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参演剧种调研

2020-11-06 05:27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梆子剧种剧目

葛 欣

为迎接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到来,笔者于2019年12月23日至27日赴山东省调研该省2020年参演剧种、剧团的生存状况和申报剧目情况,在山东省文旅厅艺术处和山东艺术研究院的协调和安排下,调研了4 个城市的8 家剧团8 个剧种。

剧种剧团调研

王皮戏和莱芜梆子。王皮戏是稀有剧种,也是濒危剧种,亦称“王皮调”,是以民间“秧歌戏”的演出形式为基础,逐步衍化发展起来的一个小型地方戏曲剧种,节奏平稳舒缓,旋律起伏委婉,边歌边舞,诙谐逗趣。因其只有《十八大姐斗王皮》一个主要剧目,戏中的主要角色叫王皮,故得名“王皮戏”。济南市文旅局会同专家在相关摸底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王皮戏《十八大姐斗王皮》参演2020年百戏盛典。该剧目讲述王皮匠先后娶了18 个老婆,各有残疾,元宵节王皮把她们唤出一起去看灯,众人互相嘲谑。表演时演员载歌载舞,唱腔为曲牌连缀体,演唱时不用管弦乐器,只敲竹板配合。该剧由现存的唯一的庄户剧团演出,适合在户外广场演出。我建议参演演员为该剧种省非遗传承人70 多岁的老演员梁广斌,因为“他身上每个细胞都是戏。”倘若换了年轻演员,估计要变了味。莱芜梆子,亦名“莱芜讴”,又称“靠山梆子”“本地梆子”,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稀有剧种。莱芜梆子道白清晰朴实,唱腔高亢奔放。在莱芜梆子报送参演剧目中,有新戏《红柳绿柳》《儿行千里》和传统经典代表性剧目《赵连岱借闺女》,其中《红柳绿柳》是新创剧目中的佳作,曾拍成过电影,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戏。

蓝关戏。蓝关戏是在渔鼓道情的基础上,受当地语言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演变而成,该剧种的特征是“帮、打、唱”三位一体,一个人在台上独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不用丝竹管弦相伴,一直处于以“干唱为特点的徒歌形式”,演剧多以八仙传说故事为内容。12月24日,我们来到莱州调研蓝关戏,观看了两部蓝关戏视频:一部是新创、大手笔投入的《四知太守》,颇像吕剧和京剧,后来得知原是由京剧团和吕剧团联合演出。另一部是传统的、土掉渣的《西游记》,虽然录像制作于20 世纪80年代末,图像画面不清晰,但遮不住魅力,师徒四人逐一上场,各唱一段,唱腔各异,和而不同,各显神通。尤其猪八戒的形象,大鼻子像烟筒,大耳朵一只竖着,另一只耷拉着,夸张可爱。同一个剧种两出戏,天壤之别。当地一致推选新戏,笔者坚持选择老戏,宁旧毋新,大家相持不下。现场请老艺人唱了两段蓝关戏,有腔有调有特点,莱州吕剧团团长立即想拜老艺人为师。坚持传统,让蓝关戏原汁原味地活态传承下去,是百戏盛典遴选剧目的标准之一。

八仙戏。八仙戏是道情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形成。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皆为神仙聚会,亦唱亦舞,与蓝关戏颇似。25日,我们赶到临淄市淄博区五路口村,走访了唯一的八仙戏庄户剧团。演职人员着彩妆,兴高采烈地等着我们开演《西游记》,舞台上,妖精是台柱子,唐僧师徒跑龙套,功夫不如妖精,如何降妖?农村简陋的剧场里,农民演土戏,质朴接地气,可惜音乐、唱腔特点不明显。如果剧种发展走向标准化的专业化道路和模式化的现代化道路,把各剧种的特点削弱,个性模糊,剧种本体特点消解的危机严峻,令人担忧。

