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高海拔地区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

2020-10-25 13:55林应兴童金华陈晓彬林占熺
食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菌草玉米芯菌袋

林应兴 童金华 陈晓彬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0)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l)又名刺芹、刺耳、雪茸,是高山、草原、沙漠地带品质较好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1]。杏鲍菇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味,是一种极为名贵的珍稀食药用菌[2]。菌草是指适合于栽培食药用菌的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如五节芒、芦竹、类芦、巨菌草、象草、香根草等草本植物,再如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等[3]。选用适宜的菌草(如巨菌草、象草等)替代棉籽壳或木屑作为培养料的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不仅避免了使用棉子壳造成的棉酚残留或木屑原料短缺,而且保护自然资源(如林木)不受破坏[4]。

卢旺达地处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家,海拔高度在1 500~2 500 m,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18 ℃[5]。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位于卢旺达南方省,根据对卢旺达地理气候的调研及观测,加之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天时地利人和促进了菌草栽培杏鲍菇菇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和原材料要求不高且适合卢旺达高海拔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

1 卢旺达菌草栽培杏鲍菇的有利条件

1.1 原料丰富

随着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落地实施,卢旺达东方省、南方省、首都基加利市周边建立了12个菌草种植基地,种植了大量的巨菌草。丁铭等[6],陈碧成等[7]的研究表明巨菌草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和抗逆性,根系发达,产量高。巨菌草植株高可达7.08 m,单株重达3.25 kg,且植物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作畜牧料,也是菌草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当地还有丰富的高粱、玉米及豆秆等农作物秸秆,这些均可作栽培杏鲍菇的优质原料。因此,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巨菌草和玉米芯作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现实意义。

1.2 人力资源充足

卢旺达是一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人口增长快,就业机会少,待就业的青壮年居多。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实施及多期的中国援外国际菌草技术骨干培训班,为卢旺达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同时在卢旺达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建立的多个菌草合作社可有力的协调和解决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1.3 气候条件适宜

卢旺达高海拔地区全年气候温和,无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别适合中低温型、中温型或中高温型的食(药)用菌(如猴头菇、香菇、平菇、灵芝等)在自然条件下周年栽培。卢旺达高海拔(海拔高度为1 460 m)地区全年温度14~26 ℃,且日均温度18.5~20.5 ℃(表1)。由表2可知,卢旺达高海拔地区采用0.5 m深的背阴菇棚阳畦栽培杏鲍菇,全年月均气温11~18 ℃,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由此可见,卢旺达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为杏鲍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表1 卢旺达高海拔地区全年月平均温度

表2 卢旺达高海拔地区全年背阴菇棚阳畦月平均气温

2 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

2.1 供试菌株及培养料

供试菌株编号为P008,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原辅料的巨菌草由援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提供;玉米芯由卢旺达农委鲁伯纳站提供;麸皮、米糠、石膏、石灰购于卢旺达布塔雷市场。将新鲜巨菌草置晒场摊开晒干,晒至含水量18%左右,用干草粉碎机粉碎(粉碎机筛片孔径为直径0.5 cm)后装袋储藏至干燥阴晾处备用;玉米芯处理方法同巨菌草。

杏鲍菇培养料配方:巨菌草48%,玉米芯20%,麸皮25%,米糠5%,石膏1%,石灰1%。

2.2 拌料及装袋

按配方称取各种主辅料,加水量按料水比1∶1.15,搅拌均匀后,另取适量的石灰水调节pH 为9.5~10,含水量60%左右(以手紧握湿料指缝中有水溢出,但不滴下为宜)。料拌均匀后,采用人工或装袋机装袋。

2.3 灭菌与接种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法。由于栽培场所为卢旺达高海拔地区(海拔1 500 m 左右),为达到料袋灭菌彻底目的,灭菌灶温度达到100 ℃后保持12~15 h。灭菌后将料袋冷却至25~30 ℃,之后移至无菌接种箱内接种,接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3%~5%。

