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

2020-10-30 01:57王凤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0期
关键词:汉语交际汉字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威望的逐步提高,世界各国人们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的浪潮。然而语言不仅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工具,更富有文化内涵。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汉语词汇、语音、语义等知识的传授,同时也需要融合相应的文化内容,把中国文化与语言教学串联起来,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一、文化融合于教学的意义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我国优秀文化,不仅能够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且能够使其他国家对中國产生认同感和增加国家之间的亲和力。同时,语言与文化互为前提,语言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形成语言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不仅单纯是语言知识的传递,还需要从语言的文化中整体上把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外国学生停留在语言符号的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学习学生反而会缺乏相关合理性文化因素的解读,在交际中容易产生困惑,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型

(1)对外汉语中民俗习惯文化

由于学生群体来自世界各地,相互之间存在着迥异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母语特征,课堂上先入为主的母语文化势必与中国文化产生冲突。教学中,有关风俗习惯文化的学习,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讲授标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常除了给学生们要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外,还涉及部分风俗习惯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在日常的交际中也会在潜意识中运用到。这主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语言手段、心理思维和价值观念,也包括人们之间称谓的使用、问候语的表达、见面道谢或者告别等常用语的使用等。民俗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固有的特征,差异性在体态语的表现上就会纷繁多样,在国际的交流中,只有真正的掌握了对外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才能真正理解对外的体态语。

(二)体态交际文化

体态交际文化涵盖面广泛,包括日常的见面问候语到一些委婉语的表达或者一些体态语和禁忌语等,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在体态交际上的区别。语言的交际文化主要是通过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等。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内容繁多,涉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范围较宽广,而这些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都会体现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发现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常见的事情,外国学生而言会觉得不可思议。例如,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经常是:“你吃了吗?上哪儿去?”而这些句子直译为英语成了一个问句,并非打招呼,更多的是向对象提出问题。对于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来说,首先需要很好的理解中国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贯于汉语学习中。而作为汉语教师,在加强外国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在汉语交际中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文化的问题,如何真正地理解中国人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历史宗教文化

中华民族的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中国的历史宗教文化不仅对世界各族人民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整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也提供了一定依据。汉语中的很多词汇的意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联系,诸如“科举 ”、“退避三舍”、“红娘”等词语的意义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这些词语或成语、格言警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语言教授以外,还要注重传递中国宗教历史文化多样性的信息,而外国人要学好汉语,就需要逐步的去理解和学习汉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知识。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融入方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授要讲究合适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以下列举了几种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文化融入的方法。

(一)举办专题讲座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通过举例、分析、对比的方法将汉文化知识更加直接的传递给外国学生。例如,对于留学生来说汉字的是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日常的汉字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个介绍汉字文化起源的讲座,同时融合一些相关的基础的文化背景,促使外国学生认识到到汉字是有章可循的,由此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中高年级留学生则以“具体的汉字与文化”为专题,介绍受历史文化影响下汉字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比如一组以“月”为部首的汉字:肝、脾、胃、肾、胖,其 这里的“月”本义是“肉”。因此这几个汉字的意义跟“肉”相关,即语义特征是[+有肉]。

(二)随机融合法

随机融合法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传授的同时考虑文化导入,即在给学生们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同时,以一些词汇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中,随机融入法文化教学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差异对比法。就是将留学生的母语和学习的第二语言进行对比。重点是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母语和文化对第二种语言学习的干扰,清楚文化差异,克服学习者的障碍。同时将相异的文化内涵符号进行阐述、比较,让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

背景阐述法。留学生对于汉语言知识本身在词语和语句上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是他们真正所感到困惑的却是隐藏在他们身后的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理解词汇含义,需要对词汇背后所涵盖的文化意义进行阐述,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法,让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不仅只是停留在字面含义上。

(三)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文化实践法主要是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跟中国人顺利交流、沟通。文化实践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延伸方式,是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之余,进行文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补充课堂上汉语言文化教学的不足,使学生们能够在真正的环境下锻炼语言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学习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陈光磊.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1997.01

[2]张蓓.寓汉文化介绍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及其方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1.03

[3]孟子敏.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02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作者简介:王凤,出生年:1988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成都,学历:研究生,四川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传播。

猜你喜欢
汉语交际汉字
学汉语
两块磁的交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语与拼音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