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

2020-10-30 08:47孔东民唐琦项君怡
关键词:密集度劳动密集型劳动保护

□ 孔东民,唐琦,项君怡

一、引言

在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我国进入经济结构的转型攻坚阶段,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以技术与服务为导向的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合理有效配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员工福利待遇逐步得到重视与提升。

在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需求下,我国也逐步加强劳动保护的立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较于1994年发布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范围、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竞业禁止、欠薪等多方面进行细化和限定,限制企业用工行为,强化劳动保护力度。由于《劳动合同法》颁布与实施会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企业改革与国民就业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多方争议。其中,支持的声音表示这是法制建设的进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反对者认为《劳动合同法》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不利于企业经营和发挥低廉劳动力优势。

我们希望关注在劳动保护加强情况下,劳动保护会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占比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产生激励效应还是负面效应。从理论上讲,劳动保护会对劳动投资效率产生正负两种效应。一方面,激励员工劳动积极性、投资专用性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生产率[1];与此同时,提升的用工成本让企业难以解雇员工,慎重雇佣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升级,选择更有竞争力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长期选择。另一方面,较大的解雇成本使得企业由于难以解雇不合格员工,从而造成人员冗余,企业负担加重,经营弹性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降低。

本文以2000年至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劳动合同法》冲击给企业的劳动雇用投资、经营决策带来的影响。考虑企业异质性对冲击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采用企业的劳动密集度作为标示,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发现,随着劳动保护增强,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其劳动投资效率显著降低。我们又对员工雇佣数量和员工雇佣结构进行探究,发现企业会加大员工雇佣,尤其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扩大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员工雇佣,而民营企业加大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雇佣。由此看来,在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中,民营企业更加灵活有效。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对此,我们又进一步分析不同融资约束下劳动保护对民营企业员工雇佣数量和员工雇佣结构的影响,发现较高的融资约束会抑制资本劳动比的提升,即使存在员工冗余,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也可能继续超额雇员,且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有更大的需求。最后,我们在后续检验中发现劳动保护带来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创新水平的降低。

我们的贡献可能在于:第一,丰富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劳动保护出发,将《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保护增强的外生冲击,考虑不同劳动密集度这一企业异质性,探究劳动保护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第二,丰富劳动保护的微观效果。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劳动保护对居民就业、产业升级、要素替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发现企业在人力资本结构调整方面也有明显变化。

文章随后内容按照以下顺序展开: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回顾过往劳动保护与劳动投资效率相关文献;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和模型设定;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进一步探究;第七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劳动力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随着人力资本在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劳动投资效率也被各界所关注。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赖德胜和纪雯雯(2015)发现人力资本在政府部门配置过多不利于经济增长[2]。王珍珍和穆怀中(2018)认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及其外部性显著提升了城镇化水平[3]。曾庆生和陈信元(2006)对比企业性质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承担更多超额雇佣,超额雇佣和高工资率提升企业劳动力成本[4]。马颖等(2018)构建了一个行业间人力资本错配的数理模型,发现人力资本错配会导致行业实际产出偏离最优配置状态下的产出,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行业中,人力资本供给过剩容易导致产出的过剩,但人力资本供给不足将造成相对更大的产出损失[5]。

同时,劳动保护由于对居民就业与微观企业的影响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劳动保护的两大表现形式为政府干预与工会组织。Atanassov and Kim(2009)发现,在投资者保护较弱和雇员保护较强情况下,表现较差的经理人在企业业绩下滑的情况下规避裁员、兜售企业资产,给公司治理带来负面影响[6]。Bronars and Deere(1991)研究发现工会议价能力会提升企业负债[7]。

政府干预的主要形式为加强和规范劳动保护,防止企业损害劳动者利益。基于美国《反不当解雇法》,Bird and Knopf(2009)等人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增加会降低企业利润率[8]和企业经营弹性[9]。Simintzi et al.(2015)发现,劳动保护法会减少企业融资[10]。在国内,围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研究发现,劳动保护的加强使得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11],降低企业经营弹性,尤其是对经营不确定性高的企业[12],增大企业成本粘性[13]。一些支持劳动保护的研究发现,解雇成本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14],显著增强以研发投入衡量的企业创新[15]。陈德球等(2014)发现,加强劳动保护会降低企业借款规模和长期借款比例[16]。

上述文献说明劳动保护对企业融资、人力资本、经营成本与风险等各个方面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关于劳动保护会对劳动投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是本文研究重点。Pinnuck and Lillis(2007)发现,报告会计盈余亏损会减少低效的劳动投资[17]。Koeniger and Leonardi(2007)指出,劳动保护通过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18]。Jung et al.(2014)发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可以通过减轻市场摩擦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19]。Cao and Rees(2019)通过研究发现,员工待遇提升能够产生更高的劳动投资效率、生产率和盈利能力[20]。目前劳动保护与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还鲜有研究涉及。

