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6-03-24 19:12吴玉鑫
2016年4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自主创新

作者简介:吴玉鑫(1988-),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助教,经济学硕士,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与变化,探究我国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出口结构;劳动密集型;自主创新

自推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伴随贸易数量增长的是结构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一方面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还存在相当多不合理之处。我国出口产品往往重数量、轻效益,采用粗放的加工贸易模式,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偏低,继而导致对外贸易中出现“量增价减”、“屡碰壁垒”等问题。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与特点

(一)中国出口商品状况

2013年,中国以4.1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成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同时,出口贸易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优化趋势。从最初的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变。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1、机电产品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外贸出口主导战略的转移,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比重不断攀升。其中机电产品连续18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出口增长稳定,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1179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6%,在全球总体贸易形势不乐观的背景下,依旧实现正增长;但与前两年双位数快速增长相比,增长显弱势。

2、高新技术产品异军突起

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6011.9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29.3%,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总出口增速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类别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其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出口达4192.7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7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

3、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并重

2012年我国总出口额前三位的商品为:手持无限电话及其零部件、服装及衣着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这三类产品占中国出口的22.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逐渐转变单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格局,出口的主要产品(年出口额达到450亿美元以上)以鞋类、家具、纺纱、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机电产品为主。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扔偏高,且产品趋同化严重

我国工业制成品中具有高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较少。以机电产品为例,从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以电器、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为主,更多的偏重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我国只承担了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过程短,深度浅。

(二)出口地区集中,外贸依存度过大

欧盟和美国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国。据研究发现,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每下降1%,将导致我国出口下降6%~8%。2008年我国对这两个地区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60%和17.66%。金融危机造成这两国国内消费能力下降,对我国的出口市场造成严重损失。

中国外贸依存度从改革开放的10%跃升至2007年接近70%。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67%,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下降到58.2%,但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和出口下降了25.4%和21.8%,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7年的19.7%急剧跌至-41%,大幅下跌了60.7个百分点。在国外市场萎缩,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内生产企业被迫陷于尴尬甚至灭亡境地。

(三)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到万分之三,自有品牌出口比重不到10%,名牌产品只占我国出口500强企业销售收入的6%。其中医药产品的95%,芯片的80%、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5%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我国每年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约为20%,其中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5%,占成果总量的3%。

三、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产业政策,完善配套环境

出口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根据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产能过剩行业数量,配置社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能源于更需要或更高效的部门。针对目前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消耗高,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对较短。需要国家因势利导,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完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机制,形成政策压力,不断提高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

(二)对内扩大需求,对外多元出口

国内需求和商品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内需的扩大又能很大程度缓和国内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福利,解决部分出口产业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的消费支出水平仅占GDP的40%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大约GDP的60%~70%。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更多的依靠内需,依靠国内的消费而不是出口来推动增长。

扩内需不能忽略外需,在稳定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应建立全球贸易市场均衡发展战略,利用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南合作优势,大力开拓拉美和非洲市场,加强“金砖四国”间,中国和独联体,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我国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品牌

数据显示,世界上不到2%的知名品牌,占据了全球40%以上的市场,品牌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企业顺应市场需求,生可替代性弱的特色产品,提升产品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注重教育,培养人才

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育的软硬件资源向落后地区转移。在提倡锻造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培养。(作者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贫困化增长”问题[J].经贸,2010(2).

[2]佟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3)

[3]李霞,周春辉.中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贸易结构和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3)134-136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自主创新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碎片化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阻力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