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摘要:化学是一门抽象学科,有很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其化学本质含义.为此,教师如何吸引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形象具体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教学的难点.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有效策略
兴趣是最佳的引导老师,也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趣味生动的化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些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整个化学实验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初中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熟悉事物的未知领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联系教材所学的化学知识点,思考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学会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比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中,教师拿出一瓶可乐,打开时发出了声音,观察到可乐瓶中有气泡,请问,谁知道其中隐藏了什么气体?很多学生根据教材主题,直言:“二氧化碳.”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隐藏的是二氧化碳.接着,教师拿出一套装置,邀请一名学生上台,将可乐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这时,发现石灰水逐渐变得浑浊.教师让学生尝试写出这个实验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并尝试摇晃一下可乐,发现摇晃能够使可乐中的气体增多.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主要展示的是物质的内部结构,仅通过肉眼观察,是很难发现这些化学物质结构特征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師都只是采用口述、板书的方式,进行相关化学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只能依靠死记的方式,记忆相关的化学知识点.久而久之,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导致学生逐渐认为“化学难学”,从而产生排斥的学习心理.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化学物质的内部结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清这些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内部结构中不同化学元素所处的结构和位置.这样,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深度,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巧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大自然的现象产生都是源自于化学物质的反应过程导致的.如大家口中的“鬼火”,是因为物质中含有磷,与空气接触之后,产生淡蓝色火焰.这时,教师能够以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从实验论证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化学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表演一个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邀请一名学生上台,然后拿出一根普通的蜡烛.将蜡烛交给其他学生检查是否存在机关.接着,让这位台上的同学对着蜡烛芯吹气,这时,奇迹发生了,蜡烛被吹燃了.此刻,很多学生感到非常惊奇,生活中一般都需要依靠燃烧,蜡烛才会点燃,现在如何用嘴吹气就能够使蜡烛点燃呢?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这个魔术与上述的“鬼火”传说进行联系,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揭晓答案.于是,进入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将白磷与二氧化硫滴入到烛芯中,然后,再让学生吹气,则发现刚才教师所变魔术的原理.但是,有学生表示:“依旧不理解物质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过程?”于是,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展示吹气之后只剩下白磷,然后,白磷与空气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热,进而到达白磷燃点的过程.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化学知识,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关的教材内容,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巧用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曹怡.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28+130.
[2]卓碧玉.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8(3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