2.4 菌丝培养

将接种后料袋移入消毒后的培养室内培养菌丝。菌丝培养要求培养室环境干净、干燥、微光、通风良好。发菌初期菌丝培养室温度18~25 ℃,3~7 d菌种萌发和吃料,10 d后菌丝生长加速,料内温度上升,此时应注意控制料温,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防止料温超过25 ℃。由于卢旺达当地气温在14~26 ℃,而菌丝生长的呼吸热会导致料温上升2~3 ℃,因此环境温度基本可以保证发菌速度。发菌40~50 d菌丝即可长满袋。

2.5 出菇管理

2.5.1 菇棚处理

菌丝长满袋移入菇棚前,在菇棚地面四周撒一层生石灰,喷一遍500 倍敌敌畏溶液杀虫;并在开好的畦内洒水,降低畦内温度,同时保证畦内湿度,然后在畦内及畦埂上撒一层生石灰,再喷一遍500 倍敌敌畏溶液杀虫,并在畦内中央放一层砖。

2.5.2 菌袋码墙

在畦内码放五层菌袋呈一堵菌墙,相邻菌袋袋口方向相反。菌袋码好后,打开菌袋上的塑料盖,并将套圈拉高,使菌袋袋口成锥台状,并用竹条在畦上搭盖拱棚,用塑料膜和草苫覆盖,上面加盖遮阳网。

2.5.3 催蕾

根据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适当喷雾水,维持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白天将拱棚开口一侧塑料薄膜掀开,增加光照强度刺激菌丝,并增加进风量,使二氧化碳浓度为1 500~3 000 mg/L。2 d后取下菌袋的套环,拉动袋口塑料薄膜,使其成小口,其他条件不变;第5~8 天,菌袋菌丝表面开始形成小水珠,应立即停止喷水,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以防止感染假单孢杆菌,引起烂菇。第8~10天,培养基表面出现较多原基,逐渐发育呈乳突状,此时稍撑开栽培袋口塑料薄膜,降低培养基表面小环境湿度,促使菇蕾基座变粗。此后可看到子实体原基明显增多。此时应缩短塑料膜掀开时间,提高拱棚内CO2浓度至2 500~3 000 mg/L,控制原基生长数量。第9~11天,菇蕾的菇柄和菇柄基座按比例同步发育,伸出袋口,以获得更多氧气,此时便完成了催蕾阶段。

2.5.4 疏蕾

在适宜环境下的温差刺激,杏鲍菇菌袋会出现大量原基。为达到商品菇的质量标准,采用人工疏蕾,即用酒精棉消毒后的专用不锈钢小刀将劣质菇蕾从基部切除,留下1~3 个健壮菇蕾。疏蕾后逐渐提高拱棚内CO2的浓度至3 000~5 000 mg/L,并适当减少通风量,将CO2浓度逐步提高至6 000~8 000 mg/L,使菇蕾菇柄快速伸长,形成下粗上细菇柄。1~2 d 后增加通风量,逐步降低CO2浓度至2 500~3 000 mg/L。

2.5.5 采收

当菇盖边沿内卷,孢子开始弹射,表示其已成熟,即可进行采收。

3 小 结

卢旺达高海拔地区原料、温度、人力资源等条件,极利于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的应用推广。当地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政府对此栽培技术应用推广非常重视,并极力支持。

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是该栽培技术落地卢旺达的关键。一是菌草栽培杏鲍菇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部分巨菌草、玉米芯和玉米秸秆等原料出路问题。二是由于菌草栽培杏鲍菇的原料易得,成本低,且杏鲍菇产量高,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可观。三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技术的同时增加近千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开拓新的致富之路。

猜你喜欢
菌草玉米芯菌袋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巨草”长宝丰,山海情未了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菌草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林占熺:中国菌草背后的“另类”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