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
[摘 要] 为幼儿创设开放性游戏环境,就是要从空间和功能两个层面重构幼儿园游戏环境,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全面且有效的环境支持。就空间来说,开放性游戏环境应打破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界限,满足幼儿游戏活动多样化的需要;就功能来说,开放性游戏环境应突破幼儿发展领域之间的区隔,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由于游戏环境本身是一种隐性课程,开放性游戏环境还应加强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注重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应用,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心理氛围,让幼儿有充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关键词] 幼儿游戏;游戏环境;幼儿园课程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由于游戏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不断被凸显,游戏不仅在价值观上引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发生着广泛的关联。[1]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是幼儿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场所。关注幼儿园游戏场所的创设就是着眼于幼儿的高品质发展而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完善和优化。传统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往往存在教师本位、目标显性化和过度教育化、材料高结构化、重室内游戏环境而轻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等问题,[2]只重视游戏环境的物质化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的创设。[3]游戏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它的创设应该是通过对所有教育资源的整合来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幼儿园游戏环境作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环境体系,它的创设应该突破不同环境的功能与时空界限,要在创设的过程中凸显理念、功能、时空等方面的开放性。[4][5]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不局限于空间上的开放,它更为注重的是对幼儿学习活动支持的全面性和适宜性,因此,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以支持和满足幼儿游戏及学习需要为首要旨趣,让幼儿通过在开放性游戏环境中的学习和探索来获得全面发展。
一、打破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界限
幼儿园游戏环境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娱乐和游玩之地,而是幼儿进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选择与体验、自我娱乐与放松、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场所。[6]这一场所被赋予了相应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既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手段和条件。幼儿园游戏场所分为室内场所和室外场所两种类型,这两者是基于场地的空间大小、闭合程度、间隔效果不同而形成的两个概念。对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来说,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且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7]尽管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和优势,但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需要在发挥其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打破室内和室外环境在空间、功能及组织上的界限,使其成为一个连接一体且能满足幼儿不同游戏需要的学习场所。
首先,打破室内与室外场所区隔的开放性游戏环境要充分满足游戏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从形式上看,游戏场所扩张所带来的空间拓展和材料增加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它让幼儿游戏的延伸和深化成為了可能。长期以来,户外游戏环境由于可控性差、成本投入高、维护困难、创设难度和危险系数大等原因而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其创设也受到很大限制。而游戏本身是兼具社会性与自然性、兴趣性与娱乐性、自发性与创造性的活动,[8]因此幼儿园游戏环境也应是一种动态、开放、多元、兼容的综合系统,而不应是固定和程序化的空间容器与载体。[9]游戏环境与游戏内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游戏场地可以根据游戏内容来布置和调整,而游戏内容也可以根据游戏场地的具体情况而改变。突破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区域限制,就需要在场地设计与环境布置、设施配备与材料投放以及与幼儿园文化结合等方面突破游戏的空间束缚,不给场所贴上室内或者室外的标签,不生硬地将室内与室外场地分离或对立,不在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教条化。幼儿园对游戏场地的构建要有融合思维和主体思维,要通过场地的开放性来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丰富化、多样化和灵活化。
其次,融通室内与室外的开放性游戏环境要充分满足游戏活动的适宜性和可行性要求。不管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还是将其视为开展游戏活动的条件支撑,开放性游戏环境都必须有利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与幼儿游戏目标相契合。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因地制宜,能够综合考虑幼儿需求、物质条件、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情况。[10]开放性游戏环境要服务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及身心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特征、成长背景和学习需要,并使游戏场地的形式以及游戏材料的性能充分向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靠近。根据幼儿园综合办园条件和幼儿特点创设的开放性游戏环境应当能够让幼儿更充分地参与游戏活动,应当能够更好地支持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幼儿在开放性的游戏场所中获得更高水平的游戏满足。这也就决定了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不能以空间大和材料丰富为主要目标,而应以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适宜性开展为价值追求,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具可行性和更具质量。
二、突破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领域限制
开放性游戏环境最终的价值旨归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其创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物化层面,不能让游戏环境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与学习需要。融通室内与室外的开放性游戏环境只是打破了游戏场地的空间界限,开放性的进一步要求则是要打破游戏场所的功能区隔,即所有游戏场所的结构布局、功能适配、文化创设等都应该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部分发展。
首先,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且充分发展为价值目标。虽然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各有侧重,但选择何种类型的游戏以及游戏目标的设定主要还是由游戏组织者来决定的,而这又受制于游戏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认识水平及施教能力。事实上,不管是室内游戏还是户外游戏,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所有生活与学习活动都可以被用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各项品质的提高,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根基性的。[11]尽管在教学实践上幼儿园教育被分为五大领域,但各领域是不能分割的,其内容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即各领域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界限。[12]教师要深刻领会幼儿教育目标与教育活动载体之间并非线性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不同活动来实现,同一游戏活动可以实现多个教育目标。开放性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且充分发展,不仅指幼儿身心不同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幼儿要发展终身学习和生活所需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开放性游戏环境要突破对幼儿身心发展领域的限制,其实质就是要为突破活动内容的限制创造条件,消除活动内容与幼儿发展之间严格的对应关系,为幼儿发展需要的最大满足提供尽可能的条件支持。
