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 要:我们农村小学的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比较多,学困生人数也多,转化难度大,但只要努力做就有成绩。学困生在学校、家里往往得不到尊重信任,有畏惧,不信任或反感施教者,在行动上表现出疏远、不在乎或反抗。为使他们转变这种观念和改变态度,我们就要用深情换真情,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困生。当获得学困生的信任后,他会把你当作最知心的朋友、最可亲近和依赖的人。下面就谈谈能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学困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一、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应积极与学困生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比如劳动、做游戏、与学生一起跳绳、闲聊等。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让学生喜欢上老师,从而在课堂上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还要通过组织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学困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解除困惑,促使他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过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困生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要多采用“播放课件”“学生表演”“学生动手操作”“做实验”“现场模拟”等形式,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本着“提高一个学困生,影响一个班级,辐射整个学校”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兴趣活动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三)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困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在表扬之后马上为学生提出一个小的发展目标。当学生达到目标后再及时表扬、提出新的目标。如此下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树立起来了。
二、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
家长在学困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学困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只有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才能够得以了解,从而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来加以解决。家校双方要为学困生的学习创造轻松、民主、和谐、温馨的环境,使学困生在学校和家里没有压迫感,保持一定的兴奋度,以提高其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做好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一)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二)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三)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四)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五)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困生的主体结合好、发挥好。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运用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巧妙地创造出适合学困生学习的特色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1.让学困生知其所以然。有好多学困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对计算方法不理解。不理解的东西就记不住、记不牢。老师要引导学困生探索出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提高学困生的口算能力。良好的口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老师首先要帮助学困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如:85+46可以先算80+40=120,5+6=11,再算120+11=131;还可以先算85+40=126再算126+5=131。
3.让学困生勤练习。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学生掌握了方法只是第一步,要想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必须多加练习。当然练习的方法要多样:抢答、竞赛、视算、听算等。练习的题目老师要精选,不能搞题海战术。
4.熟记常用数据。如25×8=200,125×8=1000,3.14與1、2、3、4、5、6、7、8、9分别相乘的积……记住这些数据无疑会提高计算速度。
5.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认真审题的习惯。要在计算之前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确定运算顺序,能否进行简便运算。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认真抄题。学生在抄算式时,由于不认真,经常把数字或运算符号抄错。老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抄题前认真观察,抄题时边抄边核对,抄完算式后再进行核对。
认真书写。由于书写不认真,学生在进行下一步运算时,往往会出现错误。如把0写成6。老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要严格要求,宁愿让其少做些题,也要让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检查。检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如果做到位了,计算题失分就会很少。但好多学困生怕麻烦,存在着不想检查或不认真检查,不会检查的情况。老师要通过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学生检查的重要性。用具体例子与学生一起探讨检查的方法。
6.重视错题
错题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从中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缺陷、思维方法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因此老师要抓住错题,对症下药。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绝不能包办代替。学生改正了错题,老师还可以针对错误类型再出几道题,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目的之二是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转变“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一句话,只要你肯为学困生撑起一片天,他们就会还你一个灿烂的晴空!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学困生。
参考文献:
[1]孙利. 为学困生撑起一片天[J]. 现代教育教研,2011,000(005):P.57-57.
[2]张福安. 浅谈"学困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转化[J]. 信息教研周刊,2010,000(0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