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圆
摘 要:缺乏目标、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常常导致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激励教学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就业危机意识以及提升实践能力等。本文主要分析激励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激励教学
引言:
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目标缺失以及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通过情感疏导、设定目标、增强互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一、作用分析
(一)激发学习热情
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常常导致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难以对专业课程产生足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自身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缺失对造成这种不利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来提升学生参与专业课学习的热情。激励教学的运用在改善课堂气氛、提升学习热情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应该积极地利用激励教学法[1]。
(二)提升危机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竞争压力缺乏足够的认知,因而老师还可以通过激励教学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现状、将来的职业规范等进行充分的思考了解。让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就业产生理性的认知并通过适当的压力来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形成一定的危机意识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其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动力。
(三)提升实践能力
老师在开展激励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通过积极地互动、广泛地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电子商务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常常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活动激励、游戏激励或者竞赛激励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激励教学实施策略
(一)关爱学生
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弱项,还有部分学生会存在厌学的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其在专业课学习中处在一种情绪低迷、行动迟缓和热情不足的情况下。因而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和困惑。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心理疏导、讲解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在日常的教学互动中应该经常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另外,少数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还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感困惑或者沉迷网络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老师在专业课之余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辅导,故教师还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二)设定目标
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自己通过学校内的各种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就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长期保持这样的思维必然会导致其在日常的专业课学习中缺乏正确的目标,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对其将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等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负面作用。因而老师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时应该通过设定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来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在完成校内考试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等。在组织专业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明确的目标来强化学生的标准意识[2]。
(三)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常常存在学生参与感低、互动性差以及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少老师在教学时主要围绕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来组织讲解内容,互动性内容太少。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创业大赛、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产品和场景来设计出电子商务营销策划方案,然后在课堂上邀请每一个小组都对自己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课堂展示和思路分享。这种激励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中,进而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第一,中职院校应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来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外实践平台。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可以对专业课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实践以及强化自己对本专业的认知水平。第二,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对那些具备商业潜力的电子商务策划方案提供一定的资源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落地。培养具备创业、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向来都是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而学校应该通过积极的鼓励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思维以及对想法进行落实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日常教学存在学生参与感低、积极性差以及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关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方法来激励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勇海.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00(005):00059-00059.
[2] 韦英灼.农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