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范式及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11-06 04:16马秋玲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马秋玲

摘  要:“综合与实践”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非常关键,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充分关注。文章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综合与实践的课型范式,并结合实例对具体操作进行了分析,最后还介绍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范式;教学策略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它是一种将问题作为基本载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随着课改进程的推进和深入,“综合与实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它能推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课型范式分析

结合研究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综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课型,教师有效分析其特点,并在恰当的问题处理时选择合适的课型,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1. 操作性课型研究

所谓“操作性课型”,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操作性活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制作、试验和测量,在教学中一般可以以“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形式展开,让学生参与到对应的活动中。

此类课型的基本范式包括以下流程:首先是精心设疑,要求教师能够设计较为生动的情境,并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本导向,引领学生展开各项操作,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单一而重复的活动,他们将在操作中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展开合作探究,最终在完成操作的进程中既能收获操作经验,又能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了让这一系列目标达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有效点评,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共同进步。

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操作性课型范式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派发一根绳子,让学生自己将绳子摆成各种形成,并提出问题:你们所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测量才更加方便?以上活动的设计侧重于让学生在合作中对比自己所摆出的图形以及其他学生所摆出的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开启求同思维,由此让学生加强对周长概念的認识,并形成结论:无论摆出图形的形状如何,它们的周长都是相等的。

2. 观察性课型研究

所谓“观察性课型”,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观察性活动,在综合实践的活动引导中,教师要为学生展现一系列生活场景,让学生对这些场景进行细致而深度地观察,由此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在观察与比较中采用数学思维来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展开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在合作探究中完成问题的解决。

此类课型的基本范式包括以下流程:首先是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能够有效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展开分析。在学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转化,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并让学生逐步展开数学建模思维,进而打破生活实际与数学之间的界限,由此来促使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测定方向”时,教师可以先以图片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并让学生思考:图上所展示的小朋友是如何对方向进行测定的?各个方向分别有哪些景物?学生不仅要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更要展开交流,并确定观测点与景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教师也要启发学生思考指南针在探索中的具体作用。为了促使学生提高认识,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比如引导学生在校园进行具体的方向测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意识到:观测点不同,则观测到的结果也就不同。这些内容让学生能有效地形成切实的体会和感悟,对他们空间观念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游戏性课型研究

所谓“游戏性课型”,就是强调以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此课型切中学生喜欢游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适用性。游戏性课型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必须要凸显学生的感受与认知,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归纳和探索,引领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快乐,领会数学研究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此类课型的基本范式包括以下流程:首先以游戏来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基本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从游戏中发现问题的存在,在问题的驱动下,激发学生开启自己的数学思维,并展开深刻思考,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游戏将贯穿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始终,学生将在实验中感受更加灵活而生动的数学规则和结论。

比如在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课“算24点”时,教师就必须意识到该项实践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游戏性质。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算24点”的比赛来开启学生的一系列思考与实践,首先让学生明确基本规则:提供三张牌,让学生结合牌面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且每一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求最后的运算结果等于24。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会展开思路:怎样才能更快地得出结果呢?是不是任意三张牌都能成功计算出“24”这个结果呢?同样的三张牌是否存在不同的算法呢?等等,这些问题的考虑和分析将超过游戏的原有框架,学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训练自己的运算能力,而且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将得到大幅地发展和提升。

4. 调研性课型研究

所谓“调研性课型”,强调的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在工厂、社区等场所进行实地的调查和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充分体现社会性和真实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更加灵活地领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原理的价值所在。

此类课型的基本范式包括以下流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参与实践,学生通过各项调查、统计、实践等操作,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精神将得到充分的激活。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的调研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将对实践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筆者曾经带着学生在本地的一个小农场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小试验田——种青菜,活动开展之初,我们提出问题:要开辟一块长方形的地块种植青菜,并用竹篱笆将菜地围起来,向农业技术员询问播种的密度,在此基础上估计需要多少种子。以上问题其实都是很具实践性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的测量和运算明确以下一系列数量关系:菜地的面积、种子的数量、竹篱笆的长度,等等。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后,学生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分工:结合实际菜地的面积,每个学生要承包多大面积的除草任务,复杂播种的学生每人需要对多大面积的区域进行播种,等等。将这些问题穿插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思考就会非常活跃,他们的劳动热情也会非常高。在后期的交流中,他们也谈到了很多自己的收获。

二、教学策略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知,综合与实践有着多样式的备选课型范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既要匹配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也要迎合学生的趣味特点和发展规律。此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整合各项教学资源,综合与实践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素材。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小试验田——种青菜”,笔者为了寻找对应的场所也是煞费苦心,但是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看到学生参与过程的激情似火,笔者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此外,资源的整合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笔者经常在备课组活动时,与同组的同事协商,如何来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通过集思广益来获取新的思路,由此来促成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其次,教师要解放思想,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综合与实践的相关内容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彻底挣脱应试思维的束缚,以崭新的视野来分析和研究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入正轨,才能让学生从中真正获益。事实上,平常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在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时流于形式,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这显然是值得检讨和反思的。

再次,教师要注意数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融入,这应该是数学学科的“综合与实践”和其他学科的“综合与实践”的区别所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停下来,让学生进行交流体会,由此来促进学生对相关内涵的感悟,这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效率提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发展型思想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