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要]移动网络化兴起,B站逐渐成为青年信息传递和价值引导的“新阵地”,此次疫情期间B站增设“抗击肺炎”专栏以增强青年对国内外疫情的了解。本文从“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着手,分析B站疫情呈现中的文本特色和创新性表达手段,并深入探讨了青年价值引领的新思路。
[关键词]B站;青年传播;价值引领;创新传播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达1.28亿,移动端用户1.14亿,78%的用户年龄在18岁-35岁之间"。以AGC(动画、漫画、游戏)亚文化内容创作而“起家”的B站,成为当今中国“Z世代”青年群体高度聚集的文化“集结地”。疫情报道中B站摆脱固有说教式传播思维,筛选青年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诉诸青年人喜欢的方式,讲述青年人想听的内容,“说什么”以及“怎么说”成为对当今青年价值观引领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说什么”:主题、结构、价值“层层深入”
(一)主题:两大主题并重互补聚焦疫情大事
主题选择上,B站聚焦时政和民生两大主题。一方面,以时政热点新闻发布为主要内容,如央视新闻短视频“主播说联播”聚焦疫苗研发最新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直斥英媒新冠病毒报道不实……一系列国内国际“大事件”热点报道,拓宽受众认知视野,全面感知疫情防控推进。另一方面,重点呈现国内外民众抗击“疫情的生活记录,比如来自B站的海外UP主阿福Thomas通过采访自己的家人,向人们真实展现了德国的疫情现状;武汉志愿者拍摄VLOG短视频,记录武汉解封后最真实的城市景象——交通状况、店铺营运情况以及城市的环境生态……还原一个正在“重启”的武汉。B站主题设置紧跟时事热点和社会民生,贴合当下青年人的审美偏好,保障青年用户平台使用“黏性”,增加对社会的情感认同。
(二)结构:五大板块包罗万象目击疫情百态
结构划分上,B站“抗击肺炎”专栏五大板块作用发挥各不相同。“疫情速报”板块利用数据图表,追踪当下国内外疫情变动进展;“武汉重启”紧跟素人实拍VLOG镜头,近距离感知武汉发展现状;“海外日记”借由海外UP主场景实拍,锁定海外疫情最新走势;“医护天使”记录一线战士的抗疫故事,感受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小区跟踪”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疫情信息的定位追踪与查询。B站“抗击肺炎”五大板块涵盖了国际和国内、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素人等方方面面,编织成为庞大的疫情“信息网”,最大化满足青年群体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三)价值:一元主导多元并存融通价值理念
价值构建上,遵循“一元主导”的价值取向,尊重多元价值互融共进。首先,倾听国际和国内两种声音,B站将青年人关注的视野延伸至国际舞台,新闻报道打破“央视新闻”、“CGTN”等央媒一家独大的局面,海外媒体融合多样报道,国内外疫情报道对比强化“两面提示”效应,增强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其次,倾听民间和官方两方声音,B站采用vlog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疫情现场,普通民众成为疫情的传播者、报道者,如“武汉解封首日vlog”、“海外留学生vlog实拍”均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疫情最真实的场景,成为官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素材的重要补充,B站在尊重多元价值观念的交融共进中,为当下青年价值观的引领指明方向。
二、“怎么说”:紧扣移动、可视、交互“三驾马车”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菲索里提出“新部落”的概念,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意识形态的集合体2。青年群体更喜欢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主旋律,网络化、年轻化的表达形式更受青年用户的欢迎。
(一)移动化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产物,移动化短视频聚焦受众关注热点。首先,在内容选择上,B站跳脱传统媒体平台专业的生产团队、宏大的主题选择,短视频内容多来源于民间,社会生活类话题比重大。如“武汉实景”“海外up实拍”等,均由民间素人拍摄,UGC内容创作,聚焦普通民众,小切口代入,引发青年情感共鸣”。其次,在内容制作上,大众对于短视频的认知大多仅停留在时长上,以往电视节目“切条”形成的短视频,内容创新性不足,传播效果欠佳。疫情期间,B站短视频“原创”居多,并融合弹幕、漫画、vlog、大数据、无人机拍摄等新技术,最大化實现短视频内容创作新形式与青年用户信息接收新需求相匹配。
(二)可视化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增强受众对热点新闻的感知度和理解力。首先,在数据选择上,B站数据可视化呈现以软数据可视新闻为主,比如“疫情地图”以“海报式”数据新闻直观呈现国际上其他国家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形势;“疫情追踪”以“文稿式”数据新闻播发世界疫情的实时动态;“小区追踪”以“互动式”数据新闻与受众在互动中呈现全国各省各小区的疫情状况,枯燥的数字转变为可观可感的图文“一体化”播报。其次,在数据呈现上,B站疫情的数据新闻叙事转向沉浸式“全感化”,B站更多地注重用户与新闻文本之间的互动,通过可视化文本符号叠加增强传播效果,比如“文学+数据+图表”的多重叙述,将原本浮于表面的僵硬内容变得立体化,叙事语言更加直观化,带给用户“深度沉浸”4,推动了青年用户的“全感化”信息接收,以更加多维的视角解读疫情。