其次,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应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中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它为幼儿的群体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环境,幼儿园的管理以及教育教学都是将幼儿视为一个集体来开展的。传统的室内游戏和户外活动都偏向于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来开展,游戏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组织管理都带有鲜明的集体特征。集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并为幼儿创设一个有效的人际交往环境。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可以实现社会性的发展,并在良好的人际互动和支持中汲取学习的养分。由于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心理、行為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要重视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个体差异,要视每一位幼儿为有自主活动能力和发展需求的生命个体,要能支持游戏活动对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而要满足幼儿的个体化学习需要,就需要游戏环境的创设者对游戏场地以及游戏材料的功能有充分的认知,并能在游戏活动中对有关游戏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与优化,让游戏场所的开放性不仅仅体现在空间的拓展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功能上实现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三、充分体现环境的文化内涵和教师支持
幼儿园环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游戏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幼儿园游戏环境不仅包含室内、室外有形和物化的场所,而且包含幼儿园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要素。开放性的游戏环境不仅要关注物质环境的创设,还要注重精神和价值层面教育要素的建构。开放性就意味着幼儿主体性的提升和自主性的增大,创设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就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自主发展。因此,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还要聚焦游戏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通过以文化人的方式来发挥游戏环境的隐性课程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支持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控制自身对幼儿游戏的干预限度。
首先,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凝聚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要凸显文化的教育意义。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不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所承载和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可以有效促进对幼儿的教育。[13]文化具有重要的自然化人功能,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注重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应用。如此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历史积淀和当前风貌,还可以充分表达幼儿园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和课程特色,让幼儿在无声的浸润中获得心智启蒙、能力发展和心灵滋润。在此基础上,开放性游戏环境还可以隐性课程资源的方式给予幼儿学习上的支持和启发,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萌发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水平。开放性游戏环境文化意涵的创设应该服务于幼儿游戏活动的目标,符合幼儿园的教育实际,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而应将文化视为一种教育资源,并使其目标指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其次,开放性游戏环境应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教师的有效支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幼儿园教育也是一个从外部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尽管人的发展是一个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个体只有具备完备的社会性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这一过程需要基于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等的自主和充分发展才能实现。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水平,作为游戏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更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场地特征和幼儿需求给予幼儿有效的支持。[14]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支持主要是指教师要能尊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权利,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强制、不替代,让幼儿有充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15]要能合理设置游戏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把握好干预的时机、方式和力度;要能包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心理氛围。总之,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要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游戏及其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全面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32-34.
[2]张海雯.从“操场”到“游戏场”的变迁: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09):71-72.
[3]孙刚成,何晓溪.全面发展教育目的观下的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55-60.
[4]董志杰.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6(09):58-60.
[5]潘成玉.浅谈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J].中国教师,2013(20):65-66.
[6]连静.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直象峰幼儿园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5-6.
[7]季玲.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巧妙搭建[J].内蒙古教育,2017(18):41-42.
[8]温笑然,杨艺红,浦静娴,等.不同户外环境景观对幼儿角色扮演游戏的承载性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0(02):79-88.
[9]张钡.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特点[J].文史资料,2008(08):156-157.
[10]李丽芳.论中班幼儿户外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42-243.
[11]张斌,虞永平.基本立场的回归与内在本质的高扬: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观念的流变[J].学前教育研究,2019(01):3-8.
[12]孟智贤,樊亚波.抓住幼教本质,建立正确的课程思想[J].当代学前教育,2016(02):31-34.
[13]高希琴.让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相得益彰[J].甘肃教育,2018(04):32.
[14]宋爱芬,盖笑松.师幼互动质量干预课程设计及其实施效果[J].学前教育研究,2019(05):3-14.
[15]姜冬玲.四环节模式区域活动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7 (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