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幼儿园中年教师是幼教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其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和角度,提出了机制化推动幼儿园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策略与建议,以期激励中年教师自我发展,发挥中年教师持续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幼儿园中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121-02
当前,幼儿园中年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水平分化明显、职业倦怠严重等问题,这不利于自身、幼儿园乃至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要规划设计,积极行动,促进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行政建立健全机制,实施多元评价
(一)设立分层培训制度,加强对中年教师群体的培训
设立分层培训制度,从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设立到园本培训计划的安排,都要做到层次分明,切实有效。
分层培训制度要体现出针对性,对幼儿园中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既要为中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又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例如,职称评聘要求中年教师要发表论文、在比赛课中获奖等。有的幼儿园优秀教师多,岗位编制少,再加上论资排辈的传统,很多优秀的中年教师无法选择相应的岗位,这很大程度上挫傷了他们的积极性。优秀人才的评比、“青蓝工程”也应为广大中年教师创设机会和平台。
分层培训制度要保证有效性,培训内容须满足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N市C区幼教教研组组织的大多数培训,均以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为主,如何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除了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特点设立领域教研组定期开展活动,还可以根据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理论培训,帮助中年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提升其教学科研能力。
(二)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促进中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教师多元评价建立在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之上,其认为不能单一的以结果为目标,而要动态地、综合地,将中年教师的专业态度、理念、动机、知识与专业能力等全方位融入评价体系,实现辩证、客观的评价。
对教师的多元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不能仅把教育行政部门或幼儿园管理者看作评价主体,还要将教师本人、同事伙伴、幼儿家长以及幼儿纳入其中。第二,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中年教师的德行修养、教学业务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科研探索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标准,还要考虑将多元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推动中年教师根据评价标准主动提升,自主发展。目前实施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拿出教师个人工资的30%进行考核本就不合理,而在考核时,日常对中年教师进行的多元评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并不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年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将多元评价的具体措施、内容与中年教师的实际利益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年教师按标准、要求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三)建立交流轮岗机制,激发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逐步实施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城乡教师差距逐渐缩小,促进了义务教育校际基础性均衡。优秀骨干教师在流动中扩大了辐射带动范围,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活力等方面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C区采取“名园扶持薄弱园”的策略,选派个别骨干教师或优秀副园长去薄弱园担任园长,虽小有起色,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应扩大交流面,在幼教系统建立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让广大中年教师到不同幼儿园去交流工作。
在相关访谈中,Z园长表示:“现在的公办园,说难听一点就是一潭死水。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园有空岗空编,但是没有人申报;发展比较好的幼儿园个个都是人才,可是有名额限制。”接受访谈的W老师也印证了这一说辞:“按照职称评审要求,我的材料都齐全了,就是因为没有名额,没有岗位,只能坐等前面的人退休。我现在干吗还要努力呢?努力了也没有用啊!”如果建立交流轮岗机制,将名园的优秀中年教师派到薄弱幼儿园,充分发挥其专业力、辐射力,就更能激发其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
建立幼儿园中年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必须有政策保障。我国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针上是大力支持中小学教师轮岗,但对幼儿园中年教师交流轮岗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在管理方面,要对中年教师轮岗资格进行审核,并将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对中年教师轮岗期间的考核和评价,结对幼儿园之间应加强联系,成立专门的轮岗管理小组,对中年教师轮岗期间的表现进行严格考评,以确保轮岗效果。
建立幼儿园中年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要提高待遇,加强轮岗与职称的联系。例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轮岗教师的薪水补贴,教师级别越高,补贴力度越大,还可根据教师家庭情况,给予交通费用等额外补贴。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定与轮岗交流之间的联系,评定更高一级职称时,将是否参加过轮岗交流作为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严格实施此项规定,继而形成一种常态,这样会促使更多的中年骨干教师主动参与轮岗交流。
二、幼儿园提供发展机会,搭建实践平台
(一)专业聚焦,引导中年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是个体面对职业生涯实际时,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自我发展、提升生命价值的阶段性方案和行动指南。幼儿园要引导中年教师制订切实有效的个人发展规划,既要有中长期规划,如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又要有短期规划,如学期或学年发展规划。长期规划中要制订发展目标,如达到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水平;短期规划也要具体,如一学年上多少公开课、参加哪种级别的比赛、发表多少篇论文、参与或主持何种级别的课题等。只有细化目标,才更有指导性和行动力。
(二)环境熏染,建立中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近几年,出现了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秉承“互惠共赢”与“和谐共存”的原则,在相互支持中学习,实现专业的共同发展。
成立中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建立促进合作共享思维形成的机制,帮助中年教师树立“互助共赢”的理念,使其形主动交流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共同发展。
成立中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创设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实现和谐共存。一方面,要发挥协同学习的优势,让中年教师在团队中相互启发、质疑碰撞,获得创造性的认知或发现;另一方面,交流碰撞必须限制在学术、业务范畴,坦诚公开疑惑与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成立中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进行有效授权。中年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自发形成的学习型组织,对其进行有效授权,为共同体的领导树立权威,可使团队内教师明确共同体领导的重要性,增加与其交流的意愿,也可以進一步激发中年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
(三)活动锻炼,开展多样化教科研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实践活动,能够锻炼中年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多样化的教科研实践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教学展示、经验交流、读书沙龙、课题研究、专长讲座、师徒结对等。集体备课可以是中年教师群体间的观摩交流,也可以是面向全园教师的示范引领,在形式上可以是一人智慧、众人点评,也可以是众人智慧、同课异构。经验交流可以是对教学活动的经验梳理,也可以是对班级管理的经验总结。课题研究的形式和内容更为广泛,针对目前幼儿教师课题不会做、做不深、做不实的现象,可以组织引领中年教师广泛讨论,使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实践中探求真理,并总结提升。有专长的中年教师,可开展专题讲座。例如,有的教师美术基本功强,可针对全园教师开展关于环境创设的讲座;有的教师家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可宣讲自己的家长工作心得等。中年教师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精神值得肯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同时促进自己在专业上的再次腾飞。
三、构建多方支持机制,增强职业认同感
(一)传播积极的社会“正能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步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宣传月推出的“我是幼儿园教师”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师的重视。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的幼儿教师,才有了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设正能量环境,为造就一支有职业尊严感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而共同努力。
(二)营造良好的园所“暖文化”
营造良好的园所“暖文化”,需要整体设计。要将之纳入总体规划工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断积淀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营造良好的园所“暖文化”,需要仪式感和人文关怀,如新教师入职仪式、老教师退休仪式等。这些仪式感十足的活动,传承了幼儿园的观念文化,记载了幼儿园的发展过程,起到了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作用。
(三)感受和睦的家庭“新风尚”
对每一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对身兼数职的幼儿教师来说,家意味着安全、温暖、包容与支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较高的婚姻质量对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家庭成员要一起营造和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例如,给每一个家庭成员过生日;一起过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节日;节假日家庭成员一起去旅行等。和睦的家庭新风尚不仅有利于中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有助于中年教师在专业上持续、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圣国.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J].学周刊,2018(18):96-97.
[2]史文秀.专业发展取向下的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J].教育探索,2013(9):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