三、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期间为2000年到2014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由于经营性质的独特性,研究对象剔除了所有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哑变量SOE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色诺芬(SinoFin)财务数据库。我们根据公司披露的年报信息手工标注员工学历数据。企业专利信息为He et al.(2013)[21]、Tong(2014)[22]手工整理的专利数据库。其余财务数据及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行业分类采用中国证监会201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其中,制造业由于内部差异过大而采用两位数行业代码,非制造业采用一位行业代码作为分类依据。

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并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在选择样本时,本文按照以下原则处理数据。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上市公司,所以剔除了雇员人数小于30、总资产为0、流动负债为负、长期负债为负的公司;为考虑持续经营的假设条件,剔除杠杆大于等于1的数据,本文排除了金融类公司;本文利用Winsorized的方法对1%和99%的异常值进行整理,最终进入样本回归分析的有15004个观测值。

(二)变量定义

1.劳动保护与劳动密集度

本文以2008年《劳动保护法》实施作为劳动保护的外生冲击,以此来度量劳动保护水平。具体而言,我们构造虚拟变量Dum_Lcc,当样本年份处于2008年及以后年份变量取1,否则取0。在Dum_Lcc为1时,表示企业处于较强的劳动保护阶段;当Dum_Lcc为0时,则表示企业处于较弱的劳动保护阶段。

对于企业劳动密集度的划分,我们构造虚拟变量D_LaborInt。以样本企业员工人数与固定资产比率的年度行业中值为基准,当样本的劳动密集度大于年度行业中值时D_LaborInt取1,否则取0。利用D_LaborInt划分企业劳动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依赖于劳动力作为成本要素,因此在受到劳动保护外生冲击时其生产经营情况受到的影响会比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大。

2.劳动投资效率

在衡量劳动投资效率时,本文利用Jung et al.(2014)[19]的模型,首先基于Pinnuck and Lillis(2007)[17]提出的用企业的雇佣员工数量变动百分比来衡量企业的净雇佣量,然后按照雇佣员工变动率对其他几个相关的经济变量固定行业效应进行回归,回归后得到非正常劳动投资效率的序列。该测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非正常的净雇佣员工变动百分比衡量劳动力投资的非效率,即变量Abresid=实际净雇佣人数变动百分比-预期净雇佣人数百分比 。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不同行业年度之间的区别,也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对劳动力预期值的影响。采用这种做法的还有Dierynck and Landsman(2009)[23]、Ghaly et al.(2015)[24]以及刘红霞和索玲玲(2011)[25]等。具体而言,我们采用如下模型进行回归:

在本模型中,Net_Hire=本期雇员人数/年个股总市值(元)。Sales_Growth=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ROA=净利润/年初总资产。Return=年度股票收益率。Size_R=年初普通股市场价值的对数的百分比排位。Quick=(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流动负债。Lev=长期负债/年初总资产。Lossbin变量则根据上一年ROA从0到-0.025的区间以区间长度为0.005平均划分为五个区间,如上一年ROA的区间范围是-0.005到0,则Lossbin1=1,否则为0;如上一年ROA的区间范围是-0.01到-0.05,则Lossbin2=1,否则为0,以此类推。

3.控制变量

参照过往研究,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以下控制变量:账面市值比(BM)、资产收益率(ROA)、企业规模(lnSize)、速动比率(Quick)、红利分配(Dividum)、无形资产比率(Tangible)、劳动密集度(Labor_Intensity)、杠杆比率(Lev)。此外,我们还加入了现金流量(Std_CFO)、营业收入(Std_Sales)、员工人数(Std_E)五年标准差,分别代表企业的财务、经营和人力资本不确定性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我们参照过往文献[11][12][16],将2007年颁布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作为衡量判断劳动保护程度的代理变量。通过设定双重差分模型,在去除时间趋势影响的同时对政策冲击进行检验,这样可以更好识别《劳动合同法》冲击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带来的影响。有理由相信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其生产要素依赖性,从而会受到强劳动保护政策的冲击。利用企业自身劳动密集度设置虚拟变量,我们将样本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具体来讲,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实验组,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控制组。加入时间虚拟变量Dum_Lcc,当时间小于《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的年份即2008年时取0,否则取1。观测两组企业在《劳动保护法》实施前后劳动效率的变化,其中第一次差分为法律实施后企业劳动效率的变化,第二次差分为控制组与非控制组间劳动效率变化差异。具体模型如下:

