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婴儿血管瘤分布特点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2020-11-06 09:44蔡艳桃李富利郑丽吴芳圆夏承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浅表瘤体激光治疗

蔡艳桃, 李富利, 郑丽, 吴芳圆, 夏承来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肿瘤,根据肿瘤组织侵入的深度分为浅表型、深在型和混合型等[1]。外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激光治疗浅表型IH常能取得良好疗效[2],但疗程长短不一。浅表IH从皮损外观特点来看,主要有散在点状分布和融合分布两种分布特点。浅表IH的皮损分布特点是否对疗效存在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皮损分布类型的浅表IH治疗后疗效、激光治疗次数及治疗前后血红素指数值(erythema index,EI),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77例浅表IH患儿。纳入标准:①根据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符合浅表型IH[3];②皮损面积≥1 cm2,就诊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方式;③患者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深在型及混合型IH;②严重心脏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③支气管哮喘、气道敏感性疾病、呼吸困难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43例;年龄31~215天,平均(124.41±47.57)天;病程6~202天,平均 (114.62±48.55)天。根据初诊时皮损分布特点分为散在点状分布组(A组)41例和融合分布组(B组)36例。其中A组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龄(121.65±49.01)天,平均病程(110.38±45.93)天。B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125.24±46.96)天,平均病程(116.84±50.14)天。两组患儿性别(2=0.83)、年龄(t=0.64)、病程(t=0.72)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

皮肤红色素和黑色素测试仪(德国Courage Khazaka 电子公司),型号:Mexameter MX18,探头直径为5 mm。激光工作平台(以色列飞顿公司),型号Harmony XL,配长脉宽1 064 nm激光手具,能量密度30~150 J/cm2,步进10 J/cm2,脉宽12、15、45 ms,光斑大小6 mm。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拍摄病变部位照片存档。两组均使用LP 1 064 nm激光联合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5 mL ∶25 mg/瓶,辰欣佛都药业(汶上)有限公司]治疗。激光治疗至少间隔1个月,每次激光治疗后1周开始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2次,每次1 h,直至下次激光治疗。待瘤体基本消退时停止治疗。

1.4 EI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16、20周检测EI值。检测方法:将患儿置于20~26 ℃室温环境中,在安静状态下,采用皮肤红色素和黑色素测试仪检测,手持检测笔轻触皮损表面,同一皮损轻触9次,每次轻触间隔2秒,取平均值作为1次EI测量值。同时检测皮损周边正常皮肤EI值进行对照。

1.5 疗效判定

由工作3年以上的IH专科医生每4周进行疗效评估,记录激光治疗次数与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4]:Ⅰ级(无效):瘤体缩小≤25%;Ⅱ级(好转):瘤体缩小26%~50%;Ⅲ级(有效):瘤体缩小51%~75%;Ⅳ级(显效):瘤体缩小≥75%,皮损消失或接近正常肤色。有效率=(Ⅲ级+Ⅳ级)例数/总例数×100%。

图1 左腰部散在分布浅表血管瘤治疗前(1A)、治疗后(1B) 图2 会阴部融合性分布血管瘤治疗前(2A)、治疗后(2B)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年龄、病程、EI值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时间点EI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年龄、病程、激光治疗次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激光治疗次数

A组激光治疗1~3次,共治疗63次,平均(1.54±0.81)次。B组激光治疗1~5次,共治疗104次,平均(2.89±1.21)次。A组激光治疗次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P<0.01)。

2.3 EI检测结果

治疗前,B组 EI值(811.91±198.86)明显高于A组(676.14±158.14)及对照部位EI值(314.58±27.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95,P<0.01);治疗后,A组 EI值下降更快。治疗16周时,Dunnett T3多重比较显示,A组 EI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EI值仍明显高于A组及对照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2,P<0.01)。

表1 浅表IH临床疗效 例Tab.1 Clinical efficacy of superficial IH Case

治疗20周后,A组EI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EI值仍明显高于A组及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1,P<0.01)。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浅表IH EI值变化Tab.2 Changes in EI values in superficial IH before and after

2.4 不良反应

77例患儿治疗过程中,9例(11.69%)出现皮损部位湿疹,其中A组3例(7.32%),B组6例(16.67%)。随着激光治疗次数的增多,皮损局部湿疹发生率增加。外涂弱效糖皮质激素后皮损迅速好转,经积极润肤保护皮肤屏障后湿疹发生率下降。月龄越大,激光治疗后外敷药水配合难度越大,且夜啼现象增加,经过拥抱安抚一般3天内缓解。以上不良反应暂未发现影响疗效观察。

3 讨论

IH除了瘤体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对器官功能造成影响外,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如瘢痕、萎缩、皮肤松弛等[3]。外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激光治疗浅表IH有良好的效果[5],但是疗程不一。

大部分浅表IH在出现时呈散在点状分布,随着皮损增长、充分发育后,散在点状分布的皮损逐渐融合。也有出现时就呈融合分布的浅表IH。

本研究通过对散在分布和融合分布两种类型的浅表IH使用相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两种分布类型的浅表IH疗效已出现明显差异,散在分布的浅表IH有效率(21.95%)已明显高于融合分布的浅表IH有效率(5.56%)。随着疗程延长,散在分布的浅表IH更容易达到Ⅲ、Ⅳ级疗效,两组差异更明显。治疗20周后,A组有效率达到100%。提示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散在分布型浅表IH效果更好,更容易完全缓解。比较两组激光治疗次数发现:散在分布的浅表IH平均激光治疗次数更少,疗程更短,不良反应更少。

EI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灵敏的红斑检测指标,已广泛应用于鲜红斑痣[6-8]、痤疮[9]、黄褐斑[10]等疾病的疗效评估。本研究对皮损部位进行EI值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融合分布浅表IH EI值明显高于散在分布的浅表IH EI值及对照组;治疗后两种分布类型的浅表IH EI值均逐渐下降,但散在分布的IH EI值下降更明显;治疗16周后,散在分布的浅表IH EI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治疗前浅表IH皮损内丰富的血液蓄积导致EI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融合分布的浅表IH尤其如此;治疗后浅表IH皮损内血液蓄积减少,皮损EI值下降,散在分布浅表IH EI值更快接近对照组,EI值下降与疗效相符合。

综上所述,浅表IH疗效、激光治疗次数与皮损分布特点密切相关,散在分布的浅表IH激光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次数更少,不良反应更少。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浅表IH除了能减少皮损增大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外,还能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从而减少治疗费用。

猜你喜欢
浅表瘤体激光治疗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和对面容美观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CT与高频超声对不同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