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价值探讨

2020-11-03 02:39谭庆彬蒋尊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脑神经阿替普溶栓

谭庆彬 蒋尊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残疾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征,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高发疾病,由于发病后脑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因此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的溶栓治疗,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起着关键性作用[1,2]。为此,此次研究详细观察了运用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5~72 岁,平均年龄(58.5±4.2)岁;病程10~39 d,平均病程(24.5±4.5)d。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59.0±4.5)岁;病程11~39 d,平均病程(25.0±4.8)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本次参与观察的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表现、CT 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纳入的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所有患者和家属均详细了解了本次治疗研究内容及意义,自愿签署本次研究知情书;并且能积极配合完成所有治疗流程。排除标准:智力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血管、肾脏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并迅速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和全面检查。对照组行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给药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90 mg,首次给药剂量的10%需在1 min 内完成静脉推注,余量行静脉泵入1 h 内完成。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按0.6 mg/kg 给药,最大剂量60 mg,1 min 之内完成静脉推注首剂量的15%,在1 h内将剩余剂量静脉泵入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和清除氧自由基等,并且在溶栓后24~36 h对患者进行头颅CT 复查,掌握患者病情变化[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 量表评定,总分为42 分,分数越高,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②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抢救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经检查脑神经功能损伤较轻;有效:患者抢救后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好,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经检查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为中度;无效:患者抢救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生命体征仍处于危险状态,脑神经功能损伤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13.2±1.2)分低于对照组的(20.6±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2.9%,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及缺氧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后会对脑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导致患者救治后的致残率极高[4]。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溶栓治疗,通过治疗恢复患者脑部正常血流,减轻缺血程度及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但由于该病发生比较危急,且病程进展极快,因此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采取最佳的溶栓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6]。阿替普酶是临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之一,该药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同时包含多种氨基酸,能够选择性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达到激活纤溶酶原、促使纤溶酶转化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脑神细胞损伤程度[7,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该药品的不同使用剂量所达到的临床效果尚存在争议。如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建议应用标准剂量0.9 mg/kg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药物治疗,而日本相关医学指南中认为使用0.6 mg/kg小剂量用药标准进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9]。但在我国相关研究中所阐述,由于中国人种族、体质以及脑卒中发生因素等多方面与欧美国家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适宜采取标准剂量0.9 mg/kg 溶栓标准[10]。为寻找一种静脉溶栓效果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本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了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并探讨对比临床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最终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但由于本次的分析数据依然有限,所以还望广大专家与学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用药治疗再做深入的研究讨论,通过多方研究提高临床抢救效果及安全性,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尽早控制,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脑神经阿替普溶栓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篮球运动员运动与脑神经相关性研究
经颅直流电配合语言训练对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