在模型(2)式中,i和t分别表示企业与年份。Ab_Net_Hire为劳动投资效率。根据方程(1)回归得到残差,即实际单位规模雇佣员工数与预期单位规模雇佣员工数的差的绝对值,其绝对值越小,企业对劳动投资效率越高;其绝对值越大,实际与预期相差越大,企业对劳动力的投资越是无效率。D_Laborint为区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虚拟变量;Dum_Lcc为时间虚拟变量,当年度小于2008年时取0,否则取1;DID为劳动密集度(D_Laborint)与时间虚拟变量(Dum_Lcc)的交乘项。Controls为表1中列出的控制变量,同时我们控制了公司固定效应和年度固定效应。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Ab_Net_Hire的均值为0.199,中位数为0.107,说明每单位规模实际雇佣员工数与预期应当雇佣的合理员工数之差的均值为199人,中位数为107人。其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每单位规模实际雇佣员工数与预期应当雇佣的合理员工数之差的均值为188(215)人,中位数为100(119)人。可见,无效率雇佣在企业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Dum_lcc均值为0.634,中位数为1,说明有较多企业处于较强的劳动保护阶段。D_LaborInt均值为0.494,说明实验组与控制组样本数量相接近。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基本结果

主要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第(1)列结果显示,D_Laborint、Dum_Lcc系数分别为-0.054 和-0.082,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劳动密集度越高、劳动保护越强,实际雇佣与预期雇佣变动百分比之差的绝对值就越低,即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显著提升。DID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即非正常雇佣变动显著增加,这说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保护提升使得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显著降低。企业在劳动保护增强导致的解雇成本和经营调整成本增大的情况下,企业员工雇佣偏离增大,人力资本利用效率降低。

采用平行趋势检验来判断评估是否准确。我们设定Before1、Before2分别是受到政策冲击前两年的虚拟变量,Current为冲击当年的虚拟变量,After1、After2、After3则分别是受到冲击后第1-3年的虚拟变量。第(2)列平行趋势检验结果显示,Before1、Before2的系数均不显著,而Current、After1、After2、After3 的系数显著为正,证明双重差分模型满足平行趋势假定,估计量是无偏的。

从控制变量来看,lnSize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规模扩张会降低劳动投资效率,规模扩张后带来的管理问题与员工冗余问题会降低企业效率。St_Sales、St_E分别为销售收入和平均资产员工比近五年波动水平,回归系数显示销售收入波动越大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增加和每单位资产员工数增加都会给劳动投资效率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企业劳动密集度提高,由于劳动边际回报率降低而造成投资效率降低。

进一步,在《劳动合同法》冲击下,劳动保护对劳动密集度不同的企业在员工雇佣数量上有何种影响。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对员工数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我们发现,第(1)列全样本组中,DID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第(2)、(3)列分别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组别,两者DID系数分别在5%、1%水平下显著为正,为966.482和161.901。结果说明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分组中,劳动保护都使得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扩张员工数量,加重“过度雇佣”。我们认为增加的解雇成本会提升企业的解雇门槛,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尤其显著。由于解雇成本的提升使得用工灵活性降低,在超额雇佣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倾向于继续雇佣更多员工来满足日常生产活动。第(2)列国有企业回归结果中DID系数远大于第(3)列民营企业样本中的DID系数,这说明由于国有企业拥有一定的政策负担,经营灵活性受到的负面效应更大,导致劳动密集度较大的企业面临更明显的员工扩张。

表3 基本结果与平行趋势假定检验

从以上结果可知,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劳动保护增强时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员工扩张,那么扩张对人力资本结构有什么影响?按照学历由高到低,我们将企业员工分为研究生、本科及其他三类,分别考察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员工扩张的结构情况(表5)。在国有企业组别中,第(1)列DID系数不显著,而第(2)列和第(3)列系数显著为正,分别为632.552和517.224。在民营企业组别中,第(4)列和第(5)列DID系数显著为正,第(6)列DID系数并不显著。劳动保护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扩张影响中,从员工结构来看,国有企业更多地雇佣了本科及以下的员工,而民营企业更多地雇佣了研究生与本科学历的员工。从系数大小来看,本科学历员工在国有企业的扩张数量远大于民营企业。从结果可以看出,在政策冲击下,虽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功灵活性降低,但是在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中,民营企业有更大的转型提升。国有企业的本科学历员工雇佣量大幅增加,系数大于民营企业,同时本科以下学历员工雇佣量扩张较大,与之对应的民营企业在扩大员工雇佣中,显著增加的主要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刘媛媛、刘斌(2014)发现面对更大的人工成本粘性,民营企业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替代效应更大[13]。笔者认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员工学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劳动价值,民营企业的高学历员工雇佣增加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与企业价值的提升。

