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摘 要:全日制教育硕士在两年的培养时间内既要学习相关课程满足学位申请的学分要求,又要加强教育实践、实习,完成毕业论文。江苏师范大学构建了“互联网+”支持的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将两年时间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融合方式,并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实践应用,最大限度地进行相关要素的线上与线下融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融合、学习者自定步调与同步协作学习融合,提高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其综合能力,为其未来成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0-0077-04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提出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不仅为基础教育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而且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推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对于在职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虽然没有工学矛盾,能够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硕士课程的学习和论文的写作,但是,由于缺乏特定的职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因此全日制教育硕士明显表现出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弱等问题[1]。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既要学习相关课程满足学位申请的学分要求,又要加强教育实践、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如何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发挥无限的潜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了必然。
本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 “阶段—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既解决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与高质量达到专业学位毕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为未来成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1.“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涵义
“阶段—融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为促进人才培养将相关要素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创新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支持下,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两年学习时间分为具体的七个阶段,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融合、学习者自定步调与协作学习融合的方式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分阶段递进式培养。各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同时有针对性地提供融合指导服务,实现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2.“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内容
如图1所示,“阶段—融合”培养模式旨在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具体指导方案,同时也为该群体提供一种满足个体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式。
(1)第一阶段——课程融合和教与学融合。这一阶段的课程融合主要是强调不同专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共同研修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形成跨学科意识,达到学科融合,拓宽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吸纳新知识,为之后的实践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打好理论基础。教与学融合是安排教育硕士协助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辅助工作,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锻炼其自身的教学能力,熟悉教学环境,提升教与学的综合能力及教师专业素养,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夯实基础。
(2)第二阶段——同伴沟通融合(反思交流)。这一阶段是第一寒假期间,全日制教育硕士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工具学习MOOC等网络教学资源,研修学术写作需要的基本素养课程,了解学术动态与发展方向,思考、撰写小论文。同时观看研究优秀教学视频,如“一师一优课”,注意思考教学环节的把握与设计。在此过程中,强调与同伴的沟通融合,建立学习共同体,讨论协作,共同完成知识迁移内化、扩展思维,进行更加深入地反思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进步,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3)第三阶段——课程融合和学研创融合。这一阶段的课程融合主要是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共同修读部分专业课程。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深入沟通协作,共同学习一些专业课程,达到学术知识的升华和内化,促进其完成高阶的知识建构水平和认知过程层次。此外设置专业相关的前沿专题课程,深入挖掘探究,紧跟专业发展步伐,突出专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参与导师团队的科研课题,开展助研工作,提前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为后期完成高质量优秀的毕业论文做准备。教学技能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组织教育硕士集中培训,开展专题讲座、教学技能展示与评比,以赛促学,提升教育硕士的教学能力。
(4)第四阶段——课程融合和学习与实践融合。这一阶段的课程融合主要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在职教育硕士共同修读一些专业课程。在职教育硕士多为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这恰好与全日制教育硕士互补,借此机会加强交流与探讨,互相学习,并且利用宝贵的暑假时间,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同时,此阶段也强调全日制教育硕士重视学习与实践的融合(社会教育),可以到基础教育之外的机构进行业界锻炼,比如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等,同时参与相关机构组织的创客教育培训或者研讨会、机器人教育大赛等志愿服务工作。
(5)第五阶段——学习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和“双指导”融合。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创新,这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践融合上。同时,采用“双导师”融合的方法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交叉指导和交流[2]。在高校导师和相应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導交流下,进行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实质工作,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专业素养,丰富实践经验,也为论文的实践环节提供数据支撑。
(6)第六阶段——同伴沟通融合(迁移、内化)。这一阶段是第二寒假期间,通过与同伴沟通融合,将前面的积累进行迁移、内化。该阶段又回归到网络空间,与指导教师和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学习和研究心得交流,综合前期的调研与实践,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7)第七阶段——深度与系统融合。继续进行基础教育的实习实践工作,迁移、内化、升华前六个阶段的内容,通过网络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职教育硕士、校内外导师等进行论文和实践交流,缩短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周期,撰写好毕业论文,达到学习、实践以及论文的深度与系统融合。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针对2017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按照七个阶段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1.夯实专业基础
(1)课程学习
学位基础课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这几门课程由全校2017级教育硕士共同学习。由于大家来自不同专业,在共同学习这些课程时,会站在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跨学科、跨专业交流使教育硕士视野更加开阔,跳出思维定式,借鉴其他学科和专业特色与优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3]。而对应的课程作业,教师会要求教育硕士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学习经验去思考完成,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促进专业素养的发展。