王皮戏《十八大姐斗王皮》

鹧鸪戏和五音戏。12月26日,我们顺道拜访曾参演2018 百戏盛典的鹧鸪戏、五音戏剧团,参观了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鲜樱桃”的邓洪山纪念馆。“鲜樱桃”饰演的小媳妇惟妙惟肖,梅兰芳先生在看过他的表演之后盛赞说:“社会上捧我们叫‘四大名旦’,其实你的表演比我们高,你如果是在北京那就是‘五大名旦’”。当时有顺口溜流传,“卖了裤和袄,也要看看鲜樱桃”“三天不吃饭,也得把鲜樱桃的戏来看”,可见“鲜樱桃”的受欢迎程度。当地戏曲研究专家藏有不少戏曲资料,其中有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鲜樱桃录制的一套唱片(国家二级文物),打算捐赠给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鹧鸪戏团长也推荐了三套清代戏服藏品,价值不菲,也表达了捐赠意向。

吕剧和柳子戏。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长期和五音戏、莱芜梆子同台演出,并在表演、化妆、打击乐方面受到东路梆子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戏曲剧种,统称为吕剧。柳子戏是在元、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成,以演唱俗曲剧目为主。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兼有高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罗罗等,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笙、笛辅之,属弦索声腔系统。27日,我们先后走访了山东省吕剧院和柳子戏剧团,与剧团团长、专家们座谈,吕剧院专家推荐传统经典剧目《姊妹易嫁》,柳子戏专家推荐经典剧目《孙安动本》参演百戏盛典。《姊妹易嫁》改编自蒲松龄同名短篇小说,用质朴幽默的语言刻画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一出鞭挞嫌贫爱富的世俗陋俗的喜剧。《孙安动本》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均曾被拍成电影,既有高腔的高亢,又有昆曲的婉转,别具特色。

4 个月后,莱芜梆子报送了《赵连岱借闺女》,八仙戏报送了《西游记·白云洞》,吕剧报送了《姊妹易嫁》,柳子戏报送了《张飞闯辕门》。王皮戏由东阿县山东梆子剧团报送了王皮戏《老来难》,是根据山东梆子《墙头记》一折改编而成。平阴县“全身都是艺术细胞”老梁不能前来。莱州市坚持报送新编历史蓝关戏《四知太守》,在原有基础上专门做了修改,增加了剧种特色“帮、打、唱”。

调研思考

调研总体起了一定作用,掌握了当地戏曲剧种发展实际情况,感受到剧种特色,发现了认识的偏差,通过沟通,对当地的剧目推荐有所帮助。现实比预期难,不走近剧种,不知道真实状态和真正特点;不走近剧团,不知道现实困境。小剧种生存状况风雨飘摇,特征削弱,大剧种发展比较复杂,也不易。以下有几点思考:

以剧种为本。重要的是剧种,不是剧目,也不是剧团。以最好的剧团演出最经典的剧目展现本剧种的特色与魅力。多位专家指出:“昆山出钱办百戏盛典,就该把好剧团、剧目的关,做好主。”我们对参演剧种剧团剧目不能无话语权,要提前介入,严把审核关。剧目是否能代表本剧种的特征?如果没有剧种特征,谁来看?最地道的剧种大会演才能吸引观众。各地不能为了利益均衡报送不符合剧种特征的剧目。

以内容为王。活动如果无内容等于人无灵魂,百戏盛典吸引观众的不是漂亮的包装,也不是花俏好玩的延伸活动,而是能够满足戏迷需求的内容,只要内容对观众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就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的尊重和信任。优质内容可以强化观众对百戏的粘连度并使之保持持续关注,不间断的优质内容提供与分享会像蝴蝶效应般促进百戏盛典全方位发展。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孙海翔说:“选择不太成熟的时效性剧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观众是上帝。戏曲观众在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剧种演员老化、流失,观众逐年减少,邀请演出的机会少,剧种生存主要靠政府补贴,和有限的送戏惠民演出。有些大剧种新创大戏,居然要靠地方组织观众观看。这是规律使然?还是人为造成?解决观众问题是戏曲剧种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百戏盛典如何才能让全国戏迷趋之若鹜?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逐步改变。

猜你喜欢
梆子剧种剧目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小剧种大舞台
新时代视域下沂蒙地区溜山梆子的发展与传承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梆子《捉放曹》的表演艺术特色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深山再次唱响300年山梆子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