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0-10-26 06:45王剑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王剑飞

摘 要: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以小学体育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建议。期待为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造意识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小学教育的目标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已经成为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基于此,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变革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创造思维,激活小学生创新动力,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人才。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创造意识

小学体育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健身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差异性,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与运动项目,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创造,在创造中感受生活,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针对复杂性比较高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健身运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针对跨越式跳高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该项运动的要领与注意事项,之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作示范。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模仿视频动画中的动作要领进行运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得小学生在运动中提高模仿与记忆的能力,为未来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小学生对于周围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也渴望表达内心的想法与观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就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与变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第一,以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提问的能力。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与讨论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养成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之后播放一段篮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总结几点疑问,如评分规则方面的问题、传球与带球技能方面的问题,等等,并且要针对问题开展组内讨论,最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第二,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与兴趣爱好设置一些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思考问题。例如在展开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长跑运动中保持均匀的呼吸,为什么要保持均匀的呼吸。在这一问题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还会总结出新的问题。在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点拨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强化,同时也会使得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意义,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利用激励机制,唤醒学生创造思维

小学生的内心是渴望得到鼓励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应用实时有效的激励手段,唤醒与巩固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一,通过表扬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所谓表扬激励,就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成果进行肯定,小学生对于这一类型的激励非常受用。在课堂上,当学生完成了某一项运动的时候,教师要对其实施个体表扬或者集体表扬,从而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参与训练的兴趣得到提升,最终实现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心理基础。第二,通过竞争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体育课堂应该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创新的。例如,在开展接力跑的运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置队员才能发挥同伴的价值,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在这一激励机制下,学生会深入思考,主动创新。

四、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结语

簡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深入研究新教科书,充分挖掘新教科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培训。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表达不同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启发和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理解事物,并寻求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逐步从特定知识中脱颖而出,将学习的基本立足点转移到体育学科的整体结构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应鼓励多样性和个体性,让学生对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避免采取权威态度,并把体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场所。

参考文献

[1]顾伟刚.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33):82.

[2]俞雪山.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6):104.

[3]黄义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18-19.

[4]朱万祖.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20):10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让小学体育更具有趣味性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