(三)交互化
互动新闻的双向互动性,增加信息传达的趣味性和人性化。首先,“数据控制型”互动新闻主要通过数据、图表、地图等可视化呈现形式与用户进行互动,比如“小区追踪”板块,用户可通过填写所在省份、城市以获取不同居住区的疫情信息,系统智能化识别用户的参与,予以相应的大数据信息反馈,帮助用户了解想要知晓的疫情信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其次,“场景控制型”互动新闻中生产者为用户创造一个“进入”和“参与”的空间,用户以“第一人称视角”实现信息内容的“浸入式”互动体验。如B站疫情呈现中借助vlog短视频形式,以主观镜头向受众再现疫情现场,vlog短视频互动将内容创作与青年用户参与连接起来,青年既是信息内容的接收者,也是新闻报道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三、网络时代青年传播与价值引领新思考
(一)基础:内容兼收并蓄产生情感共鸣
说什么?内容兼收并蓄是基础。B站打造青年用户喜爱的个性化特色文本,满足青年大众多元的信息和审美需求。在结构的构架、主题的筛选以及多元价值取向的引领上,打破以往结构单一化、话题严肃性以及价值观模糊化的表达“缺陷”,说青年用户“想听”,想青年用户“所想”,丰富化的内容呈现,包容性的开放态度,为青年人的信息接收和情感共鸣营造良好氛围。
(二)关键:创新表达方式持续深度融合
怎么说?创新表达方式是关键。积极推动网络创新发展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将移动化短视频、可视化大数据以及交互性媒体平台作为保障青年个性化信息获取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因素。B站转变传统媒体以往官话套话、抽象晦涩的表达方式,将大数据、vlog、AR、VR、H5、动画、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融入内容生产过程,推进媒介技术的持续深度融合,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青年人的眼球。
(三)根本:多元价值取向增进价值认同
效果如何?多元價值取向是根本。习近平同志表示,“青年工作,抓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有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处理好青年价值观“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二者的关系,在两者的双向建构中,努力做到“消除对立、互融共进”。在坚持主流价值观“核心”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多元价值取向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主导与多元的和谐共生。面对多元价值的日益渗透,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两者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防止任意一方出现“边缘化”的倾向。
结语
B站通过对自身特点的深度定位,打造成为青年文化宣传“新阵地”,在平台内容的选择、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多元价值的取向上,充分展现了作为年轻平台的活力与创造力,为青年价值观的引导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对传统媒体而言,B站的新型运作逻辑提示我们应深耕青年用户群体,更多地关注青年大众的内容接受偏好,找寻青年人的价值引领的新的有效方式,明确其是“主导的”而非“霸权的"、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不断朝着年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雨婷.主流媒体如何提升青少年传播力——以中国青年报近年的融媒探索为例[J].青年记者,2019(09):17-18.
[2]陈霖.新媒介空间与青年亚文化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16(04):199-205.
[3]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2020(02):7-12.
[4]许向东.转向、解构与重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11):142-155.
[5]王妍,李霞.互动新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媒介变迁与互动新闻演进研究[J].现代传播,2019(09):65-69.
[6]史宏波,汪倩.新媒体时代“95后”青年多元价值取向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基于B站大规模下架海外电视剧事件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8(0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