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10-26 06:45宋艳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课堂应用小学数学

宋艳秋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与课堂实施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经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将能够深入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进而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情境 课堂应用

情境是一种以生活经历的还原或学习氛围的营造为原点的学习环境创设模式,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环节的参与中,进而帮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原理。同时,有效情境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可以以多样化的构建形式来实施教学,并帮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情境课堂中实现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述有效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生活情境的铺设

生活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生活化的场景还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生活,而小学数学的知识教学主要就是为了深化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因此,如果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加入课堂教学当中,就能帮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认识、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与课堂参与。

例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情境:大屏幕上展示的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汽车图标,其中有三菱汽车、大众汽车、奔驰汽车、福特汽车等。笔者请学生针对这些生活中很常见的图表进行知识分析,看看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得出的。同时,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故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运动认知基础。因此,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观察,被丰富的汽车图标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进而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生活情境的铺设能够以生活化的场景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生活情境中,进而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与内容中减少学习困难,增强学习主动性。

二、问题情境的开展

问题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与探究热情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符合其能力的数学问题并不是学习的障碍,而是一种教学指引手段。所以,教师需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过程中突破问题、掌握知识。

例如,在學习买文具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就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请小明去文具店帮助大家买学习进步奖的奖品,老师给出的清单上有钢笔3支、尺子5把、笔记本5本、橡皮5块。其中,钢笔的单价是9.8元、尺子单价2.5元、笔记本单价10.5元、橡皮单价1.3元。请大家帮小明计算一下,他一共需要付款多少元?学生被笔者给出的问题情境激发了探究热情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主动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经过五分钟的自主探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已经完成情境中问题的解决,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有效完成了问题的突破与知识掌握,并顺利帮助情境中的小明计算出了应该支付的金额,掌握了小数乘法当中小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

三、实物情境的创设

实物情境与教具情境类似,都是利用数学道具来实现知识的学习与参与。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实物情境更侧重于学生动手制作数学教具,并在制作过程中提升课堂参与主动性,促进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同时,这种实物情境的教学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深化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时,因为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了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于是,本节课笔者将会引导学生在实物情境的探究过程中认知与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物操作过程中,笔者请学生拿出事先从家中准备的正方体、长方体小盒子,并引导学生“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在“比一比”中感知长方体体积与其长宽的关系;在“做一做”中使用正方体摆长方体探究其体积计算方法;在“说一说”中引导学生表述长方体计算方法。最终,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理解,还在实物情境中完善了知识的操作与应用。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营造数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铺设来帮助学生营造生活情境,进而通过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收获新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情境的应用和制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应用意识,进而帮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相信在情境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定可以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完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洪彬.论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2]林兆辉.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课堂应用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