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庄
摘 要:基于“三环智能”课堂模式的内地西藏班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介绍我校数字课堂的研究情况,以《整式的加减法》为例,在目标—导学—检测的课堂活动中,借助智能平台,实现课堂智能“互通、管理、互动、诊断”,提出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内地西藏初中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式,希望能为内地西藏初中班数学概念教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三环智能”课堂;内地西藏班;概念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9月起,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支持西藏的教育发展,开始招收内地西藏班初中班。学生来自西藏各个地市,其中农牧民生源占70%。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占20%,有点兴趣的学生占50%,30%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数学重要、有用而进行学习的占38%,被动学习的占62%。学生长期远离父母,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少了解和监督,改变数学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数学个性化发展,借助互联网+新时代信息技术,让西藏班学生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技术,提升内地西藏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西藏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二、“三环智能”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4版)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如何能够推动智慧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是我国教育值得深思、关注的问题。为此,我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课堂模式,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环智能课堂”模式,进行多年实践研究,形成了高效、智能的课堂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该课堂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硬件技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方的互联互通。
智能课堂可以智能“互通、管理、互动、诊断”、贯通“学科与技术、课堂内外”的特点,学校通过多年“三环智能”课堂的教学实践,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数学课堂,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三环智能”课堂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笔者以数学课《整式的加减一》,设计了一节概念课,旨在探究如何在我校“三环智能课堂模式下开展数学概念教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2节第一课时,是一节基础概念课。根据新课标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我校2018级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该班藏族学生能熟练使用平板,采用“三环智能课堂”模式上课,全面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本节内容前面已经学习过整式、单项式及多项式,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三)教学目标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同类项的意义,并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类等活动认识同类项,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识别同类项,初步体会数学分类思想;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经历小组合作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1 情景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智能平台同屏视频给学生,观看视频后,通过超市情境导入进行提问,超市水果如何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后通过点名形式让学生发表看法,导入本节概念课的课题及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该视频的呈现意在激发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产生强烈的探究本节课的好奇心理,导入了学习目标,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提出具体学习目标,并把数学抽象的同类项概念与生活背景相联系。
活动2 概念形成 认识同类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智能平台,发布同类项的微课,围绕课堂学习目标,学生进行多元的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课本,或是通过微课,或者通过网络资源,教师PPT,开展自主学习,初步探索同类项的概念。通过平台截图发布问题如下,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1.找朋友:请将下列同类项用线连起来
学生3分钟内提交系统后,教师发布互改任务,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之后进行互改,教师通过一体机线上同屏对比,巡视抽查后,根据得分情况,由学生利于平板进行讲解展示,形成对同类项概念的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通过智能平台资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设计的问题则是巩固找同类项是让学生得到“两个无关”和“一个特殊”,即找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顺序无关,常数都是同类项,让学生更加明确影响同类项的因素,达到从各个角度去剖析同类项的概念,更深入地了解同类项的概念。
活动3 概念检测。系统从课件把以下两个概念题作为检测题目发送给学生,学生利用平板系统迅速完成提交。
1.(2016崇左)下列各组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2.(2016常德)若与是同类项,则的值分别是( ).
A.2,3 B.3,1 C.1,3 D.3,2
設计意图:学生提交后,教师利用平台线上统计学生的检测的得分率,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针对性导学或者进行课后跟踪个别辅导。
基于检测的结果,概念的导学更加精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看,习得了一个新知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训练,就会很容易遗忘甚至消失,利用以上两道检测题也更进一步巩固新习得的概念。
活动4、探索合并同类项法则
1.计算
系统推送自主学习问题和微课素材,根据两题计算的方法,探究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
设计意图:带着这两道计算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从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原理是一样的,在数的运算中有乘法分配律,那么在整式的加减法中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类比数的加减运算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式通性”,充分体会由数到式、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
2.合作探究学习,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
用以下的图形来验证,并归纳出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完成自主学习之后,出示问题,利用图形验证计算的结果,并小组探究归纳出法则,小组分享学习成果和体会,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设计意图:纯粹的数式运算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以上用不同的方法求面积也能得,这样的设计让合并同类项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有形的,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重要数学能力。小组内交流归纳的法则,互相补充,形成更规范准确的法则,最后全班师生交流,得出最终的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智能平台可以实现学生在自己平板上进行全面展示,并把展示过程保存在自己的学习记录中。
活动5 巩固合并同类法则
1.请你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
通过主观题训练的形式发送至学生平板,学生根据法则自主完成,教师密切通过系统巡视典型做法,并录制学生的典型做法,在线生成课堂微课。学生完成之后通过平台发送班内互改。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2题的训练,一是巩固法则的运用,二是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平台互改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做法与其他同学的做法不同,自己了解到错误点。典型学生答题过程及时生成微课,对学生是一种学习的激励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记录也一一记录,为基础较弱的学生后续提供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素材,对西藏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帮助很大。
活动6 课堂检测
1.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
2.你能求出当时,下列代数式的值吗?
智能平台发布课堂检测题目,学生自主在平板上进行作答提交,小组交流后,形成初步的计算方法,教师推送互改后,根据得分、学生错误集中点,进行学生说题形式导学。
设计意图:第1小题检测学生对法则应用的达成程度,为课后作业布置,个别学生辅导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及时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马上针对性地辅导纠正;第2小题的检测一是让大多数学生会直接代入进去计算的缺点,计算复杂,体会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加减的必要性,让学生水到渠成的知道这类题型要先合并化简再代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活动7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设计以两个问题,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带着问题小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平板拍照上传,并进行分享,全班补充完善。
课堂小结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概念课学习的一般过程,并让学生自由大胆的发表个人观点,集体补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四、结语
总之,基于“三环智能”课堂模式下的内地西藏班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聚焦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借助“三环智能”平台,以数学活动为抓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讲授型微课资源,化概念的抽象为具体,联系生活,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智能检测,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实现精准导学,高效导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通过技术,打通课堂内外,关注课外学生数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尊革.内地西藏班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123-124+129.
[2]朱湘紅.数字化校园建设助推师生成长[J].基础教考,2017(08):23-24.
[3]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