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有《教育媒体智慧应用研究》《智慧教育服务研究》《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三门课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一起学习,有利于弥补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学术研究上的不足。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学校实行分级教学,以考研英语成绩为基础,按成绩段划分为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将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级教学,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情,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使教育硕士更好地适应教学难度,有利于个性化学习。
(2)实践活动
在第一学期进行一个月的课程学习之后,学校组织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交流沟通,学习其教学经验,观摩其课堂教学方式及课堂掌控技巧,了解一线教学现状,为此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学校为研究生设置了“三助一辅”岗位,即助教、助管、助研和辅导员,给研究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让研究生接触和切身体验校内相关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2.打牢研究基础
因为第二阶段是第一个寒假期间,所以鼓励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家期间利用网络及社交软件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和反思。主要集中研读专业文献,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小论文的思考和撰写。同时,研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并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新课标进行探究。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探讨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为毕业论文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3.发展专业素养
(1)课程学习。这一阶段,部分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研修,安排的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有《教育原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信息化教学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班级及课堂管理艺术》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
(2)项目研究。根据导师研究领域、自身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与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隊指导下开展研究,由学校和学院以立项的形式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3)教学技能提升。学院组织由三位专业教师组成的培训指导小组,每周进行教学技能指导训练。每位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参加学校举办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教学技能,为未来成为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做好准备。
4.促进专业交流
第四阶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第一个暑假,也是唯一的一个暑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职教育硕士来校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这个阶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在职教育硕士面对面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阶段。我们安排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STEM课程开发》等课程,大家一起研讨教材、交流教学设计,共同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充分利用在职教育硕士的实践经验,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与导师、同伴就毕业论文的选题、思路等进行交流,在研讨中修改、完善论文选题和设计框架。
5.提升专业能力
(1)实习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的实习单位选取省内、市内信息技术学科最强的中小学,安排学科优秀教师甚至特级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保证在教学技能、教师素养、实践研究等多方面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最强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
(2)研究实践。利用在基础教育实习的机会,全日制教育硕士展开调查或实践研究,为论文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数据支撑,对理论进行实践验证,使其研究更充实、更真实、更有价值。
(3)专业技能提升。这个阶段有很多相关的专业比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个个领衔比赛项目,人人参与不同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学院成立参赛工作室,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育硕士提高作品质量和参赛水平。
6.完善毕业论文
此阶段是毕业前的寒假期间。在学期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毕业论文的预答辩,目的让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充分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确保开学后的盲审和答辩。因此,寒假期间主要利用网络空间,与校内外指导教师、学术学位研究生等进行交流,提高和完善论文的质量,同时巩固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7.提升就业能力
在继续进行论文完善和提升的同时,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都要参与学校、学院等组织的就业面试培训。校内外导师针对就业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并帮助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心理疏导等,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位教育硕士既能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又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效果
针对2017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7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学习能力相较于本科阶段有很大的提升,所有学位必修和选修课程平均成绩都在良好以上。参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每人都有各级各类获奖经历,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校级以上奖励37项,其中省级及以上奖励10项。学术研究水平提升较快,共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4篇,人均2篇,其中CSSCI期刊1篇,核心期刊2篇,SCD期刊6篇。7位全日制教育硕士都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取得毕业资格,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且满意就业。
通过一轮的实施,“阶段—融合”培养模式初见成效。2017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对该培养模式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认为自己在短暂的两年硕士生涯中过得充实有意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比赛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以后的深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一些问题。如时间安排较为紧密,学习强度较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时间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学习等。虽然我们采取“阶段—融合”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就实践过程来看,还是需要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制延长为三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另外,要加強全日制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以使“双导师融合”达到最佳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18级和2019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正在进行改进和完善,期待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车丽娜,徐继存,王敬政.基于“经验学习圈”的实践理性培养——论全日制教育硕士生“三段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3):13-18.
[2]张芳玲.“双导师制”在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J].高教学刊,2019(24):150-152.
[3]王帆,史贝贝,王珣.全国首届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分析——兼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92-100.
[4]张东海.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45-52.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