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科学培养模式浅析

2020-11-06 04:20谭晓艺
写真地理 2020年32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幼儿

谭晓艺

摘 要: 本文主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提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分享和欣赏、开展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活动、增强家园教育的融合等方面的幼儿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科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科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2.2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的提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科学培养模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积极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意识到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造交往条件和交往环境,并为幼儿做好文明交往的榜样,让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年龄和交往的增长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

1.1 科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克服胆小和羞怯心理

对于幼儿而言,由于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幼儿的思维更简单而直接,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能让其它人更好的理解自己,产生认同,从而在交往中占据优势,更能在交往中脱颖而出。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意思的陈述训练、口齿清晰度训练、语言连贯训练,使幼儿能够完整和清晰的表达,才能在交往中具备一定优势。同时,针对部分幼儿在外出场合或陌生的环境出现面红耳赤或闭口不言的胆小羞怯现象。科学的培养方法是:建议家长或教师在平时要经常给幼儿多一些自由权或主动权,在一定的范围内倾听幼儿自己的意见,多带幼儿到人多的场合或陌生的场合,鼓励幼儿主动接触一些人或鼓励幼儿主动处理一些事,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一些他们能解决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胆量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1.2 科学的让幼儿学会分享和欣赏

在实际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幼儿往往是有好东西能够想到朋友,和朋友分享的,也就是表现比较“大方”的幼儿。例如:幼儿经常从幼儿园回来对家长说自己喜欢谁,因为那个小朋友和她一起玩的积木、一起玩橡皮泥或是赠送了一张小卡片,由此可见,幼儿对分享很在意,如果有人对幼儿以分享的方式示好,那个人将会受到欢迎,反之亦然。在在交往中总会对向自己示好的一方抱有好感。由于目前许多家庭的幼儿都是二胎子女,幼儿往往在娇生惯养的家庭环境中,享受着赞美却忽略了如何去欣赏别人。科学的培养方法是: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夸夸我的小伙伴”、“在这一周中,你看到了同伴的哪些优点是自己需要学习的。”等活动,请幼儿用一周的时间认真观察身边的小伙伴,让幼儿去发现同伴的进步与优点,使幼儿不由自主地说出同伴良好的表现与进步,同伴关系更融洽了。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生活游戏学习中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与进步,像友善地交往、能自己解决问题、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或者倾听与表达习惯等,并有意识地在集体面前大力表扬。让幼儿也知道了同伴身上有着需要自己学习的地方,达到了让幼儿学会赏识别人的目的。

2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科学培养模式

幼儿期是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适应能力强的宝宝能较快、较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对新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能做出恰当的和適度的反应,幼儿期根本的教育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1 走进幼儿的生活实际,科学的开展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活动

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是幼儿逐步接受外部世界,形成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喜欢上幼儿园、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愿意和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而不是独自占有。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尽量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给他们提供真情实感的机会和实际锻炼的机会。例如:清远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教师可以结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活动,设计“河水怎么变脏了”、“污染”、“垃圾箱哪里去了”、“环保小卫士”等项目,带领幼儿出去走走、看看、转转,增进了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验了“清远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情感,增强幼儿对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正是这种幼儿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显得比室内活动深刻和真实。教师也可以针对九月份是小班新生入园的时机,开展 “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给弟弟妹妹送礼物”、“帮助弟弟妹妹穿衣服”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关心、帮助弱小者,感受到了“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情感,体会到了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探望生病的幼儿”活动,使幼儿有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增进了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对社会中各种身份的人所应有的情感、态度、方式的理解,培养了幼儿的社会知觉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2.2 科学的与家长配合,增强家园教育的融合

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的一个长时间的连续学习过程,如果教师和家长一致要求,共同培养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科学的发放《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力》等阅读材料,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了交往的重要性,组织各项亲子活动,让幼儿园、家庭、社会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可以开展“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等家长经验交流活动,,要求家长讲述一些孩子关爱父母的实例,同时还可以开展的住宅活动,由幼儿统计有关于住宅的层数、楼梯数、标记等,扩展幼儿的社会性。另外,超市、广场、图书馆、照相馆等场所也能成为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场所。

综合所述,科学的幼儿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科学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应当设计各类以情感人、触景生情的社会活动,真正融入每个幼儿的生活,让每个幼儿都能自由舒展生命和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宏霞,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探究,《东方教育》,2018年.

[2] 李余萍,幼儿人际交往研究,《科普童话》,2019年.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