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0-10-26 06:45石定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的运算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石定红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采取适宜的方式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把握运算教学本质、创设问题情境、深入理解算理、总结优化算法这四方面入手,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的运算素养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的运算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放在了台面上,要求各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应用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数的运算”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的核心素养之一。对此,为了把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尝试从多方面入手,探索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的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析运算教学本质,明确核心素养定位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与其他的数学内容相比,“数的运算”更具有逻辑性和递进性。简单地说,低年级“数的运算”为中高年级“数的运算”的基础。数学知识是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工具。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教师要对“数的运算”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从整体上建立对该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探寻到该部分知识的本质。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定位。对此,我在实施“数的运算”教学的时候,首先会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进行分析,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思考结合哪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这些计算内容,如何使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感悟数的运算意义。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数的运算”包括的内容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学生们掌握数学计算方法,对数学算式进行求解,还要使学生们了解这些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这些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计算获得的结果表示什么等,如此才能使学生们真正地掌握数的运算,为发展数的运算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体验具体的情境或解决真实的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所需,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经历数的运算过程,搞清楚如何列算式,算式的意义和答案的意义。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数的运算需要学生们发挥思维作用,所以,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借助问题引发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同时驱动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情境,分析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对数的运算的深刻认知。

以“小数的认识”为例,这是学生们进行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弄清楚什么是小数,我借助实物展示的方式,为学生们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价格和超市购物小票,使学生们在对数学的生活资源的观察中,思考“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点燃了学生们对小数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们联系具体内容细致地分析小数,便于增强他们对所学的认知,为其打好数学运算基础。

三、关注算理深入理解,暴露运算推理过程

算理是数学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是由数学概念、运算性质等组成的,算理在学生的数学运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之所以运算能力不足,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掌握算理。所谓的算理其实就是推理数学运算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扮演着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载体的角色。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数的运算素养,教师要为学生们展现算理,驱动学生们体验数的运算过程,真正地掌握算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此灵活运用所学解决数学问题。

以“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掌握算理,我采取了直观操作的方式,驱动学生们切身体验。具体地,在计算12×3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分发了一些小棒,要求学生们移动小棒,利用数学语言讲述此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小棒数量的变化,自主地感知到,12×3就是将12个3或是3个12放到一起,连加。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使学生们明白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还使他们掌握了计算方法,便于今后自主运算。

四、重视算法优化总结,算理算法有机结合

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是数的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算法是学生学习数的运算该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学生对算法掌握程度,和应用的熟练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的运算情况。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们掌握算理,还要指导他们探究、应用算法,如此使学生们在算理与算法的结合下,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以24×2为例,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初,我先引导学生们自主地交流对该问题的看法。在已有知识储备的辅助下,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算法,6×(4×2)、20×2+4×2等,如此繁多的方法都體现出了化归思想。基于此,我鼓励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较为便捷的方法,并借此解决其他问题。

总之,在组织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部分知识的教学特点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分析运算教学本质,明确核心素养定位;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关注算理深入理解,暴露运算推理过程;重视算法优化总结,算理算法有机结合,使学生们在体验数的运算的过程中,切实地提升运算能力,为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莉,史继杰.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86.

[2]林铭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研究—以“一半”创新巧解小学数学计算为例[J].名师在线,2018(34):15-16.

猜你喜欢
数的运算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数的运算”中转化思想的内容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