近年来,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持续大幅上涨,激励企业实施资本替代劳动形式的转型升级。张杰等(2016)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资本劳动的替代性[26]。相较于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较高的融资约束,因而民营企业的资本替代劳动,即资本劳动比的提升会受到更强的制约效应。与申广军等(2020)[27]类似,我们采用利息支出占企业总负债的比例来表示融资成本,数值越大表示融资成本越高。按照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年度行业中值将样本区分为融资约束程度高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6的Panel A。从第(1)和第(2)列可以看出: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民营企业的子样本组中,劳动保护对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员工雇佣数量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低的民营企业的子样本组中,劳动保护对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员工雇佣数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两个不同子样本组的回归结果的差异说明,由于融资约束和解雇成本的提高,即使存在员工冗余,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也可能继续超额雇员。业降低研发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研发能力,从而提高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和企业创新绩效[28];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边际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29]。在融资约束的条件下,未来现金持有作为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研发投资对其需求更高[30],民营企业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以知识、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中,以减弱研发投资对未来现金持有的依赖,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表4 不同企业性质下员工雇佣

表5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人力资本状况

表6 不同融资约束下民营企业的员工雇佣和人力资本状况

(续表)

五、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本文主要结果的稳健性,我们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修改样本容量与样本区间的方法等多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下列检验结果的DID系数均显著为正,证明主结果稳健。

(一)PSM

我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降低选择偏差,增加可信度。进行无放回且k=1的半径匹配,DID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且0.059与主结果系数0.046较为一致。

(二)去除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考虑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会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从而干扰检验结果,我们将2008年的样本进行剔除。从表8的DID系数来看,其结果仍然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在剔除金融危机影响样本后结果依然显著。

(三)去除出口企业样本

我们认为出口企业更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因此在该部分我们剔除出口企业样本。结果如表9所示,劳动保护会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

表7 稳健性检验:PSM配对

表8 稳健性检验:剔除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表9 稳健性检验:去除出口企业样本

六、进一步检验

(一)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我们从主要结果中可知,《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政策冲击会给劳动密集度较大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加重员工的过度雇佣。《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保障劳动者权益,那么这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是否与直觉相一致,即劳动保护会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解雇门槛,加大企业劳动力成本。在此部分,我们研究劳动保护对于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影响差异,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员工总薪酬(除以108)进行检验。

表10报告了相关结果。无论是全样本、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劳动力成本都显著增加。第(1)列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由于劳动保护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升了1.476亿元,在1%水平下显著。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样本系数接近,且都在5%水平下显著为正。劳动保护使得企业解雇员工难度加大,人员成本提升与员工雇佣扩张共同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成本。

表10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员工薪酬

(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在发现生产活动的前期要素投入中,劳动成本受到负面影响后,我们希望探究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面对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与劳动投资效率的降低,企业的应对方式,一种是通过替代效应,用机器替代人力,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另一种则是进行人力资本积累,逐步替换产出水平与劳动力成本不相符合的雇员,向高人力资本企业转型。此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促进了劳动力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对创新投入起着正向作用[31]。从上述方面来说,这些都会促进企业创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增大的劳动力成本和降低的经营灵活度都会使企业难以解雇不合格的员工,以及错失增加企业价值的风险投资项目。这对于需要长期投资、高风险的企业创新会产生负面效应。

我们使用不同滞后期的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变量,并进行对数变换以降低数量级对结果的干扰。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第(1)列到第(3)列分别为滞后1期到滞后3期的专利申请量,DID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企业创新在劳动保护增强情况下受到显著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在劳动力成本提升过程中,企业解雇不合格员工的门槛被提高,员工的休闲与劳动时间的均衡被打破,劳动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挤占了企业资本。这些都阻碍了企业有效的创新产出。

七、结论

本文以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为准自然实验,以200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劳动保护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劳动保护显著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稳健性检验结果与主结果一致。(2)通过考察劳动保护对全样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与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三种样本的员工雇佣明显扩张,而国有企业由于雇佣软约束而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在不同学历水平的员工雇佣中,国有企业对本科及以下学历员工扩张显著,民营企业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扩张显著。(3)我们分析了不同融资约束下劳动保护对民营企业员工雇佣数量和员工雇佣结构的影响,发现较高的融资约束会抑制资本劳动比的提升,即使存在员工冗余,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也可能继续超额雇员,且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有更大的需求。(4)进一步检验劳动保护在劳动力成本和企业创新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而创新产出水平显著下降,且负面影响随着滞后阶数增大而减小。

总体来讲,本文首次关注了劳动保护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丰富了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扩展了劳动保护产生的微观效果,尤其对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转变有不同的经济后果。本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增强的劳动保护遭受负面冲击的事实提供了新的证据。

表11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企业创新

猜你喜欢
密集度劳动密集型劳动保护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某大口径火炮系列杀爆弹地面密集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基于改进K-means的电力数据异常检测算法
武器弹药密集度试验分组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2019年第4—5期《劳动保护》“说长道短”栏目主题征文
安全培训提素质 劳动保护促和谐——记2018年度北京市“安康杯”竞赛活动
智能公交人数检测方法研究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