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脑梗死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23 04:43李凤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低密度脑组织肢体

李凤国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致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产生神经功能缺失,为多见于中老年群体的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可出现肢体功能、言语和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发病后6个月内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黄金期,应尽早实施个体化长期康复训练计划,重视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CT扫描不仅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也可通过扫描图像进行分期,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病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康复锻炼,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为此,研究者随机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治疗的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T扫描在脑梗死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治疗的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介于42~8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9.5岁;从既往病史看,61例有高血压病史,67例有动脉硬化史,19例有糖尿病史,10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从肢体功能障碍部位看,单侧74例,双侧12例。

1.2 CT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从发病至发病后30 d完成5次扫描,分别为发病后12 h内、24 h和第5、14天和第30天。首次CT扫描16例患者病变区见略低密度影,无明显占位效应,其余患者图像未见异常改变;第2次扫描患者均出现大小不一的点片状低密度影,占位效应程度不同;第3次扫描可见明显增强的占位效应,23例患者合并大面积梗死且伴有患侧侧脑室受压和中线移位性改变;第4次扫描可见较前减弱的占位效应,病变区密度变低且边缘清晰;最后一次扫描,占位效应大部分消失,病灶区为边缘清晰的低密度液化区。

1.3 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CT扫描图像密度、占位效应和各期CT表现,结合患者实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急性脑水肿期(第0~7天):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缺失不再发展的24 h后,进行以感知觉刺激、床上体位处理等为主的康复训练。

脑水肿消退期(第 7~14天):在针灸、理疗的同时,可进行床上主动与被动四肢关节活动、床与轮椅间转换等康复训练。

恢复期(14 d后):此期应根据患者实际循序渐进地完成坐位平衡训练、步行功能再学习的促进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康复治疗。

1.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标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法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完成。所有患者进行两次评定,评定时机分别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次Brunnstrom分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采用绝对数表示,两次等级差异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次Brunnstrom分级评定的比较

两次Brunnstrom分级评定的等级分布见表1,两次评定等级分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P<0.05)。

表1 两次Brunnstrom分级评定的等级分布

2.2 两次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结果的比较

两次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结果的比较见表2,两次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7.28,P<0.05)。

表2 两次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都较高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供血区可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CT扫描图像可出现不同的表现,CT扫描是常用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低密度灶、脑组织局部肿胀、致密动脉影、豆状核征以及脑岛带征为脑梗死患者的常见CT征象[2]。患者脑组织缺血性水肿可诱发脑梗死患者最为典型的脑内部低密度灶征象,脑沟消失、脑室变形及脑池形变可表现为脑组织局部肿胀,脑动脉密度增加可出现致密动脉影,梗死发病10 d后可见豆状核征以及脑岛带征。

不同阶段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各异。CT扫描脑梗死后2 d内的急性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正常或略低密度灶,CT扫描脑梗死2 d后的进展期图像典型特征是脑梗死征象:占位效应和增强效应明显、病灶位置出现低密度灶,CT扫描发病后4周内后遗症期图像表现为占位效应、增强效应及低密度影像渐渐消失[2]。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要改善预后必须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干预。CT扫描可为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促进脑梗死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要合理应用CT和MRI诊断脑梗死,并指导药物和康复治疗。在早期脑梗塞诊断中,MRI较CT有更高敏感性,其检出率更高,能清晰反应病灶大小、形态、数量,无辐射,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安全性高,对脑梗塞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3-4]。CT图像纹理参数灰度均值、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5]。

要重视CT和MRI检查在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影像检查显示,患者高密度的大脑中动脉征象主要由于大脑中动脉内存在的血栓造成。脑细胞中线粒体在脑梗死后氧化代谢障碍,ATP异常分泌,处于高渗透状态的钠钾离子以及进入细胞内的大量水分子,导致程度不同的脑水肿,在CT影像中显示占位和局部脑肿胀特征表现。持续加重的脑水肿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线粒体等,进而破坏血脑屏障,发展为血管源性脑水肿。持续增多的脑组织水分,将降低CT影像分辨率,显示脑实质局部低密度、基底节区或模糊的皮髓质交接结构。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表现主要有:脑实质内局限性的密度略降低、灰白质分界不清晰、局部脑组织肿胀征、大脑动脉致密征、豆状核征、岛带征,CT检查在诊断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中不仅具有特征性CT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无需特殊准备、检查迅速、简便、价格低廉、无创伤性等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早期治疗赢取时间,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6]。与CT相比,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可减少漏诊及误诊,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7]。磁共振DWI和PWI能科学全面评估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DWI可反映脑组织损伤病理状态,PWI能通过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综合应用对更为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估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有关键的指导意义。从治疗效果看,治疗时间越早患者预后效果越好,动脉溶栓相较静脉溶栓利于影响半暗带的恢复。

CT对脑梗死病灶显示主要由病变部位的密度变化所决定,早期患者未发生明显的组织坏死,组织密度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往往在24 h后才能显示病变。当脑梗死灶小于8 mm,或病变出现在小脑和脑干处时,颅脑CT检查通常无法确诊,应及时复查,争取宝贵治疗时机。CT检出率与梗死灶出现的早晚,病灶梗死部位和大小,病灶缺血的程度,CT分辨率和检查人员的技术诊断水平密不可分,应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诊断。MR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比CT敏感。MRI在T2WI序列上能清晰地显示出组织水分的细微变化,主要表现为病灶处存在出血信号,患者出现缺血现象。同时MRI组织分辨率较高,并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变化扫描序列来获得各个方向的图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要重视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脑梗死功能康复中的评估作用。李海军等[8]选取68例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A组为38例半暗区轻、中度异常者,B组为30例半暗区重度异常者,结果显示两组rCBF、rCBV和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病14 d和90 d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AQ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两组不同时段NIHSS评分、ADL评分及AQ、血管狭窄程度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ADL评分和AQ在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可以评估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预后结果,为临床康复治疗干预提供支持。

该研究以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后12 h内、24 h和第5、14天和第30天行CT扫描,根据患者CT扫描图像密度和占位效应和各期CT表现,结合患者实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均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法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显示两次评定Brunnstrom分级的等级分布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评定的康复效果优于第1次。

综上所述,CT检查后行针对性个体化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低密度脑组织肢体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肢体语言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肢体写作漫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