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外研版初中英语Module7 Unit2 It is still read and loved为例,尝试探究如何在翻转理念下设计出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协作探究、释疑拓展、互评反思的目标。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贾凌燕(1985.11-),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合肥育英学校,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阅读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树立全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知识传授为主,很难践行学习活动观,而在翻转环境下,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又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时刻保持思考状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3E 3阶段”的教学步骤,即将3E( Experience-Explore-Express 体验——探索——表达)与3阶段(Pre-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 reading)相融合的模式,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实现初中英语翻转阅读课堂。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要落实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翻转阅读教学,就需要学生在微视频、任务单的引领下,通过读书、思考、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自主设置与语篇内容一系列关联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获取信息,表达个人或小组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任务单反馈和课内展示课上的疑问,提出有实效性、层次性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读前活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在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的养成中,阅读体验(experience)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即对阅读产生正向积极的态度。教师通过推送微视频和任务单,引导学生整体解读文本,使学生在“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读”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
1.What to read。本单元的话题是“名著”,文本主题为“《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书评”。文本共四段,涉及书本简介、人物角色、喜爱章节、本书主题和语言特色。清晰的书评结构,有利于学生获取和梳理文章的结构化知识,学生在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基础上积累新的阅读方法,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进而转化为语言能力,培养高阶思维。
2. How to read。课前,各组通过仔细品读文本精彩章节或语句、网上资料收集、在线师生、生生网络平台互动、讨论的方式,设计制作PPT,最后由小组长汇总组员阅读成果,并准备与同伴分享。
3.Why to read。教学目标需要体现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体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发展。
本节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更多的相关话题内容信息。
(2)梳理、概括主要人物关系,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结构化知识。
(3)分析、推断作品的主题意义、语言特色、人文色彩,扩大文化视野。
(4)评价、学习做事方法,总结读书方法和写好书评的方法。
二、读中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成果展示与交流
英语学习活动观包括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在生生、师生共同探究学习(explore)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低阶向高阶逐步发展。
1. 学习理解类活动。(1)语境创设,回顾文本。教师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分钟宣传片,要求学生结合所读文本,回答相关问题。接着,教师分享豆瓣网对这本书的评分数据及短评,初步探讨书评应包含的内容。
(2)提取、梳理、整合信息。第一组学生将语篇的人物描述和网络图片的讨论相结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全班学生对故事的主要人物关系进行信息的提炼、整合。同时,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Did you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like Tom
If you were his friend, wha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him
From Toms adventur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2. 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1)描述与阐释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第二组学生可以以网络微课为载体,以语篇为依托,活动聚焦共赏文学作品背景知识及写作风格。自主设計出课堂小测:
① What can you learn about Mark Twain(Multiple choice)
②Where and when is the story set
③ Do you know what happened in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US
④ Why do you think Mark Twain describes some adventures of a boy
⑤ Is it necessary to know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a great book Why or why not
(2)主题探索。第三组学生播放与文本第三段相关的电影片段,组长引领学生沿着How and why did Tom change的线索,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深入探索主题,学会分析与判断。
Why did Tom hide and watch his funeral for a time
How did Tom feel after attending his funeral
Suppose Tome didnt hide, what might happen to him
What did Tom learn from his funeral
3.迁移创新类活动:师生共赏。(1) 人物性格解析。教师在处理What do you think of Tom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再读文本并设计问题:
①Although Tom is an orphan,he is still active,brave,kind and helpful,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②When Tom always gets into trouble, what decision does he make Do you agree with him.
③If you were Tom ,what would you do next time.
(2) 作品主题与文化聚焦。作品主题与成长有关,教师针对学生课堂交流互动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各组组内进行讨论Why does the writer choose a funeral as his favorite part;讨论完毕,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和反馈;接着,教师要指导学生再读文本第三段,圈出Tom和家人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思考故事主题。在学完整段语篇后,学生还就人们为何要去教堂参加葬礼提出疑问,教师通过中西方教堂文化的对比,鼓励学生关注作品背后的时代特征,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
三、讀后活动:语用表达,学习能力形成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用,自由运用语言的产出活动,是大量输入之后的自然输出,是学生在一定语境下的多层多元表达(express)。学生在亲自参与和实践中感悟、体验、发展语言技能,进而获得综合运用能力。
1. 主题意义探究。本模块话题为“名著”,笔者以Why do people like to read great books Are all the books written by great writers great What kind of books can we call “great books”进行发问,引导学生理解“名著”的内涵,以此升华文化品格探究。
2. 话题写作。写前,教师可以引用课外材料,鼓励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自由表达,并总结写作框架(如图1),学生联系实际,通过选择资源、整合资源、综合运用语言的方式,实现超越语篇的迁移和创新,从而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写作思维框架图。
笔者巡视各组交流成果,将作品通过微信分享给所有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鉴赏由他们自己创作的段落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四、结语
作为一节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翻转课堂阅读教学,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依托网络学习支撑进行互动,课下根据阅读任务,积极进行阅读合作学习,并在课堂环节分享阅读经验、探究文本主题和语言特色、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了读写融合,为教师在课堂环节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这与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课堂学模式相比,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代表着未来的学与教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丽娅.传递正能量——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活动设计与实施[J].校园英语,2014(18):131-131.
[3]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