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渗透

2020-10-26 06:58许翠娟
教师·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许翠娟

摘 要: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运用于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拓展,对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幼儿艺术教育,要通过欣赏教学来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要以音乐和舞蹈教学为载体来发展幼儿表现美的能力;要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来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要通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教學内容。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幼儿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发展,课程资源意识的不断优化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传统民间艺术是在历史长河中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传统民间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艺术教育价值。笔者将立足福建省莆田地区实际,探讨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及其渗透方法。

一、传统民间艺术对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

首先,有利于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其中“人”在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许多优秀的甚至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都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甚至濒临消失。只有加大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视力度,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以艺术学习为契机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对其产生兴趣与积极情感,才有益于保护、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

其次,有益于幼儿艺术课程资源的丰富。拓展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大课程观”下,幼儿教育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课程资源,是对校内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必要拓展。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现象在传统课堂中无法让幼儿接触和认识,只有通过对社会课程资源的挖掘,才能拓展艺术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课程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

再次,能够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艺术学习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上,奇特的传统民间艺术现象对3~6岁的幼儿来说是无比新奇的,他们拥有着强烈的猎奇心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能够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他们在看一看、玩一玩、学一学、做一做的多种学习活动中会提升艺术学习兴趣。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开展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

艺术欣赏课程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载体,为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操,进而发展幼儿感受美的能力提供了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幼儿艺术欣赏以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为主,相对单一,儿童对艺术美的认识也相对狭隘。将传统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艺术教育中能够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

一是利用多媒体展示传统民间艺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幼儿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搜集和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感受传统民间艺术之美的有效方式。比如,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整理了具有莆田地区特色的莆仙戏、独角戏、答嘴鼓、答歌桥、俚歌、山歌、快板等音乐/舞蹈形式,以及草编、竹编、木刻、剪纸等手工艺品制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幼儿的注意力马上被形式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内容所吸引,时不时和同伴交流:“莆仙戏我看过”“我会用草编蚂蚱”“我姑姑的窗花剪得可好了”。以视音频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让幼儿接触和了解具有地区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良好的感官效果,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

二是开展传统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民间艺人进幼儿园”是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的艺术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目睹、尝试各种传统民间艺术。比如,涵江区陈桥村的木榼子(莆田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时用于制作红团、龟、砚糕等所用的木制印模)远近闻名,于是我们邀请了手工艺人陈大姐到我们幼儿园来进行现场展示,她示范制作的“麒麟送子”“流云腾龙”等印模受到了幼儿的赞美和喜爱,开阔了幼儿的艺术视野。在园方的支持配合下,先后有莆仙戏、草编、剪纸等老艺人为教师、幼儿献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在园内掀起了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潮。

(二)开展传统民间艺术音乐、舞蹈课程,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音乐和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幼儿表现美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民间艺术中,音乐和舞蹈艺术是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地方都有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音乐和舞蹈艺术,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有益于幼儿对家乡独特的音乐、舞蹈艺术的了解和学习。比如,莆田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有《莆仙戏》《九莲灯》《九鲤舞》《祈坛舞》《走雨》《簪花轿》等,这些音乐或舞蹈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流传广泛,将宗教、艺术、劳动等场景和动作融入音乐和舞蹈中,寄寓了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些传统的民间歌舞具有优美动听、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比如,我们将莆仙戏与幼儿音乐、舞蹈课程进行融合,对舞蹈《走雨》进行适当改编创作,让幼儿结合对音乐旋律的感受加入即兴动作,使之符合幼儿的歌唱和舞蹈特点,让幼儿发现家乡传统音乐和舞蹈之美,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三)开展传统民间艺术美术课程,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挖掘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重大教育价值,并将有教育意义且方便操作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造。

一是开展传统民间艺术主题绘画活动。幼儿绘画是指幼儿通过画笔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艺术表现形态,通过开展具有传统民间艺术特色的主题绘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莆田传统民间民俗艺术的整理和筛选,我们开展了“大爱妈祖”“十音八乐”“舞龙”“皂隶舞”等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将自己所见所闻的民间传统文化现象通过画笔描绘出来,然后通过主题画展等形式进行集中展示,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参与热情。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了解了自己家乡的艺术文化,其通过作品融入自己的情感,激发了热爱家乡的美好品德。

二是开展传统民间艺术主题手工制作活动。传统民间艺术尤其是手工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美术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当地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传统民间艺术手工DIY制作活动。比如,带领幼儿进行皂隶舞的面具、莆仙木偶人、妈祖贡品以及剪纸、扎灯、纸织画等手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同时,我们鼓励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手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在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成为幼儿艺术教育的独特风景。

(四)开展传统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艺术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将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了有效融合,拓展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空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在幼儿藝术教育过程中,可以开展传统民间艺术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寻找艺术、感受艺术、实践艺术,获得艺术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艺术情感。

比如,莆田市城厢区的留青竹刻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与书画、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我们用半天时间组织幼儿实地探访了著名的刘氏留青竹刻,传承人给幼儿现场展示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诸多雕刻手法,并带领幼儿观赏了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留青竹刻制品,还有各种各样与木刻相结合的镂刻屏风、插屏、挂幅等。朴实无华的竹片,经过匠人师傅们熟练的描、刻、挖、刮等技法,各种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图案神奇地显现了出来,幼儿无不惊叹称奇、跃跃欲试。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动手,幼儿对莆田留青竹刻这一民间技艺有了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对该门技艺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培养了积极的艺术情感。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良好的社会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贴近性,能够让幼儿受到本土艺术文化的熏陶,培育良好的艺术素养,因此将其运用于幼儿艺术教育中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此外,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已经突破了艺术层次而上升到更高的文化传承层次,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将传统民间艺术与幼儿艺术教育进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丽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47-48.

[3]杨 晖.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动漫界,2019(4):66-67.

[4]付 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123-124.

[5]邱月芳.地方民间传统艺术进幼儿课堂的实施路径研究——以石狮市第五实验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4):182-184.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