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俏,马赛,彭嘉怡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行尿道狭窄再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尿道狭窄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再手术的患者,共74例,選取时间为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根据患者尿道外口狭窄、吻合口狭窄、新建尿道部位狭窄各症状的存在,分别展开相应的手术,包括外口成形术、尿道镜下冷刀切开手术等。结果:尿道下裂术后因尿道狭窄进行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6-86个月的回访中得知,大部分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已经得到很好的处理,但还有小部分患者存在狭窄复发、尿瘘情况,对应人数为4例、1例。结论:为改善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情况,医生需要对狭窄的长度、位置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以便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尿道下裂术;尿道狭窄;再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引言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尿道下裂术治疗技术不断成熟,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不过,从手术后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上来看,虽然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尿瘘对手术带来的干扰,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从临床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患者在接受尿道下裂术治疗后,尿道外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者尿路感染、尿道憩室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治疗效果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医师需仔细分析患者的症状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再手术的实施方案,改善患者的尿道狭窄,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74例尿道下裂术后行尿道狭窄再手术治疗患者的,共包含男女患者56例、18例,年龄最小1岁零7个月,最大不超过41岁。在患者接受尿道下裂术治疗后,尿道狭窄症状的发现时间为术后2周-52个月之间,主要存在三种尿道狭窄的情况,其中,32人尿道外口狭窄、40人为吻合口狭窄,2例为两口之间新建尿道部位狭窄。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存在残留阴茎弯曲、尿瘘、尿道裂开等不良症状。在具体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确认保守治疗无效后,再实施手术处理。
1.2方法
手术开展前,相关医师需要对患者尿道狭窄类型进行确定,观察狭窄区域的长度、所在位置等,在获取患者全部的症状信息后,对手术方案进行规划。其中,对于尿道外口狭窄患者,根据狭窄距离及缺损长度的不同以及其他情况的存在,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尿道狭窄情况进行观察,狭窄距离在0.5cm以下并且缺损长度超过0.5cm的患者共16例。根据一期尿道外口重建的条件,患者并不符合相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用背侧纵切前移、传统切开成形、Y-V切开成形、尿道外口切开成形几种处理方法;切开长度>0.5cm、符合转移阴茎周围皮瓣或拓宽原尿道板实施标准的患者14例,可选用Mastarde、Mathieu、Snodgraft、 TIP几种术式一期尿道外口重建成形手术处理;狭窄距离在0.5cm以下的患者共2例,观察患者的尿道狭窄情况,发现尿道迂曲或憩室合并存在,在手术处理中,将狭窄段切除,使其整体前移,自导患者阴茎头两端部位[1]。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40位吻合口狭窄患者,在手术处理过程中,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对于短段型或环状并且狭窄长度在0.5cm以下的患者,可借助尿道镜下冷刀切开。对于吻合口狭窄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可实施开放手术进行切除,或者将狭窄段切开,可见后一期尿道成形。另外,对狭窄切除长度进行测量,若长度小于0.5cm,可行端端吻合处理;若长度在0.5cm以上,行尿道间置吻合,并引入带蒂阴茎皮瓣。
本次研究患者中共2人为两口之间新建尿道部位狭窄,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尿道狭窄情况,明确管腔内梗阻的有无,倘若外源性瘢痕压迫单一存在,可实施瘢痕松解术来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后的6-86个月,对患者展开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术后尿道狭窄缓解情况。术后三个月,对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进行检测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计数单位分别用(x±s)、%拉表示,在t、x2检验方式下,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标准,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完成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最高不超过17.4 mL/s,最少不低于6.8mL/s,经过随访,狭窄复发共4人,其中,通过将置管时间延长,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共2人,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1人行定期尿道扩张处理,剩下一人需要再次手术。另外,残留轻度尿道憩室共1例。
3 讨论
在临床尿道下裂术后狭窄位置的观察中,吻合口、尿道外口两种狭窄类型比较常见。通过对新建尿道狭窄症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与手术次数多、成行尿道长度大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术后6个月内,狭窄症状的发生几率相对较大。此外,当附睾炎、尿路感染与尿道狭窄一并存在时,临床治疗通常会将保守治疗作为首选方案,在治疗无效后,才会考虑再次实施手术。从以上方法中的相关描述可知,针对患者不同的尿道狭窄类型,在手术治疗中,所采用的方法也往往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尿道狭窄位置、长度等其他内容的不同,故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以便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2]。
在本次研究当中,74位尿道下裂术后行尿道狭窄再手术的患者共69位术后尿道狭窄症状已经得到改善,足以说明这种再手术处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还是要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贾江华,齐进春,杜蕾, 等.69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经验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18(6):514-517.
[2]潘佳文.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性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