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专业学科,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需要在大量感性认识(皮损的视觉形态获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理性认识(皮损在脑海的形态复现和诊断思维形成),然而,皮肤科病种多达2 000余种,且内容散,课时数少,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积累感性认知[1-2]。学生进入临床专科见习时,专科理论知识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内容,且皮肤病具有季节性,学生在短时间的见习课内不一定能见到大纲要求的全部疾病,因此,学生在皮肤性病学的学习中普遍感到有困难。让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理解皮肤病的基础理论及典型皮损特征,掌握简单常见的皮肤病护理技术,微课是一个较好的补充。在护理临床见习过程中,采用微课能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专科知识的积极性,并将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短期专科见习效果。
微课围绕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一定的时间限制条件下,浓缩计划、细化目标、凝练内容、明确方法,形成紧凑型资源[3]。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和视频方式进行知识传递,不仅让枯燥繁杂的文字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还能将教材内的知识点进行拆分,达到细化讲解的目的。关键是,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授课效果。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加突出[4]。
本次以昆明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学院本科学生217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1人)和对照组(106人),两组学生均为全国统一招生,性别、年龄、所用教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病例导入—检查病例—组内讨论—总结反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课学习。见习内容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护理学》第6版第55章“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频,每个视频5~7分钟。视频一:“银屑病病人皮损特点”;视频二:“银屑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视频三:“银屑病病人外用药使用方法”。
(1)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银屑病病人的病史采集、分析,皮损描述,主要护理诊断及皮损的具体护理措施。(2)问卷调查。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见习课结束后,将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发放给两组学生填写。共发放问卷217份,收回有效问卷2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考核成绩t P实验组11193.90±3.15-20.43<0.05对照组10686.01±2.48
实验组学生调查问卷6个项目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
临床见习是护理学生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课时有限,再加上皮肤性病学见习内容多,以往见习教学中学生对很多内容没有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病例相关情况的掌握,而忽视其在实际病例中专科理解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带教内容单一。本研究结果表明,微课联合传统教学法能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将那些复杂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在传统教学中及时穿插与该知识相匹配的微课,集声音、视频、动画、图片为一体,形象直观,学生能清晰观察皮损,并较好地解决病人不配合、学生实践机会少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如在银屑病的护理见习教学中,将银屑病皮损特点、评估要点、外用药的擦药方法制作成微课,使其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记忆。根据对学习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学生在课后可选择性地再次观看感兴趣或存在疑问的微课,从而使学习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满足个人学习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表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微课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将那些复杂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不断更新,并且养成了定期了解新知识的习惯。这不仅增强了教师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也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作用。
根据皮肤性病学的特点,针对性地运用微课教学,将理论、微课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弥补传统护理临床见习教学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共同提高,达到最佳的见习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