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

2020-11-03 05:45田秀兰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田秀兰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期。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在小学进行阶段性经典古诗文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心理和个性发展特点,也为孩子蕴藏了诗意人生的萌芽。本文将从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教学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经典古诗文的目标要求以及相关教学实践研究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教学意义;经典古诗文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教学意义

经典古诗文承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沉淀千年,经过岁月的发酵洗礼,散发着持久清香,泽被后世。读之,令人“三月不知肉味”,“不学诗,无以言”,一个人更应该拥抱诗意的世界!

开展经典古诗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语文的核心素养和诗意的人生修养,还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世界,培养孩子欣赏美、热爱美的艺术情怀。

二、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经典古诗文储备量和目标做出了具体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分段目标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要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能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要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教学实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经典古诗文教学呢?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一)制定计划,持之以恒,日有所诵

经典古诗文,渗透在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经典古诗文,应该在吟诵中传承。阅读经典古诗文,是与数百年、几千年前最纯粹、最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的灵魂之旅。痴迷朗诵经典的人,定是个性情中人。《毛诗序》有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由心发,也由声出。浸满深情的朗诵才能尽情宣泄内心的情感,饱含深思的声音才能完成生命的历练和洗礼。

古诗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分年级分层次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诵读计划,然后再每日诵读持之以恒。那么,该如何诵读呢?

小学特级教师陈琴是素读经典课程的创始人,也是古诗文吟诵专家,其独创的吟诵教学成功实现了经典课程化教学。素读不过分追求理解,只将经典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注重记忆和积累。诵读的最高境界则是我和诵读合而为一,于万籁俱寂中,忘记诵读,只是单纯地感动于灵魂的跳跃和人性之美。薛瑞萍认为诵读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古人创作诗词歌赋时,本来就是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进行,在深情吟诵中抒情言志,寄托情思。

陈琴老师的示范课《诗经·王风·黍离》,让我们听到了孩童吟诵的久违之声,让我们感动于其一唱三叹的吟诵之中所浸满的浓浓的黍离之悲和亡国之忧,让我们在哀怨悲痛的吟诵声中与诗人进行了跨越千年的邂逅。自然而然间,我们看到了埋没在荒草之中的周朝宗庙遗址,也感受到了一个士大夫心中理想大厦顷刻坍塌的哀痛之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融情的吟诵声中绽放的人性之美,在融入吟诵者声音的同时,也深深地融进了我们的生命之中。然而,吟诵这一璀璨的文化艺术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竟已至失传边缘!可悲可叹!

(二)方法指导,深入感悟,学会鉴赏

古诗文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古人写诗,字斟句酌,推敲不已,讲究“诗眼”和炼字。在教学过程中,需先和学生品析重点字词,感悟语言风格,鉴赏表现手法,再整体感知全诗文,把握优美意境和深层主旨。蒋媛媛认为我们必须对所诵读作品的情感、意境、节奏和基调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才能把作者之情内化为诵读者之情,在诵读时有所升华,完美演绎。

(三)形式多样,综合学习,激趣增彩

反复吟诵是感悟语言魅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但若只有这一种方法,则过于单调。我们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文活动,比如班级诗词大会、诗文游戏、趣味改编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带领学生叩响经典古诗文的大门。

诗歌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可设计七项相关活动,具体包括:①收集喜欢的古诗词,并学习进行诗歌分类,拓展词、曲的知识以及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②学习赏析古诗词,拓展五言律诗知识,小组合作完成诗集;③小组合作以手抄报形式展示古诗;④阅读并指导孩子有感情朗读儿童诗,动手创作属于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⑤先在小组内部交流原创诗歌,再在全班舉行原创诗歌作品交流会和朗诵会;⑥以思维导图形式总结学习过程;⑦诗歌知识竞赛。

刘臣认为以经典诵读为主线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及把经典诗文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班队活动、艺术活动、“大课间”活动等结合,尤其是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仅成功探索出很多有效的途径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有效把握多维的价值间张力以整合课程资源达成陶冶人生命的目的。故而他建议运用熟读成诵法、联想法、诗文配乐法、诗文配画法等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这是诗性与教育的融合,是诗性化教育。

四、结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意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让我们在教学中步步落实,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诗文,为他们涵养一颗诗心,蕴藏一份诗情。希望孩子们能爱上阅读经典古诗文,拥抱灿烂的诗意人生!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